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這么好占的便宜哪里尋?
- 水滸攻心計
- 清樽一笑
- 2374字
- 2018-04-03 22:35:40
這個價格讓李氏喜出望外。
這個活計本來就不怎么費腦子,只用動動手勤快些就好。
而她別的沒有,一身的力氣倒是不少。
而且她還只管出力,別的什么都不用管。
最重要的是,饅頭不管賣不賣得出去,都會如數給她工錢!
這么省事的賺錢方式哪里找?
只需要一個上午就能做出一大堆饅頭,輕輕松松就能賺上幾十文了!
哪還有不答應的道理?
為了加快饅頭的出鍋速度,李氏還主動提供了自家的灶臺用來另起爐灶蒸饅頭。
反正蒸多少就會給她多少的錢,也不用她來操心賣不賣出去的問題。
可是……
看著漸漸堆成幾堆的各類餡饅頭,李氏心里也暗暗地替潘玥發愁。
這么多的饅頭,大娘子真的能夠都賣得出去嗎……
若是賣不出去的話,虧的厲害,那還會請她來幫忙做饅頭嗎……
只是還未等她將肚子里憋的問題送出嘴邊,只聽見大門口又有人來砰砰地敲門。
“大娘子,在家不咧?”
這是一道還算稚嫩的嗓音。
潘玥正巧去了后院去食材,見大門一直敲個不停,李氏只得在身上繡花裹兜抹了抹手心沾著的面筋,過去開了門閂。
見幾位壯漢還有一個小孩,胳膊上掛著個籃子,雙手攏在一起,縮緊袖子里,臉上掛著一副靦腆的笑,
這……難道也是被大娘子請來做工的嗎?
只見為首的漢子有些靦腆地搓了搓手心,“俺們,俺們是來買餡饅頭跟炊餅的……”
這剛還暗暗擔心大堆的饅頭是不是會砸手里,這馬上就來主顧買了?!
李氏躊躇了幾分,也不知他們說的是真是假,口里“哦哦”了幾聲,讓他們稍等片刻,便急忙去后院喊了潘玥過來招呼。
“進來吧!”潘玥似是對這個局面毫不意外,讓李氏讓開了門口,叫外面的人先進來一個,剩余的人等他買完再進。
那大漢提著籃子進來買了二十來個饅頭,又買了幾個炊餅,數了銅板交給了潘伊憐,李氏在一旁點著饅頭。
李氏對賬目之類的玩意并不陌生,在家時就偶爾露面替丈夫照顧一下紙馬店的生意,只不過來往的客人稀少,往往好幾日都不會開張一次,清閑得很,也不畏懼見人。
只是這幾乎不怎么拋頭露面的武家娘子,居然見了外人也不曾臉紅面赤,反而比她更為熟稔地收著賬,讓她暗暗稱奇。
而更令李氏刮目相看的是,也不知道她用了什么法子竟然能讓這些人主動找上門來買餡饅頭!
“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一,二十二。總共八個肉餡饅頭,十四個青菜餡饅頭,一共九十四文錢!”
不管什么肉一律按統一價格走,青菜餡的也是。
“好咧”蒙上氈布,提著竹籃的大漢喜滋滋地出門左拐了。
下一個。
“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個。肉餡饅頭十個,青菜餡十七個,總共……一百一十六文錢!”
第二個提著竹籃的漢子也美滋滋地出去了,臨走時還偷偷地回頭多瞧了一眼身后忙得不可開交的潘伊憐。
第三個。
第四個。
……
李氏暗暗驚訝地看著堆在蒸籠里,不斷減少的饅頭。
這么一轉眼的功夫,方才還堆積成小山狀的餡饅頭轉眼幾乎都不見了。
她偷偷留了一個心眼,肉餡饅頭到現在一共是做了八十個,而青菜餡饅頭做了一百二十個,拋去武大郎挑出去賣的五十個,還剩下五十五個肉餡饅頭和九十五個青菜餡饅頭。
這么說來,這么一小會的時間里,就進賬了……
八百二十文錢?!
李氏眼紅不已地望向潘玥,只見她在一旁喃喃自語地數錢。
“……好了,六百四十文錢,沒錯!”
累死累活,一早上也掙了六百多,拋去本錢,也只能賺個300來文。
再加上從武大郎手里出的貨,這一天約莫可以進賬六百來文,也算是小賺一筆了。
最后進來的是一個梳著總角小辮的少年,個頭矮,沒擠過前面幾個漢子,而且存貨又都買光了,他只得在外邊兒跺著腳,哈著氣,等最后一批饅頭揭鍋。
見里邊的人終于肯讓他進去了,便笑嘻嘻地遞去手中的竹籃,沖著潘玥討好地說:“嫂子,我鄆哥啊,你瞧今兒這么冷,我又等了這么久,能不能看在武大的份上,再便宜些啊?”
見他笑得甜蜜,潘伊憐笑罵了一句,只說看在武大的份上,勉強虧本,抹掉了零頭,這小猴子才高高興興地拎著籃子,跨出了大門檻。
鄆哥這小孩她還有些印象。
就是原著里那個……
去王婆茶館找西門慶賣梨,但卻被王婆嫌他妨礙“做生意”一頓爆栗地打了出去的小子。
然后這小子惱羞成怒之下,抱著“你不讓我喝湯,我也不叫你吃肉”的想法,跑去武大郎那里告了一狀,揭發了小潘跟大官人的奸情。
然后,這小子又做了一件缺德事。那就是極力慫恿著智商臨時下線的武大郎去王婆茶館捉奸。
捉誰的奸情?西門慶的。
武大郎是個不滿五尺的侏儒身材,而西門大官人呢,又是一個“使得些好拳棒”的男人。
武大郎又怎么打得過西門慶呢?
而這小子如此做法,簡直就是將武大郎往火坑里推啊!
在他的刺激之下,武大郎失去了理智,完全將自家兄弟臨走前的一番“不要與人爭斗,等他回來再與他理會!”的囑托拋之腦后,置之不理。如果沒有他的慫恿,也許武大郎根本不會跟西門慶正面剛上,也許還能夠等武松回來慢慢地跟西門慶算賬。
這小孩,其實跟王婆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都是一切朝著利益看齊的人物。
只要沒觸犯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哪怕身邊洪水滔天,也不會皺一下眉頭。
而他“好心”去找武大郎揭發捉奸這樁事,也不是因為看著武大郎被綠了可憐,而是自己被王婆阻攔了生財之道,想找武大郎替他出一口惡氣,就是俗話說的“我弄不死你我惡心死你!”。
說到底,這鄆哥也是一個間接促使武大郎被害的一個幫兇。
雖然對這小孩并無半點好感,但此刻他厚著臉皮抬出了武大郎,話里話外也時常跟武大郎混的,怎么著也得給個臺階下,畢竟今后武大郎還得在這個縣城里長久地居住。
最后一籠屜饅頭也賣了出去。
送走了鄆哥那小滑頭,潘玥揉搓了下手心,口里呼出的氣體呈白霧狀。
雖然外面一天比一天冷了,但是這蒸饅頭的廚房相對而言還是挺暖和的。
眼瞅著十一月臨了,雖說仍未入冬,但連日來朔風凜凜,竟是一天比一天要冷了。
看著約莫快到了巳時,便換了一塊木板戳在了門外。
上面寫著“巳時過后,概不外售”幾個大字。
見潘玥開始著手撤掉蒸鍋,在一旁搭手的李氏終于琢磨過勁來。
方才就覺得有些不對勁!
李氏有些大驚失色,“大娘子,你好像算錯賬了!怎么才收回來六百多文錢呢?!”
潘玥回頭給了她一個少安毋躁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