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1章 文曲星下凡

  • 混跡在新明朝
  • 蕭小山
  • 2558字
  • 2019-01-28 11:38:21

“我想出破題了!”

聲音不大,卻有如平地起驚雷,在盧知縣耳中轟然炸響。他心神一震,忙向張彥望去,卻見這少年張口便道:“圣賢立言之先,得天象也!”

“妙哉——”

盧知縣一聽這破題,霍然從椅子上站起,瞪大著雙眼,神色異常激動地重復念道:“圣賢立言之先,得天象也……果真絕妙破題,妙不可言!”

堂上。

長隨和差役們傻眼了,門外的考生也傻眼了,屋內屋外,所有人都像見了鬼一樣望著張彥……瑪德,這張學童未免也太妖孽了吧!

方才的情形,有人看得格外清晰明了,有人心里卻是為此感到迷糊。

他們怎么也想不明白,本還一臉憂愁困苦的張少年,為何一個轉身間,就能想出能讓縣尊拊掌稱善的破題?

那可是位兩榜進士出身的大老爺呀!

自此,張彥成了蕭山縣里的傳奇。

人人都道他是文曲星君下凡,冥冥中自有神靈庇佑,將來必可得中狀元。

隨之,各種版本的故事也在當地流傳開來。并且,隨著時間越是往后,他所取得的成就越高,各種穿鑿附會的傳言也越來越多……

最終,若干年后,形成如下幾個版本,國朝百姓皆耳熟能詳。

故事一,文曲下凡。

傳說,張彥母親張王氏,某天夜里夢見一身披五彩的巨大神鳥從天而降,投入其懷。后身懷有孕,去廟里解夢,廟祝直言:“此子不凡,乃天上文曲星君轉世!”又囑其嚴格保密,否則事情一旦傳開,張家必會招來大禍。

果不其然,張彥九歲之時,信口吟出一詩,乃《木蘭花令》。

詩曰: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母親記起當年廟祝之言,生恐詩詞傳出去后,張家將要面臨大禍,便和丈夫商量,對外就說此詩乃他所做,以免讓人知曉兒子的真實身份。

結果,那一首詩倒讓張秀才才名遠播,成了縣里的名人。

一次酒后,張秀才不慎吐露真言,將此奇事告知了他一位社學同窗。

同窗聞罷,知其子將來必富貴,決意要與張家結下親事,允諾將來閨女長大,就要嫁給張彥。

說來也怪,自打結親之后,徐家突然顯貴,幾年內就成了鄉里富戶。一日,徐員外被人問及緣由,說漏了嘴,讓人得知真相。

事情傳開之后,有人心懷嫉妒,想要害死張彥,縱火燒了張家茅屋。

在這場大火中,張氏夫婦不幸雙雙喪生。但張彥乃文曲下凡,自有鬼神護佑,得以保全性命。可惜,也因此受到了驚嚇,靈竅封閉,再無通神之能。

此后,張彥寄居舅父家里,無人問津。

徐員外見其癡癡傻傻,不再有謫仙之相,也想法子把這門親事給退了。

卻說張彥有個表哥,生性好賭,欠下了一大筆債務,成天有人上門逼債。舅父一家無力償還,為此愁得吃不下、睡不著。

有天,張彥突然對舅父說,只要500文錢,便可解決這些債務。舅父當然不信,只當他是想要零花錢,便給了。

十六歲的張彥,拿著這筆銀錢,找到一個戲子,說:“我給你五百文,你扮作文曲星君,站于我身后伴讀,三晚即可!”

隔天夜里,徐員外碰巧路過張彥舅父家,突聽得書聲朗朗,心下感到甚為奇怪。這聲音,不正是那癡傻的張彥么,怎的又會讀書了?

透過窗縫往里瞧去,發現確實是張彥在捧書夜讀,且在他身后,隱隱約約還站有一道朦朧的身影,居然真是畫像里的文曲星君!

第二日,徐員外立即登門表示,愿意幫助其舅父一家償還債務,并且還哭著喊著要把女兒嫁給張彥,不答應就不走了……

徐員外還債后,有一侯姓債主得知此事,感到非常好奇,于是派人偷偷打聽,才從徐家一老仆口中得知真相。

然后,侯員外也找上張彥,哭著喊著要把女兒嫁給張彥……

事后,舅父為了感謝那名戲子,特意帶著張彥登門致謝。

不料,戲子聞言大驚,當場就朝張彥跪拜,口中大呼“星君老爺饒命”,并聲淚俱下的告知了張彥實情。

原來,這戲子只當是小孩子的玩鬧,收錢后并未照辦。如今聽得張彥舅父一說,便知是星君顯靈了,趕緊把錢退還給張彥。

聽了他的話后,張彥渾身汗毛倒豎,驚出一身冷汗。也是這么一激之下,使得他靈竅大開,此后常有通神之能。

------

故事二,點化錦鯉。

傳說,張彥年少時,參加縣考,作為頭一個交卷的考生,主考官見其容貌出眾,器宇軒昂,談吐不凡,有顯貴之相,決心考一考他,即手指院中荷花池,隨口出了一個上聯,曰:“青衿爭出玉宮。”

張彥才思敏捷,當即對曰:“錦鯉躍入龍門。”

話音落下,池中忽的跳出一尾錦鯉,顯化人形,對著張彥拜道:“吾乃池中鯉精,于此修煉千年有余,仍未得道成仙。今幸得謫仙點化,一朝得道矣!”

見此祥瑞異象,主考心中暗暗稱奇,當場點了張彥頭名案首。隨后,哭著喊著要將女兒嫁給他……

------

故事三,師徒佳話。

傳說,張彥從小父母雙亡,家里窮困,上不起學。但他記憶過人,才思敏捷,但凡看過的書籍文章,都能過目不忘。

某日,有一江西李姓秀才,游學路過此地,耳中聽到一十歲小童在背誦《論語》,心中大為驚奇。問過之后,才知這小童名叫張彥。

好奇之下,李秀才問他如何學的《論語》,張彥說是自己看書學的。李秀才不信,出了幾道簡單的經義內容考他,他都對答如流。

李秀才甚是驚奇,難道這小童所言句句屬實?

心里又忍不住暗想,我寒窗苦讀十年,才勉強得中一個秀才功名,你這小童,憑什么就能自學成才?

出于嫉妒心理,他打算刁難一下這小童,便以四書之‘〇’為題來考張彥。事實上,這也是困擾了李秀才許久的一道題目。

孰料,張彥出口即答:“圣賢立德之先,得天象也。”

李秀才大驚失色,同時也為自己的行為深感愧疚,自覺無論才智還是心性,他都遠不如一個小童,難怪今年鄉試落了榜。

失落之下,決心回去閉門苦讀。

多年后,終于高中進士,被朝廷外派為提學大宗師。

按臨紹興府時,李宗師有心故地重游,回去尋找一下當年那個名叫張彥的小童,以表達其對張彥的感激之情。

來到蕭山,卻打聽到張彥因為無錢找人代替勞役,已被官府征為幫閑書手。

這令他不由想起神童方仲永的故事。難道說,當年那個小童,也是由于沒有條件進學讀書,已然淪為凡夫俗子了嗎?

李大宗師決定,當場再考一考張彥,結果連考三題,見他都仍可對答如流。心里又實在不忍見到,人才就此埋沒,便破格點了張彥為縣學生員。

李宗師沒有生下閨女,所以不能哭著喊著把女兒嫁給張彥,只好收他為徒,悉心培養。

多年后,張彥果然高中皇榜,文名滿天下。恩師李老大人為其送上一副楹聯,上聯為:“老蘇文學能傳子”,下聯則是:“小張才名不讓師”。

事情傳遍京師,成為千古佳話。

滿朝公卿聽聞此事,全都哭著喊著要把女兒或者孫女嫁給張彥。可惜,張彥正妻名位已定,只能遺憾拒絕……

------

感謝書友[兩只螃蟹傍地走]的打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公主岭市| 九龙坡区| 阜阳市| 偃师市| 札达县| 江安县| 河南省| 邵阳市| 新竹市| 林西县| 达日县| 阜新| 大邑县| 大冶市| 宜川县| 洪湖市| 益阳市| 隆林| 叶城县| 隆德县| 常山县| 新密市| 阿巴嘎旗| 九龙坡区| 庆阳市| 灵川县| 庆云县| 吴旗县| 临漳县| 星座| 张北县| 吴川市| 南丰县| 成安县| 安仁县| 肇源县| 双江| 兴宁市| 南安市| 丰原市| 哈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