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初心
- 辰曦傳
- 墨燔
- 2018字
- 2019-08-12 12:00:00
那位老人家出門之前也不是啥都沒做,他拿出了一組茶具,很好心的幫他們三個人都泡好了茶。雖說泡好了茶,但卻沒有倒出來。或許會這樣做的理由是這樣的,喝多喝少是你們自己的事,我一個老頭子就不在那里畫蛇添足,多此一舉了。可是不是這樣,那可就不好說了。
好說的很,怎么會不好說。這兒是海州和越州的交界處,這兒的老百姓那可和中州地區的百姓不同。雖說他們不是什么化外蠻夷,但也是剛剛融入九州沒多長時間。爽朗那還是有的,就像剛才老頭不待見徐溫的客氣一樣。泡茶這是禮數,但分茶這就是你們自己個的事情了。不過說到這喝茶,怕的是就只有秦雪和徐溫兩個人比較感興趣了。李辰的話,雖說從小到大生活在都護府中,但是對于喝茶這種事,他可以說是從來就不是很感冒。那都能淡出鳥味的茶有什么好喝的,還不如喝白開水來的敞亮。
在徐溫和秦雪和茶的時候,他一個人在旁邊拿出筆和紙來對自己這一段時間的經歷做一個記錄。生活中發生的很多事情,我們不可能完全通過大腦來全部記住,這個時候,就需要筆和紙。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雖說是用在學問上的,但是用在此處也是沒毛病的。說到這紙筆,那可不是從古以來就有的。筆和紙的出現,是在近百年。在半年前,是沒有紙和筆的,以前的人們記錄事情用的都是刻刀,所以一般情況下,是沒有人會閑著沒事做,搞什么記錄的。曾經有一段時間政府對近百年的各項發明最重要做了一個統計。你猜是哪個榜上有名。這還用說,你都已經暗示的那么明顯,不就是紙和筆了。這話就過分了,我呢,什么都沒說,什么都沒說的。不過話說回來,發明紙筆的那個人是真的厲害,真的不知道他是怎么發明出這兩樣東西來的。
話題扯得有點遠了,還是繼續說這李辰的事。雖說他對喝茶不感冒,但是對書本那是相當的癡迷。因為在書本上下了比較深的功夫,他的父親有段時間還懷疑他是不是自己的小孩。后來在看到李辰身上的那份韌勁后,便不再懷疑。對一件事這么堅持,不是自己的孩子那又會是誰的孩子。你說一個將軍的小孩,不想著習武練功,讀個什么書。可李辰喜歡,這也沒辦法。在沒有遇到徐溫以前,李辰讀了一個童年的書。每個人的童年都是和小伙伴一起度過的,只要他的童年是在書中過活的。這算不算是一件好事?不知道。我們每個人所做的每件事,都不能說是對的,也都不能說是錯的。一切的一切,其實都應該交給時間,讓時間來告訴我們正確的答案。
看書的時候,不自覺的就會寫一些東西,李辰的寫作習慣就是從小時候開始的。徐溫在最開始和李辰接觸的那段時間,曾經就他的讀書、寫作問題和他好好的交流了一下。按照徐溫的意思,你現在最重要的是好好修行,爭取早日練出一身好本領。讀書什么的,可以停一停了。真心話,徐溫他也不想這樣。怎么說,他都首先是一個書生,其次才是一個武道大家。從心底里來講,他希望李辰永遠只做自己喜歡的事,但現實卻不是這樣的。要想活下去,你一定要擁有一身好本領才行。但通過和李辰的交流,他發現自己可能想的有點多了。一個人能夠讀好書,他其實就能做好其他事。
不忘記自己的初心,一切就都不是問題。
剛從云山下來的那段時間里,徐溫有偷偷的觀察過,李辰每天把控個人的時間把控得特別好,不會因為自己的看書寫作而耽誤自己的正事情。有時候,他就算是放棄看書,也會繼續去修行。其實,徐溫真的不用擔心。在李辰的心里,他從來都渴望變得強大。他從書本里早都知道,一個人只有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一切才有可能。書讀得好,那很好,但有保護家人的能力,那才是最好的。
秦雪會覺得李辰很特殊,也會他身上的書生氣有很大的關系。從小到大,秦雪她從小到大一直都生活在武學的世界里,雖然她喜歡書本,但并不代表別人喜歡。在那些年里,她的心靈一直都是孤獨的。
說起來,李辰寫下的很多都是很小的一些事情。比如說,他們每天的行程,每天走過的路。這些是那樣的平淡無奇,講真,一點都不需要浪費筆墨。但是他覺得這些雖然很平凡,但是卻依舊很重要。生活本來就很平凡,我們要做的就是在這平凡中做不平凡的事。
喝茶的喝茶,寫東西的寫東西,各做各事,誰也不耽誤誰。寫東西其實很快的,因為每天發生的事情都差不多,所以李辰很快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做完了自己想做的事以后,生活就會變得很無聊。這個時候,其實加入到秦雪和徐溫兩個人的飲茶隊伍之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和別人做一樣的事,很容易拉近彼此之間的關系。可李辰想了想就打消了那樣的念頭。不喜歡就是不喜歡,這個可不能太勉強。
既然不想喝茶,那么能做的事情就很有限。現在在別人的地盤上,也不好出去修行,難不成真的要在發呆中度過剩余的時間。
就再李辰很是無聊的時候,他突然發現愛房間的一個角落有一株很是吸引人的植物。
那株植物通體火紅色,看起來很是喜人。高度有多少,一米的樣子。在這株植物的下面還有兩株很幼小的植株在緩慢的生長著。好鮮艷,好想過去摸一下。就在李辰準備上手的時候,突然他的手覺得一陣疼痛。什么情況,是誰在偷襲自己。就在李辰四處尋找偷襲自己人的時候,有人說道,“在別人家太放肆,可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