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皮草人
- 大明宣宗皇后傳奇
- 公孫英子
- 3457字
- 2019-03-07 22:26:12
按照朝廷的規制朝中官員進了藩王的封地,必得先覲見藩王。違反此規制即為藐視皇權,如同造反,輕則撤職查辦,重則殺頭抄家。朱瞻基雖身為皇太孫,身份尊貴,卻既是朝廷官員又是蜀王侄孫輩,自然得前去拜見。但因朱瞻基此行乃是隱瞞身份一路微服游學而來,又負有皇爺爺交給的視察軍情、民情的責任,且天色已晚不便打擾,便只差人前去通報蜀王府,于第二天上午再去拜見。
一行車輛隨從進駐了城里雖不是最大,卻是最興旺的“春風大酒樓”,也許人們更喜歡的是“春風得意”這層意思吧。
喜笑顏開的店家給朱瞻基一行人安排了一個獨家院落就宿,雜役過來牽走馬匹喂養,又招來一名面容尚帶稚氣的俊俏少年小二,引領朱瞻基一行前去酒樓二樓,一一安排雅間就坐,奉上菜單。隨之就有一名手提長嘴大茶壺的茶博士進來上茶,續水,服侍甚是殷勤。
這春風大酒樓位于交通要道,樓有三層,四面雅間,旋轉而上,可直視一樓大廳的戲臺和茶座,內部裝飾清雅,花草芬芳,碩大的拱頂上無數的彩色玻璃吊燈照耀下,如同白晝,燈火輝煌,衣裝錦繡的客人男男女女出出進進,絡繹不絕。
不一會幾個小二即輪番將酒菜上齊,雅間中鋪有地毯,朱瞻基居上座左右沈公子與傾城,下座無情、無心、,英寧,均是每人面前一個小桌,大家盤腿坐于蒲團之上,各自而食。
英寧立即起身勤快的侍奉自家“黃公子”凈手、斟酒、布菜。無情、無心也忙著照顧沈公子和傾城,沈海波自打那日晚得了朱瞻基的話,心中便對無情有了些與前不同,無情不傻自然覺得。此刻眼見無情過來為自己斟酒,美人粉腕玉股,酥胸纖腰,含羞帶怯,眉目妖嬈,竟不忍對視。忽聽得一聲低語“沈公子,請---”,方才回過神來,“啊,謝了!”,二人目光彼此相接,沈海波眼神深邃,無情眼波明艷,俱兩頰緋紅,眸含情意。對面傾城瞟見這光景,急忙轉過頭去,抿著嘴似笑非笑。
朱瞻基素聞川菜口味清鮮醇濃,菜式多樣,以善用麻辣著稱,并以其特別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味聞名于世。這麻婆豆腐,回鍋肉,魚香肉絲,口水雞,香水魚,樟茶鴨,九尺板鴨,味道鮮美,勾人食欲,一邊吃,連連稱贊。只有沈海波卻是不堪辣,被辣的絲絲拉拉,引得三個丫頭低頭暗笑,還得是無情到底心疼,忙倒了一杯溫開水送過去,讓他漱漱口再吃。沈公子點點頭報之以感激的微笑。
三人吃好,喝茶等待,讓無情三人再慢慢吃著。不一會既聽得樓下隱隱傳來絲竹弦樂之聲,三人走出雅間向下觀望,只見樓下大廳茶堂對面的小戲臺上演出開場,三人便就近落座于看臺內,坐下觀望。正在演出的是川雜劇《白蛇傳》。
川雜劇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地方劇種,集戲曲、舞蹈、雜技、魔術、武術于一體,使用蜀地方言,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演繹著無數古老傳統的中華帝王將相和才子佳人,乃至民間普通百姓家的喜怒哀樂,忠孝理智信的故事。川雜劇幽默機趣,鄉土氣息濃厚,特別善于采用托舉、開慧眼、變臉、鉆火圈、藏刀等特技來刻畫人物,蘊含著傳統美和迷人的藝術魅力。自唐代既有“蜀戲冠天下”的美譽,“蜀風川韻”無人不知。詩圣杜甫曾詩贊曰:“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三人正看的新奇出神,不遠處的一個雅間中吵吵鬧鬧的出來幾個人,中間一著華服的年輕公子搖搖晃晃的,衣衫不整,看來喝的有點高,身邊幾個隨從年紀也不大,一邊一個扶著他,正在小心的勸說他下樓回府歇息。
“不,不回---我還要看戲!”
“公子,您喝多了,今晚回去遲了,小的們定要挨陳大人的責罰。”
幾個隨從個個苦著臉,哀求著。
“你們這些混賬東西!白養了你們,就知道顧自己,不知道體諒本王心里的苦,你們替本王挨了打怎么著?我不是補償你們了?”
“哎呀!求求您了!我的好公子,您跟我們回去吧!上次陳大人就說沒有下次了,這次是得屁股開花死定了,您給我們的錢恐怕是沒命花了!”
那小隨從說著說著就跪在了地上,抽抽噎噎的哭了起來。這哭聲沒有打動他的公子,卻怒了,抬起腳就把他踹倒在地,口中咄咄罵道:
“該死的奴才!你膽子肥了,反了天了!管到老子頭上來了,都不拿我當人看!老子就是不回那個鬼王府,我也不是他兒子!再逼我,我死給你們看!”
朱瞻基聽到這里全明白了,這位醉酒吵鬧的公子卻不是別人,按他的說法應該是蜀王府中的一位郡王,還是他的長輩呢。急忙站起來走過去好言勸道:
“這位仁兄,息怒,息怒,相見即是有緣,如仁兄不嫌棄小弟淺陋,過去與小弟品茶一敘如何?”
說著朝雅間一揮手,做出了一個請的動作。也許朱瞻基的謙恭自有一種無形之中的親和力,也許他的氣質和威嚴讓人覺得值得信任,也許不為什么,只是骨子里的血緣使然。剛剛還在大吵大鬧不講理,油鹽不進的醉酒公子,竟在侍從的攙扶下隨著朱瞻基向雅間走去。
聞聽樓上吵鬧聲帶人急急趕上來,待認出是蜀王府經常來看戲吃酒的那位刁蠻王子,正不知如何打發的店家,躊躇不安的站在樓梯口。一見有人勸得住他,便一招手放下心下樓去了。
雅間里已被收拾整潔,茶博士進來重新上了茶,二人坐下,朱瞻基擺手讓其他人退出去,拱手于額和顏悅色的自我介紹道:
“小弟乃一游學的書生,鄙姓黃,名黃泰,自京城而來,家父在京城經商。敢問兄臺大名,府上哪里,家父作何營生?”
醉酒公子見這位明顯比自己年小,素昧平生,與自己萍水相逢的英俊公子言談十分恭敬真誠,便嘆了口氣,認真答道:
“說來慚愧,實不相瞞,為兄是蜀王第二子,華陽郡王朱悅燿是也。剛才酒后失態,讓黃兄弟見笑了。”
朱瞻基聞言忙又拱手道:
“失敬!失敬!酒后之事算不得什么,王兄相貌堂堂,儀表出眾,乃皇家子孫出身高貴,天下萬人景仰不可企及,自小錦衣玉食,動輒前呼后擁,小弟羨慕的很啊。”
朱悅燿喝了一口茶慢慢放下茶碗,搖了搖頭,有些傷感的說:
“黃兄弟不知道,皇家子孫不易當啊,當年我與王兄朱悅熑同為一父之子,王兄大我四歲,我自兩歲與他同吃同住同學,只因為嫡庶之分,十歲時他被封為王世子,從此與我有了天壤之別。這我也認了,誰讓他是長子正妃所生,母親高貴呢。他外祖父是開國功臣大將軍涼國公藍玉。我母親是側妃金氏,外祖父金川只是反元投明的大明水師俞廷玉大帥身邊的一個心腹家將出身,又是蒙古族人。”
說到此,朱悅燿眼中充滿了無奈的淚水。
“王兄莫要傷心,慢慢的說。”
朱瞻基出言安慰,朱悅燿對之苦笑一聲,咬了一下嘴唇,接著說:
“洪武二十六年,藍玉因謀反貪墨全家被處死,藍玉被剝皮萱草,做成皮草人各處示眾。洪武二十七年藍玉的這個皮草人竟被送到蜀王府里來了,先皇命蜀王府放置于祭堂之上永遠祭拜。這就是先皇給蜀王府的警示,雷霆雨露皆是皇恩,因為藍玉之女是蜀王妃,父王是藍玉的女婿呀。為此,蜀王府闔府膽戰心驚,不知哪天就會有禍事降臨到頭上。王妃藍氏見到其父藍玉的皮草人傷心驚恐,也為了給蜀王府免災一條白綾自殺身亡。”
朱悅燿說到這里,又嘆了一口氣,握起拳頭打了幾下自己的額頭,懊悔的道:
“那時我還很小,不懂事,王兄也只有六歲,便沒有了母親。他又自小身體很弱,所以這事都瞞著他,沒人敢告訴他知道。到了他二十歲成年之后,都娶了妻妾有了好幾個兒子了,我以為他身為王世子,府中的事沒有他不知道的。那年他病了,我去看他,閑聊時說起府里的往事,就提到了他的外祖父藍玉的皮草人。誰知他竟然不知道這事,還纏著我要我替他找鑰匙去看。幾天后我從以前伺候過藍王妃的太監徐公公那里,偷偷拿到了祭堂的鑰匙,領他去看。我也只是聽母親說過,沒有親眼見到過那皮草人是個啥樣子,心里很是好奇。及至掀開擋在外面的布簾,真的嚇得一驚,頭皮發麻,---”
朱悅燿說到此處仿佛還有些后怕,喘息了一陣,才又低聲地說:
”那是一個身材高大,完完整整的一個皮人立在那里,只是沒有眼睛、嘴和男性下身,可能徐公公經常用油去擦拭的緣故,皮膚油光光的,連汗毛孔都清晰可見。嚇人的是這人皮上密密麻麻布滿了傷疤和刀痕,特別是胸前更慘不忍睹,交叉的,橫著的,豎著的,各種形狀的都有,看來藍大將軍活著的時候是受盡了酷刑折磨。怪不得藍王妃看過皮草人后立即自盡了。我王兄驚簌恐懼大聲地哭了起來,怎么都勸不住,回去后便病情加重,不久就去世了。”
朱悅燿捂著臉開始嚎啕大哭,一邊哭一邊說:
“我沒有想到啊,我不是故意的,我就是嫉妒王兄,也不會存心害他死呀!父王冤枉我,認準了我有奪嫡之心,所以害死王兄。他不相信我,為這事,連我的母親都受了連累,十幾年來活的生不如死,還抵不上一個小宮女受寵。王兄死后,父王立王兄幾歲的兒子朱友堉為世孫,父王恨死我這個兒子了!我有冤屈給誰說去!我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朱悅燿哭倒在地,朱瞻基也禁不住流出了眼淚,悲哀啊!不幸啊!
酒后吐真言,朱悅燿說出了心里多年來無處訴說的委屈,像一只撒了氣的皮球,軟趴在地上,氣息微弱,酒已經完全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