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緩緩升起,紫氣東來。藍天上,和煦的風輕扯著數縷白絮,今日又是一個難得的好天氣。
連日來道路顛簸,有些辛苦,朱瞻基一行人昨晚宿于驛站。大明朝注重教育尊重讀書人,有功名的讀書人家不納糧、不納稅,不服兵役、勞役。大明官員也有這等好處,雖然領的俸祿很少,但政治地位高,福利很好。大明國土之內府、州、縣交通要道一般都設置有官方驛站,外出的六品以上官員不管公干還是私干,可以憑著兵部簽發的勘合,禮部或者吏部頒發的告身,經驛丞驗明身份,就可以在驛站免費食宿,甚至按品階提供車馬官轎以助交通。
昨夜,驛站中奇石林立的假山,潺潺奔流的泉水旁,朱瞻基氣度雍然,五官俊逸舒朗,目光炯炯有神,他打開一個顏色陳舊的棕紅色小木盒,看到包裹在正黃色錦緞里的是一條光燦燦的黃金項鏈,它下面墜著一塊鴿子蛋大的心形藍色寶石,那寶石見了月光頓時發出通體寸余許幽幽的藍白色光芒,星光閃閃與夜空中的月光星辰相映熠熠成輝。這就是那夜在佛光寺辭行時了悟法師唐駿送給朱瞻基的禮物,它是唐駿的師傅傳下來的傳說中尊貴無價的月光寶石,古南詔國的傳國之寶“藍色之心”。它有一個坎坷悲壯,凄美哀婉的家國情懷愛情故事。
六百多年以前彩云之南的云南大地上,曾建立了一個由細奴邏開創的橫跨好幾個國家區域的土著王朝南詔國。南詔國人崇尚月亮,從第一代國王開始,傳國之寶就是一枚神奇的月光寶石,因為它是藍色又成心形所以稱之為“藍色之心”。
三百年后南詔國改稱大理國段思平成為國王,月光寶石“藍色之心”鑲嵌了金鏈,成為國王送給自己最鐘愛女人的禮物,那位繼承王位的王子母親的項鏈,它是至高無上的權利的象征。
大理國奉行佛教,歷代國王不惜財力物力建造大量佛寺佛塔。共傳國三百一十六年,在位有二十二位國王,但卻有十位國王拋棄王位出家為僧。其中除了第二位國王段思英是因其弟段思良的宮廷政變被廢,強制出家為僧外,九位國王均是不樂意為帝,主動禪位、避位到皇家寺院崇圣寺自愿出家的。
崇圣寺,殿閣重重,金碧輝煌,大氣磅礴,靜靜矗立,紅墻灰瓦間,歲月和禪意在此流轉---。
“萬古云霄三塔影,諸天風雨一鐘樓”,這崇圣寺歷來聞名為人所道。它建于南詔豐佑年間(公元824-859年),是大理的佛教圣地。進入崇圣寺,首先看到的是三塔,那塔周身黃白色,分外莊嚴肅穆,只是近看才可以發現它的石壁護欄上的那些斑駁鑄滿滄桑,這是掩飾不住耐人尋味的歷史痕跡。
佛說:“眾生皆苦,苦中作樂,笑就往往在心上”。
崇圣寺歷經戰火,數次被摧毀,又數次重建,有著一代又一代辛酸悲苦的往事。大理國歷代那些出家為僧的國王們,放下千斤重擔,脫下王冠龍袍換上僧衣剃發出家修行,邁出這一步水火不同兩重天。但也不是絕對的不問世事,在國事艱難的許多關鍵時刻,他們還是可以大國師的身份做一些決策,這就叫以佛治國。
公元1253年蒙元忽必烈大舉南侵,大將蒙哥、兀良哈臺征云南,“革囊渡江”滅大理。強敵在前,出家為僧的原國王大國師聞之倡群起抵抗,軍民奮勇御敵。大理國前赴后繼付出巨大犧牲,大將高禾戰死,主帥高泰祥戰敗被殺。國王段興智逃到鄯闡(昆明),也被攻下鄯闡的蒙古大將兀良哈臺生擒活捉。大理國舉傾國之力難敵強虜,為保大理百姓不至于被屠殺殆盡,國王段興智無奈只能選擇投降。蒙哥為表示自己的仁慈,封段興智為蒙元傀儡大理世襲總管,大理國至此滅亡。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置大理路。
蒙元的殘暴統治持續了一百多年,直到洪武十四年,驅除韃虜的大明皇帝朱元璋派出主帥傅有德,付帥沐英、藍玉以三十萬大軍一舉打敗蒙元平定云南。
了悟法師唐駿的啟蒙師傅本是大理國王的御前侍衛官,名叫南柯。他十七歲跟隨國王出家為僧修行。這位自小喜愛武術和佛法的大國師是大理國王中最后一名出家的人。他原有一位心愛的王妃,但因為常常需要閉關練功,外出學法,年幼的妃子耐不住寂寞,被他人引誘失身后羞愧自盡。二十二歲的大國師為此傷心無望,年紀輕輕就拋下王位看破紅塵做了和尚。
“天缺一塊有女媧,心缺一塊無人補”,郁郁成疾的大國師出家為僧二十多年,青燈古佛晨鐘暮鼓辛苦修行,臨終時默默念著一首詩: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又從懷里取出一個小小木盒對南柯說:
“這是我大理傳國之寶,月光寶石“藍色之心”,大理已亡,無人堪受。留予你,南柯,你一定要替我找到那有志于驅除韃虜,掃平蒙元,男兒仁義威猛,女人至情高貴之人。將此寶石傳給他!莫負吾望!”
南柯淚流滿面跪在大國師病榻前,手托木盒舉手向天發誓道:
“大國師放心,南柯定不負重托,踏遍大江南北,不辭勞苦,定要找到大國師所說之人,將此寶物傳給他!如違此誓,天誅之地滅之!”
不久,南柯悲傷的安葬了大國師,帶著月光寶石“藍色之心”就踏上了征途。
歲月匆匆,轉眼五十年過去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輾轉南北的苦行僧南柯,并沒有找到那個“有志于驅除韃虜,掃平蒙元,男兒仁義威猛,女人至情高貴之人”。可能是皇天憐憫,南柯卻遇到了蜀中唐門世家子,謙謙君子溫文爾雅的唐駿,還收他為徒,帶著他走遍了高山大川,深山大峽谷,教會他天文地理,行醫問藥。
八十八歲了,南柯知道自己將要不久于人世,呼唐駿前來交代與他:
“徒兒,為師別無他憾,唯有一事沒有完成,無面見先帝大國師于地下。這件事只能交于你,去替為師繼續完成。莫要忘記大國師的囑咐,他說---”
唐駿聞之急忙接言:
“師傅,放心吧!徒兒記住了,當年大國師說的話,將月光寶石“藍色之心”傳于那:有志于驅除韃虜,掃平蒙元,男兒仁義威猛,女人至情高貴之人。”
沒想到二十多年過去,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了悟法師唐駿真是感到萬分地欣慰,自己總算沒有辜負師傅的一番囑托,師傅的大國師曾經的大理國先王他的遺愿終于可以實現了。
那個夜晚唐駿望著眼前儀表出眾、英華外放的皇太孫朱瞻基,和與他青梅竹馬情意深重,雖穿扮簡素卻依舊儀態萬方的貴嬪娘娘孫傾城。一對璧人,聽其言,觀其行,心里忽然猶如打開了一扇窗子,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一介淮右布衣,驅除韃虜掃平蒙元恢復中華,皇太孫朱瞻基堪稱仁義威猛,孫傾城九品小吏之女卻是千秋兵圣后人,也算得上國色天香至情高貴,此二人得傳月光寶石,當之無愧!想到此,了悟法師上前跪倒,喜上眉梢---。
流淌的清清泉水蕩滌著“藍色之心”,使它更加鮮艷,光彩奪目,朱瞻基站起身,拉過孫傾城,替她戴到脖頸上,窈窕的身姿,優雅的弧度,白皙的皮膚,相得益彰,美不勝收。朱瞻基有些驚艷的笑起來:
“美極了,傾城,只有你才能配得上它!”
孫傾城也在笑,她伏到朱瞻基的胸前,臉紅紅的,心里有些忐忑,不知道如何對夫君說。她有些擔心,為了母妃,也為了太孫妃胡善祥---。
可是,朱瞻基卻懂得傾城的心,只聽他低沉有力的聲音在訴說: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傾城,你是我朱瞻基唯一的女人,誰也擋不住我要與你生同一個裘,死同一個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