第3章 小學語文諺語教學的識字技巧
- 語文教學的趣味諺語設計
- 潘玉峰 代旭編著
- 1473字
- 2021-05-28 16:04:13
小學二年級上冊《識字5》由5條關于團結合作的諺語組成,這幾條諺語通俗易懂,給人們啟示也很深刻。如“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都可以作為我們的座右銘,用來時時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識字基礎,尤其是拼音、基本的部件掌握的比較熟練。這給他們識字帶來了工具。根據學生的基本情況,以及課標的有求,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有自主選擇的權利,有自由表達的空間,有展示才能的舞臺,有自主發現的過程,教學中以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建構本課的整體思路,即:在讀課文中,你發現了什么?你還發現了什么?把學習的自主權完全還給學生,鼓勵他們大膽去探索。
學習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諺語,培養學生有積累諺語的興趣。
教學重點:識記10個生字是本課的重點。
難點:對5條諺語的理解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流程
(1)利用學生喜愛的卡通,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導入新課。(出示課件螞蟻搬豆)
(2)整體感知,讀準字音。
一是自由讀課文(師:老師告訴你們一個秘訣,那就是認真讀,反復讀,遇到難讀的字多拼幾次,邊讀邊思考。)
二是配樂范讀課文。(師:看到你們讀的這么有味道,老師也很想讀一讀。)
三是同學互讀,學生模仿老師的讀法有趣練讀。(師:你們喜歡像老師這樣讀嗎?趕緊讀給同桌的朋友聽吧!)
四是讀全文。
(3)學中發現,積極探究。
一是讀中你發現了什么?你還發現什么?讓學生自由議論。
二是組內說自己對每一句諺語的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如:
①“人心齊,泰山移”圖片抗洪,加深對諺語的理解。
②“人多計謀廣,柴多火焰高。
出示課件:柴多火燒得旺的畫面。再讓學生說說這句諺意思。理解“計謀”的意思。
③“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
指導學生可以從字面上理解,了解容易的反義詞是困難。
④“樹多成林不怕風,線多搓繩挑千斤”。
出示畫面:大片樹林(講解有關植樹防止風沙的故事。)再出示“搓繩”的畫面,來理解這句諺語的意思。
⑤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出示春天的畫面(師:春天是怎樣的景象?出示百花盛開的畫面)
三是選擇自己喜歡的諺語,讀給大家聽,并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
(4)有趣游戲,鞏固字形。
①師生對讀,體會每句諺語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間的聯系,再齊讀全文。
②小組學習,讓小組與組對口令。
③背5句諺語。
④與動物交朋友。
出示課件:在綠油油的草地上有一群動物,有天上飛的老鷹,地上跑的小兔、大象、小狗等點擊他們會出示自己的生字。
師:小博士還帶來了一些動物,你們想和動物們交朋友嗎?想和動物交朋友有個條件,就要得讀有關動物身上的生字,并給生字組個詞語,好嗎?說明這個朋友跟你已經成為好朋友,誰最有信心。
(5)拓展訓練,穿插寫字。
①我會讀,讀出生字。
②我會記,記住自己用什么辦法記住了。(用熟字去換加偏旁識字)
③我會寫,指導書寫。
(6)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5句諺語,給大家很深的印象,比如,“人心齊,泰山移”等,卻作為我們生活中的座右銘,時刻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7)實踐活動,收集起來的諺語讀讀。
①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②眾人劃漿開大船。
③寧可做過,不可錯過。
④讓人一寸,行理一尺。
⑤兩虎相斗,必有一傷。
⑥風大就涼,人多就強。
⑦一爭兩丑,一讓兩有。
在教學實際中,識字方法還有很多,如口訣識字、字族文識字、加一加減一減識字、韻語識字等。識字的方法有幾十種。無論是那種識字方法,都不能機械使用。加德納提出學生有八種智能,學生有自己的識字優勢,提倡學生在掌握基本識字方法的基礎上,實行個性化識字,對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極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