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軍兵敗,一路退回許都。
劉備取漢中全境,安穩百姓,大賞三軍,
孔明請劉備以荊襄之地,兩川之地,進表許都,正式請封漢中王。
并立子劉禪,為王世子;
諸葛亮為軍師,總理軍國重事。
封關羽、張飛、趙云、馬超、黃忠為五虎大將,
魏延為漢中太守。
魏延得封一方重臣,兀自怏怏不樂。
雖亦是一方諸侯,總覺似不及張飛趙云勇猛,
不能為一國榮耀。
當下,即刻返回漢中,免遭張飛嘲笑。
卻說李真趙文清張南山三人,見魏延不快。
亦不想再觀臉色。
三人相聚酒館,飲酒談笑。
趙文清道:當年魏延殺韓玄救黃忠,降劉備。
諸葛亮觀其腦后有反骨,欲殺之。
劉備救其性命。
今次安排其太守之職,亦甚是合理。
張南山道:卻是何道理,漢中太守總領一方,雖亦需防備曹操。
也免去日日征戰,比這五虎將總是逍遙。
李真道:漢中新征之地,需持重之人經營守衛,故張飛不合。
關羽守荊州,敵東吳,拒曹魏,乃三國四戰之地,換旁人怕是不行。
馬超新投劉備,如守漢中,恐再勾連西涼舊部,如若反叛,剿滅甚難。
趙云乃軍中良將,可作前鋒,可作后衛,又可中軍護衛劉備。。
張南山道:那老將黃忠呢?
趙文清笑道:老矣,漢中急待休養生息,若黃忠歸西,又換太守,
豈不是平生事端,自找麻煩。
張南山道:那魏延為何心中不快?
李真道:這五虎將軍,都是戰功累累,威震天下,都可獨自領軍為戰。
只魏延沒這機會,若腦后有反骨,欲日后自立,還當再攻城池,再斬敵將。
以顯名望,方能真正割據一方。
張南山道:既然今翻五虎已見其四。
不若我等往投荊州,見那關云長?
趙文清道:你那藥局的生意不做了?
張南山道:我這生意做了幾十年載,家中資產也勉強度日。
不若與二位神仙游走四方,長長見識。
再者,二位道長前日不是也讓我掙得黃金五十兩。
不若我三人就這盤纏,好生游樂一番。
李真道:我自是獨身逍遙,只不知道長卻可有安排?
趙文清道:二位抱歉了,我三人自是臭氣相投的,只是我那師弟王靈素,
我甚是擔心,我卻自去許都尋他,也問個明白,說個究竟。
這修道之人,卻如何投入軍門,我神霄派掌門年歲已高。
當年,亦是最喜師弟,聰明伶俐,不似我這般蠢笨。
張南山道:道長自是兄弟情義,我那兄弟張青山也在荊州,
此去亦當好好瞧瞧。
三人酒足飯飽,分別沔陽。
趙文清往投許都,李真張南山尋路往荊州。
卻說曹操知劉備自立漢中王,拍案大怒。
欲起傾國之兵,踏平蜀漢。
賬下司馬懿卻道:大王不必發怒,
此間魏蜀伐戰,東吳按兵不動。
然,吳蜀矛盾已久,只需一能言之人,挑撥即可。
曹操道:計從何來?
司馬懿道:
江東孫權,以妹嫁劉備,而又乘機竊取回去;劉備又借荊州不還:彼此俱有切齒之恨。今可派使者投建業往說孫權,使興兵取荊州;劉備必發兩川之兵以救荊州。那時
大王興兵去取漢川,令劉備首尾不能相救。
曹操大喜,即修書令滿寵為使,星夜投江東來見孫權。
孫權召見滿寵,分賓主而坐,
滿寵道:東吳與魏國自來相安無事。之前赤壁之戰,
也是劉備與諸葛亮槍舌如簧,挑撥離間。
今次魏王與將軍相約,共取荊州,魏王以兵臨漢川,首尾夾擊。破關羽之后,共分疆土,兩家言和,再不興兵?!薄?
孫權與眾謀士商議
顧雍道:曹操多疑而不守信,但話中有理。
我東吳只看魏蜀有何態度
我們可答應滿寵,約會曹操,首尾相擊荊州;一面使人
過江探關羽動靜,方可行事。”
又有諸葛瑾道:“聽聞關羽自到荊州,娶妻生子,先生一
子,次生一女。其女尚幼,尚未嫁娶。
我愿往與主公世子求婚。若關羽答應,即與之共破曹操;
若關羽不肯,然后助曹操取荊州?!?
孫權嘆服,回曹操共伐關羽。又差諸葛瑾投荊州面見關羽
卻說諸葛瑾拜會關羽。
言孫權世子與關羽之女婚姻之事,以求吳蜀姻親。
然后同心破曹操。
關羽聞之大怒:
我將門虎女,你東吳劣狗,怎有這等婚事,若不是你弟在蜀為相,今日便斬你狗頭”
喚左右逐出。
諸葛瑾回見孫權。
孫權大怒:關羽目中無人,欺人太甚。
遂休書曹操,令襄陽曹仁先旱路取荊州,我東吳隨后水路取荊州
曹操自是大喜,安排征伐荊州不提。
李真與這張南山自是尋路逍遙,
一日,舟行水中。
張南山道:這都到了荊州地面了,你如何還拿著你這木牛寶貝。
難道你這木牛還能水中游?
李真道:這荊州地界,四處山水,我看到時必有水戰。
曹操兵敗漢中,必勾連東吳,取荊州泄憤。
我二人到時,可乘木牛于水中觀戰。
張南山道:木牛觀戰?不若騎水牛觀戰。
你這木牛做你我二人的棺材吧。
李真笑道:兄長有所不知,這木牛封閉極好,卻似那船艙一樣,滴水不漏。
張南山道:我倒要看看,你這木牛有何能耐。一掌打那牛角,
牛角上立時彈出刀刃,把這張南山嚇得面色慘白。
正是
茫茫長江好風光蘆葦漸長鳥輕藏。
西有荊州關云長北有曹仁守襄陽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