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下河的危險(上)
- 時代的靈魂
- 五品刺衛
- 3229字
- 2018-06-25 10:01:27
寧聲濤和二嫂魯玉出來找尋“失蹤”的陳善豐和三個小女孩。聽著二嫂說新聞里經常報道有拐賣小孩子的,嘴巴上還勸慰二嫂不要著急,其實內心里也非常擔心。
一路走一路問,找了一個多小時,時間已經到了下午四點過。有人見過這樣四個小孩,是一個路邊地攤賣西瓜的老太太。
“老婆婆,你見過四個在一起玩的小孩子嗎?一個男孩子,比較黑比較瘦,三個女孩子,一個女孩子比較大些,兩個都只有七八歲。”寧聲濤問。
“四個小孩?”老太婆看樣子是在回憶。
“對呀,男孩子穿的短褲,女孩子大的那個穿的是長褲,小的兩個都是穿的裙子。”寧聲濤在和魯玉一起回憶之后總結出四個孩子上午的穿著。
“哦,是不是有一個小女孩很漂亮,像個洋娃娃一樣,眼睫毛好長的。”
“是啊。老婆婆,你見過啊?”
“他們一起走過來的時候,小女孩中的那個比較黑一點的,哦,就是那個個子更高的女孩說要吃西瓜。”
“啊。”魯玉一聽,似乎是在說王渠。
“是啊,那他們吃西瓜沒有?”寧聲濤問。
“沒有啊,那個個子更高的女孩說要不要吃西瓜。男孩子就問有錢沒有,女孩就說自己身上有一塊多錢的零錢。那個長的特別漂亮睫毛長長的女孩就說好啊好啊。可是那個頭發比較短的女孩就說西瓜沒有汽水好,要去買汽水喝。個子高的女孩又說汽水沒有西瓜好。小男孩說西瓜和汽水都好,如果先吃西瓜再買汽水喝就最好了。高個子的女孩就說錢不夠。男孩就說先吃西瓜,一人吃一半,然后汽水也只買兩瓶,一瓶男生喝,一瓶三個女人分著喝。”
“這孩子!”魯玉皺眉。
“然后呢?”
“高個女孩說這樣吃了西瓜喝汽水會拉肚子,小男孩說自己不會,自己身體好,只有身體不好的小孩子才會拉肚子。那個頭發比較短的女孩也說自己不會拉肚子,特別漂亮的女孩就說先吃了西瓜,等玩一會兒再喝汽水就不會拉肚子。”
“就是這四個小孩。他們什么時候在你這里的?”魯玉感覺到越聽越像是幾個小孩子的性格。
“哦,有一段時間了哦。”
“是多久的時候啊?”魯玉追問。
“我也不知道,反正應該過了一段時間了,我也沒有手表,我沒看時間。”
“哦。那他們當時朝哪里走的呢?是這個方向還是那個方向?”寧聲濤追問,并指了指這個比較平直的大街的兩個方向。
“他們好像是從左邊,就是那邊過來的,好像是朝這邊走的。”老太婆也指了指方向。
這條大街是城里比較長的一條街,如果一直這樣走下去,可以直接走出城市。寧聲濤和魯玉心里都嘀咕著:“他們朝那邊走去,不是朝城外走的情況嗎?他們是要到哪里去呢?”
“我們繼續去問問吧。”寧聲濤對二嫂說。
“如果沿著這個方向一直走下去,那不是距離家里越來越遠了嗎?他們到底要去哪里啊?”魯玉把心中的話說了出來。
“我們只好再去問問。”寧聲濤繼續往前走去。
“嗯。”魯玉跟在后面。
“二嫂,這邊是不是出城的路啊。”
“就是啊,你來過嗎?”
“我們來的時候坐車進城就走的這條道路,我記得那棟樓很奇怪的,是個圓圓的桶子一樣的建筑。”
“哦,嗯,是進城的主干線。你們從縣城過來,是從這條國道的連接線進城的。前面有一座大橋,一過大橋基本就出城了。”
“是啊,我也想起來了,過了這個大橋就進城了。好像是叫做巴渡大橋吧。”
“嗯。原來那里是個渡口,很多人進城都要乘船過來。后來國道經過城外,市里就修了這個大橋連接城市和國道。”
“這個大道沒有枝杈的小路,就一直通到大橋,他們是不是要去河邊玩耍啊。”
“河邊去耍什么,中午這么大的太陽,晚上去玩啊。”魯玉一直憂心忡忡的。
“該不會天氣太熱了,他們想下河去冷水澡吧?二嫂,那邊是不是橋下或者附近個地方平時到了夏天很多人在河邊游泳洗澡呢?”
“哦,是啊。那個大橋旁邊是有個地方很多人在夏天去下河游泳洗澡的。他們不會大中午就去河邊洗澡吧。那多危險啊。”
“二哥是不是帶著小豐和王渠姐妹一起去游過泳啊?”
“去年是去過幾次,不過都是帶著游泳圈啊。哦,好像小豐會游泳的,說是已經學了三年了。”
“哦,小豐會游泳啊。”
“是啊。”二嫂皺眉憂懼的表情一點也沒有損傷她的美麗。
“那我們快點去看看吧,千萬可不要出什么事情。”兩人更加擔心幾個孩子偷偷下河洗澡,那沒有大人陪同的情況下是多么危險的事情,每年總有一些人在河中洗澡或者游泳的時候溺水的,記得放暑假的時候,寧聲濤班主任程老師特別警告所有學生不能私自下河洗澡,說每年夏季都會有小孩子被淹死在河里。寧聲濤所在的農科院也在大江邊上,農科院的孩子中到是沒有小孩子被淹死的傳聞,不過周邊的農村三個大隊都有過小孩子結伴下河就沒有回家的消息。在江邊生活的人群既有著小孩子甚至大人被淹死的可怕之處,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像農科院里就有很多孩子游泳特別厲害,那就是從小泡在河里還沒有遇到危險沒被淹死的碩果。
寧聲濤在葫蘆兄弟隱身幫中的拜把子老四張勝,簡直就是未來游泳達人的苗子。他曾經在只有十來歲的時候就可以在水中泡上一個下午,從中午1點過下水到傍晚6點過回家吃晚飯。他的水性屬于周邊三個瀕水的農村大隊和農科院以及農科院下游的三個單位之中數百孩子的絕對第一,甚至這方圓一帶連大人都沒有幾個能和到了十三四歲的他相比較了。
第一逆天的表現是,他能從早晨下水晚上才上岸,也不知道這一天他是怎么在水中休息的,好像有人看到他能躺在水面上睡覺。至于真的睡著沒有,寧聲濤不能確定。
第二逆天的表現是,他曾經潛在水中抓過魚,抓過河里自然生長的好幾斤大的鯉魚。雖然次數不多,可不見的是他水性不好,而是水中的魚越來越少。70年代,資江中有三十多種魚類,到了80年代后期,當更多的人開始捕撈魚類,更多的工廠開始排放污水之后,魚類種類和數量都大幅度下降,寧聲濤記得自己讀初中的時候學***歷史和地理,說資江的魚類估計就只剩下四五種了,而且數量還很少。
資江不是全國性的大江大河,卻也是全國性大江的重要支流,本身也有七條支流的不大不小的河,比作為全國性大河的支流的支流的支流的端水河要更長更寬更深水流量更大。端水河就是流經二嫂他們市主城區的那條河,也是寧聲濤和二嫂懷疑小豐他們下河洗澡去的那條河。
張勝名字和梁山好漢浪里白條張順的名字有些近音,所以大家都說這個小子一定是前世張順的托生。
他的第三個逆天的表現是,能夠潛水很長時間,據說有一次他潛了超過十分鐘!這一點寧聲濤不懷疑,他相信別人說的話,張勝是那種能夠用皮膚呼吸的人。
他還有一個最逆天的表現,就是速度特別快。說是他十三歲那年,一個曾經參加過省運會拿過100米和200米自由泳冠軍的游泳運動員曾經在泳池中和他較量過,結果是運動員把張勝遠遠的甩了七八米。張勝不服氣,說是自己不喜歡平靜的水,沒有機會借力,而且限制了泳姿,他沒有專業訓練基礎,根本就不公平。于是那個游泳運動員讓自己同一個教練的十六歲的師弟和張勝在資江里比賽,船上下水游到另一只200米左右的船上去,張勝把那個經過近八年專業訓練的師弟甩了接近40米遠。至于那個游泳運動員和張勝到底誰更快,寧聲濤不知道,也沒人知道,不過大家都知道,那個游泳運動員曾經在參加亞運會的比賽后和隊友說過,他認識一個游泳苗子,天生游泳材料,水性簡直讓人難以置信的好,在自然水流中他能利用哪怕一點點水流動的動力幫助自己加快速度。
其實,認識張勝的人都覺得張勝應該學游泳,成為游泳運動員,成為和后來的蔣承稷、孫楊、寧澤濤一樣的游泳名將,為國爭光。可是,張勝卻因為家里沒有重視這個問題,送到體校的年齡偏大,家長又得罪了教練,本人的性格又很野,最終和眾多民間的奇才一樣,沒能真正利用自己的特殊才能走上“正途”,修成“正果”。
除了張勝以外,其實年涵嬌也是一個游泳的高手,她游泳的天賦可能來自于自己的父親年銀昌。年銀昌也是院里游泳的民間高手,曾經和寧聲濤的父親兩人一起沿著資江從院里在河邊的龜山下水,一直游了五六十公里到下游的一個水陸碼頭的躍馬鎮才上岸。寧聲濤保證自己沒有繼承到父親的遺傳,年涵嬌卻很可能得到她父親的遺傳。
寧聲濤想起年涵嬌三歲的時候就被年哥用繩子系著扔進河里,到六七歲的時候就可以在游泳池里優雅的游上一個泳池長度25米,再想起陳善豐會游泳,還真說不好,幾個小孩下了端水河泡澡游泳去了,因此越發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