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9章 蜀秀才

傾城透過車窗向外看去,前面的道路逐漸寬闊而平整,路旁有許多綠綠蔥蔥的樹木,還有遠處的花草綠地,車馬行人不斷,感覺不同于以往,似乎就要從鄉村進入城市了。

“殿下,是不是離蜀王府不遠了?”

聽到傾城的問話,躺在車內的褥墊上正在迷糊的朱瞻基懶洋洋的睜開了眼睛,

“嗯,快了,還得走兩三個時辰吧。”

“哦,還很遠,十幾天了,終于要到了。我還是第一次見這位十一爺爺,請殿下說說,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傾城勾起微微而笑的紅唇。

“傾城,你不要擔心,十一爺爺今年五十二歲了,他呀,好著呢,有名的“蜀秀才”,不會難為你的。”

朱瞻基睨了傾城一眼,笑著說。

“我給你講一講他的事?”

傾城急忙點頭。

“國家”,百姓之國,王者之家,治國如同治家。明太祖朱元璋在建國之初為安邦定國,抵御侵略,拱衛皇室而設立了分封制度。

洪武十一年,太祖皇帝朱元璋的第十一個兒子,年僅八歲的朱椿被封為蜀王。他的母親郭惠妃,是滁陽王郭子興的女兒,而馬皇后也是郭子興的養女,朱元璋出于對岳父郭子興的敬慕和早年對自己恩情的感激,所以非常敬愛馬皇后也非常寵愛郭惠妃,與她生有三個兒子: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

朱椿長得不像父親那般魁梧彪悍,卻像極了如江南水鄉女兒的母親,面容精致白皙英俊,舉止溫文爾雅,且喜好讀書做學問,常被父皇稱為“蜀秀才”。

洪武十七年(1384年),十五歲的蜀王朱椿娶開國功臣,涼國公藍玉的女兒為正妃,洪武十八年命駐鳳陽。洪武二十一年,正在中都鳳陽閱武的朱椿,迎來了他的第一個兒子,王妃藍氏所生的嫡子。

按照太祖皇帝朱元璋《皇明祖訓》的規定:“凡各王府有新生子女,具生年月日并分嫡庶及生母姓名,奏報本府(宗人府)。”

宗人府依照朱元璋給十一子蜀王系孫擬定的20個字的輩行語,“悅友申賓讓,承宣奉至平,懋進深滋益,端居務穆清。”,及按照五行中標志著萬物相生的火,土,金,水,木為順序做偏旁,給這個孩子取名為朱悅熑。

洪武二十三年正月初一,兩歲的朱悅熑跟隨父王朱椿就藩成都。他在母親藍氏的愛撫下,在這座新修的蜀王府中一天天長大。

蜀王府,俗稱“成都皇城”,始建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太祖皇帝朱元璋先后派景川候曹震,涼國公藍玉等人赴成都主持營建,在宋元成都城市的舊址基礎上,于1390年改建擴建而成。這蜀王府規模雄偉,是大明朝藩王府邸中除北平燕王府外最大,也是最富麗的一座。

蜀王府北起東西御河,南到紅照壁,周長2500多米,面積38公頃多。共有兩重城垣,外為蕭墻,內為宮墻,宮墻東至東華門,西達西華門。這座皇家園林建筑,雅致精美,整座建筑坐北朝南,處處殿閣樓臺,金碧輝煌,其建筑可與北京的紫禁城相媲美。

蜀王食朝廷歲祿萬石,府中設有左右長史、典簿、伴讀各一名,教授八名及大批侍從太監宮女。并握有軍權,擁有三衛護衛兵馬,是對地方軍政制度的有效補充和監督。

洪武二十七年二月二十三日,蜀王妃藍氏病逝,六歲的朱悅熑失去了母親。作為一位親王,朱椿雖然妻妾成群,也已有了好幾個兒子和女兒,但他卻唯獨喜愛嫡長子朱悅熑,為了讓他得到良好的教育,專門聘請了著名儒士方孝孺給他做老師。童年的朱悅熑天資聰穎,乖巧懂事,博學強記所以學識日進,深得老師稱贊。

《皇明祖訓》規定:“親王嫡長子年十歲,朝廷授以金冊、銀印,立為王世子。”十歲時,朱悅熑被毫無懸念的冊封為蜀王世子。

成為王世子,就意味著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一定會承襲王位。所以王世子的地位很高,是藩王的繼承人。在沒有正式繼承爵位前的這段時間里,作為王世子不僅需要繼續加強學習儒家知識,還要掌握親王所需要的政治、軍事、外交等種種技能。因為藩王只比皇帝低一級,在封地里他就是君,藩國就是一個小朝廷。在朱椿的引領和師傅方孝孺的教導下,朱悅熑按照祖父朱元璋的訓誡,謹遵禮法,好學不倦,逐漸長成為一個風度翩翩,溫文爾雅,知書達理的少年郎。朱椿看著這個自己心儀的兒子,非常滿足。

永樂元年(1403年),“靖難”四年的燕王朱棣即皇帝位,十五歲的蜀王世子朱悅熑奉父王朱椿之命,前往京城朝拜這位剛當上皇帝的四伯父。朱悅熑給朱棣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朱棣很喜歡這個來自蜀中“天府之國”的十一弟家的氣質優雅的侄子,給與了他格外多的賞賜。

卻不料在永樂七年(1409年),忽聞蜀王世子朱悅熑不幸病逝,年僅二十一歲。

世子英年早亡,白發人送黑發人,面對這個打擊,蜀王朱椿傷心欲絕。他跪在妻子藍氏的靈位前,數日不食,他恨自己枉為皇子,空有富貴,不但保護不了自己衷愛的結發妻子,就連妻子給自己留下的唯一的兒子都護不住。

十七年前的洪武二十五年,先帝朱元璋的太子朱標先于父皇病逝,如今,同樣的痛苦發生在了朱椿身上。

朱椿此前已在成都北郊的鳳凰山上為自己修建了一座陵寢,沒想到自己還沒來得及“享用”,兒子卻早逝。朱椿愛子心切,萬念俱灰,顧不上什么講究,就把陵寢讓給了早逝的兒子朱悅熑,成為了子葬父墓。所以,謚號為“蜀悼莊世子“的朱悅熑的墓地規模遠遠超過了建制。

朱悅熑的謚冊是以永樂皇帝朱棣的口吻寫的:“爾蜀世子悅熑,為朕猶子,端謹重厚,孝友謙和,安榮貴富,式期遠大。屬茲茂齡,遽然長逝,特遵古典,賜爾謚曰悼莊----。”

朱悅熑死后,蜀王朱椿沒有立其他的幾位庶子為世子,而是立了朱悅熑的長子朱友堉為世孫,他今年有十六歲了。

傾城聽了朱瞻基的這么一番話,感嘆地說,:

“唉,十一爺爺身為驕傲的皇子,也還不免有著這許多不如意的傷心事,真是世事無常啊!”

“是啊,在別人看來,作為皇子先天就有著無比的富貴和權勢,豈不知他們一生下來就注定沒有自由,謹守著無數的規矩。自兩歲就要離開母親去宮中的皇子所養育,等到十歲左右封了王有了封地,十五歲起就得娶王妃離開皇宮,千里萬里的就藩封地,藩王無旨不得回京,更不許擅離藩國。多少年都難以再見父皇和母妃一面,其實內心滿是孤獨和凄涼吶。”

朱瞻基說到此,想起自己也是兩歲時離開母親太子妃張氏,養育在皇祖母宮中多年,直至皇祖母生了重病才又回到東宮,來到母妃身邊的,不由得輕輕嘆了一口氣。

“建文元年削藩時,十一爺爺沒有受到牽連吧?”

傾城想了想又問。

“怎么可能不受牽連,那時除了已去世的六位皇子外,還有六位年紀小的皇子尚待在宮中沒有就藩,十四位在世的藩王先是被收回軍權,后又被撤了三衛兵馬,半年之間就有五位藩王被廢為庶人,周王朱橚全家老少被流放云南蒙化,代王朱桂被囚禁大同,齊王朱榑被軟禁南京至死,岷王朱楩被遷徙漳州,湘王朱柏不堪受辱,為保名節舉家自焚。其余的九位藩王哪個不是膽戰心驚,朝不保夕。”

說到這里,朱瞻基搖了搖頭,

“其實他們都看出來了,建文帝這是要聽信那幾個迂腐的文臣主持朝政,他不只是削藩,而是要置各位皇叔于死地。這是自毀根基,動搖國本啊。所以皇爺爺退無可退也就無需再退,以北平八百壯士起兵舉起“靖難”大旗,才會一呼百應,勢如燎原。由于蜀王與代王乃是一母同胞,建文帝后來曾又下旨將代王朱桂一家人發配成都,交于蜀王“管教”,也是居心叵測,想找借口罪及蜀王,只是由于“靖難之役”爆發他顧不上了。不然這些皇叔都難逃厄運,大明朝的江山還真是堪憂。”

傾城贊同的點了點頭,說道:

“自古藩王造反鮮有成功的范例,以一隅對全國確實沒有制勝的把握,其中的兇險難以想象。但富貴險中求,兵法上說:置于死地而后生。得民心者得天下,皇爺爺是命中天子,所以當得天下。”

這時青龍騎著馬走近了馬車,輕聲詢問:

“少爺,今晚住在城外,還是進城?”

“加快點速度,進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边| 旬邑县| 沁水县| 卢湾区| 和静县| 礼泉县| 诸城市| 徐水县| 绥棱县| 澄迈县| 温宿县| 古交市| 砚山县| 保亭| 浮梁县| 三明市| 定安县| 封开县| 钟山县| 宁远县| 舞阳县| 原阳县| 石林| 陵水| 永仁县| 德格县| 利辛县| 九台市| 龙井市| 通江县| 澄迈县| 奉化市| 淳化县| 盱眙县| 顺义区| 昌乐县| 荔波县| 桃源县| 瑞安市| 洛扎县| 沙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