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袁四公子(一)
- 盛華桃花盛開時
- 羅浮少年
- 2602字
- 2018-05-30 23:31:29
果然就如那時所說,公主肩負著國運一般,自從公主有了消息到公主回朝,朝廷上的舊有格局不論在明面上還是暗地里都發生了變化。新鮮蓬勃的血液產生了新的動力,一批新貴誕生了。
園子里陽光正好,滿庭芳華也正好。
帝后坐在一處自然又聊起允清來。
“允清也回來一陣子了,臣妾瞧著孩子有了心事,再不像從前一般。真不知道是該喜還是該憂。再說孩子也長大了,雖說還不到婚嫁年齡,可先選著,多看看也是好的。臣妾昨晚琢磨著要不辦個宴會,讓京城里的那些個孩子們都來參加,也好相看一下。然后過些日子臣妾再辦個女眷的,也該給皇子們選妃的選妃,選側妃的選側妃了。讓宮里也熱鬧熱鬧,皇上看如何?”
“是該熱鬧熱鬧了!就如此,挺好!到時候那兩個宴會都要有勞皇后了!”武帝拿起皇后的手道。
皇后笑答道:“這都是臣妾份內的事,有什么辛苦之說?!?
半個月后,三品以上官員和新貴們都收到了皇家的邀請函,說是如今國事大定,朕心甚寬,特七日后于宮中舉行皇家宴席,準特列席官員將其適齡子孫帶入宮中,仿民間雅事,以文武會友。
其實一看邀請函大家都明白這哪兒是會友,整個兒一擇婿啊。這可是個大新聞,有人歡喜有人憂。
有的心想如果選上自己便是一步登天;有的因附馬不能走仕途之路而怕失去自己的前程;有的心道真選上自己以后就與天下美女無緣;有的己有心上人,又不能不去宮中,總之有無數的各式各樣的想法意念。
這事又流傳到市井之中,衍生出無數版本來,成了時下最時興的話題,甚至還有以此下賭注的,看公主花落誰家。
這幾天霍遠和蘇貍一有空就混在紅玉坊里聽熱鬧,蘇貍聽得神情驚詫,感嘆人世奇妙,腦洞之大。
霍遠越聽越不吱聲,兩人一動一靜,一熱一冷,偏生又都生得非凡,倒比故事有意思多了,來圍觀他倆的女子也不少,剛被蘇貍認命為新掌柜的紅袖姑娘樂的天天給他倆安排最中間的位置,好讓人觀看。
轉眼七天已到,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只要不去,那就是抗旨。所以當天御花園里所有人臉上都露著笑容,真心的、假意的、渴望的卻都透著真誠。
但最引人關注的卻只有四個人:京城四少。
家世好,學識好,功夫了得,長得又俊美,真是方方面面都可以稱得上完美,年歲又差不多,正是熱鬧的年齡,經常約在一起喝酒賞花。走馬圍獵。
在眾人看起來,這其中武帝的第一位皇后的母族賈家的少爺是不會入選為駙馬的,那最熱門的就只有竇大將軍的二公子竇懷仁,趙侍郎府的趙風趙公子和林掌院的林泉林三公子。
宴會還沒開始,大家都比較自由,認識的互相問好,而四位京城首屈一指的少爺身邊圍了好些趨炎附勢的公子哥,瞅著一有說話的空就上去一通猛拍。還有一些清高些的,相熟的三三兩兩湊在一起聊聊詩詞古文,這其中又有一些的耳朵卻是長在京城四少那邊。
李后和允清在園子里的一個小閣上,窗上繃著魚錦紗,外面看不到閣里,這眾生形態里面看外面卻清楚的不得了。
“我的兒啊,這里面母后看著還是竇家二公子,林家的三公子和趙家公子好,人品風流,家世一等,這樣的名門家風出來的孩子最是合適不過,情致相投,感情才會長久?!?
允清一聽樂了:“您這是給我找養老的去處,還是挑女婿呢?”
李后拍掉允清要抱過來的手:“什么話,你還小,沒經過事,不知道這其中的重要。不說旁的,只問你相看上誰沒有?”
“您看行的那幾個我從小到大一直當兄長。偏還是里面最好的,其余的要不是容貌不佳,品性有缺,就是臭氣熏天,紈绔草包。”
“哪里有你說的這樣不堪,你這回來之后都成了毒舌精,哪還有皇家公主的風范?!闭f到這里,李皇后又忍不住嘆道“只是可憐我的孩子在外受了那么多苦?!?
“我這不是好好的嗎,母后,您不覺得我回來之后長大了嗎?這不是您以前天天教導我的樣子嗎?怎的如今又讓我變小了去?”允清知道母后自她回來后十分的脆弱,天天好生安慰,每天陪著說笑,其實這樣的宴會是她現在所不喜的,要照著以往的性子……算了,那都是以往了……
“當母親的寧可自己的孩子都不長大,長大的過程都是要付出的。不說了,不說了。你父皇來了?!?
果然樓下武帝在簇擁之下來到花園之中,眾人叩拜,武帝看見一園子青年才俊,心里喜歡,“都起來吧,不必拘禮,今日咱們仿古禮之儒雅,在這園子里隨意會會文,辯辨經道。朕也不在這里拘著你們。年輕人都喜歡自由些?!闭f罷就上了樓。
于偃上前:“宣圣諭,今日園中景色頗有秋爽高士之風,請諸位公子以此景作詩一首。”
眾人等武帝便散開,或三五成群討論,或獨自一人要不隨性而走,要不樹下沉吟,一柱香之后,便陸續有人交了詩卷,兩柱香快燃盡時,所有的詩卷都已收上,送到已上閣樓之中休息的武帝那兒。
武帝,李后,允清和幾位皇兄圍著詩稿一篇篇評論,最后評出幾份最佳之作,讓人拿下去傳閱。
正在此時,突然聽見有人落水聲,樓下一片驚呼,允清提起裙擺和皇兄一起跑到窗前,只見不等待衛過去,便有一人縱身躍入水中,將拼命掙扎的落水之人抓住,無奈落水之人力氣都出乎尋常的大,好幾次把救他的人往水底拉,又四處亂抓,讓下水的侍衛都無法近身。
這時救人的公子猛的敲暈了那人,讓侍衛推到岸邊拉上去,緊接著自己也游到岸邊一躍而上而上。雖是全身濕透,卻有如朗朗玉樹立在那里,待勻了口氣,拔開圍觀的人,一膝跪地查開躺在地上的人,不知道抬頭對圍在旁邊的人說了句什么,這群慌亂的人馬上圍成一圈,將他們倆嚴嚴實實圍在中間。因允清他們站得高,只見那人扯開落水公子的上衣,允清低聲“呀”了一聲,便紅了臉跑回座位上。
李后問道:“怎么了?”允清和皇子同時答道“沒什么!”
“那個人撕開落水之人衣服施救……”突然也覺得當著妹妹的面說這有所不妥,也住了嘴,繼續站在窗前看,一會兒御醫又來看了一下,對救人的公子行了一禮,讓人引了他,并抬著落水的公子走了。
幾位皇子也嘆到:“好身手,好決斷!不知道是哪家的公子,看著眼生。”
不多時,有侍衛上來稟報,落水的是三品文淵閣學士之子安公子,救人的是袁按察使家袁志公子。落水原因是為了看湖中錦鯉腳下一滑落的水,正好袁公子在一旁,沒拉住,便跳入湖中救人。
現在安公子并無大礙,只是受了驚,已讓家人接了回去,袁公子已更完衣但也在救人時有些受傷,請求告假回家。武帝點點頭應允,偏過頭對李皇后說:“我怎么記得剛才選出的一首好像就是這個袁志的?”
“皇上好記性,可不就是,文筆卓然,詩意有趣?!?
武帝對皇子們問道:“你們不曾與他交往?”
“回父皇,看著眼生,應該不常出來?!?
“于偃,你下去看看這個袁志是個什么情況,將他的詩也抄一份上來?!?
于偃忙應了下樓去找人抄詩,又叫來個人低聲了幾句,便依舊上樓來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