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曠世之才
- 王師三國
- 楚行者
- 3152字
- 2017-12-21 11:44:08
郭嘉也不是什么見利忘本的人,所以收下打火機后還是要禮貌對人的,各自挑好了各自想吃的口味的泡面,在童珂的操作下,一碗碗熱騰騰的泡面端到了各人的手中。
郭嘉選了香辣,任紅昌選了泡椒,趙云則選了紅燒,酸辣的自然就落到童珂手中了。郭嘉又對著那叉子端詳了半天,童珂無奈說道:“奉孝兄,再不吃,面就泡化了。那叉子不是什么新奇的東西,就像我們用過的勺子一樣,都是餐具,只是勺子是舀湯的,而叉子是充當筷子的功能。”
然后大家學著童珂使用叉子的方法,一口下去,那沖擊味蕾的味道讓所有人都精神一振,一點不夸張,在那個時候,佐料不多,甚至油鹽都很劣質,能夠做出的美食實在太少太少,或者說,能夠做出的味道少之又少,而泡面里的辣汁辣油的味道,是這個時代還沒在中原地帶出現過的,這里的辣味主要來源于姜蒜。那種辣放入菜中后其實就不太明顯了,而極度能刺激味蕾的辣椒的辣味,讓這群人驚嘆也就理所當然了。
“天啦!好辣!”郭嘉不停的發出“嘶哈嘶哈”的聲音,但嘴上卻停不下來,三兩口就將一碗面吃完了,然后還特別節約的把面湯給喝完了,一抹嘴巴:“美味!美味啊!”
童珂只覺得嘴角抽搐,一個巨大的汗珠掛在自己右額角:“哇!土包子。”當然,這也就心里不由自主的吐槽了,他自然不會因此而瞧不起郭嘉,因為其他幾人也捧著碗吃的很香,香的方式也不一樣,趙云是正常的吃,任紅昌則細嚼慢咽,生怕這種美味吃完就沒了的感覺。
小甄宓則看了看自己的碗,又看了看童珂的碗,好像童珂的碗中比自己碗中的面香一些。泡面就是這種食物,別人吃的時候總覺得很香,自己吃的時候卻感覺一般。當然,甄宓還是舍不得自己的那一碗,因為這個味道,從未有過。
童珂發現了甄宓的小心思,于是一手端碗,一手挑面,遞到甄宓嘴邊:“來,常常這個口味。”
甄宓頓時歡喜不已,美滋滋的吃過童珂喂的面,發現果然味道不一樣,然后也把自己的遞給童珂,童珂卻說:“宓兒多吃點。”
任紅昌雖然是細嚼慢咽,可泡椒的太辣,其實對于后世人來說,也沒有很辣,可這個時代的人還沒有吃過這么辣的,所以一時任紅昌還習慣不了這種辣,趙云發現任紅昌雖然喜歡那碗面,可吃的似乎帶著一點痛苦,于是來到紅昌旁邊問道:“你這碗不好吃嗎?”
任紅昌發現趙云坐得離自己非常近,不由臉又紅了,搖了搖頭:“這個很好吃,只是這碗太辣了。”
趙云想都沒想,把自己紅燒的遞給任紅昌:“吃這碗吧,這碗不辣。”
任紅昌一驚,連忙搖頭:“不用了公子,我一會兒就習慣了。”
趙云則已經拿過任紅昌手中的泡椒面了,把自己的紅燒牛肉面放在任紅昌的手中,然后回身去吃自己的,留下任紅昌甜滋滋的低頭吃面。而趙云剛吃一口泡椒面,頓時感覺嘴中一股火要噴出,但為了不然任紅昌擔心,更不能讓其他人看到他怕辣的樣子,趙云紅著眼強行吃完了這碗泡椒面。
吃完之后連忙用可樂壓火,可很多人都有過經歷,剛吃完辣,再加一口碳酸飲料,嘴中會有更刺激的感覺,雖然一會兒就會壓下去,可趙云沒料到會有那種刺激感,一時想噴出來,但還好,就是一瞬間的感覺,過了就好,但那個捂著嘴不讓自己吐的樣子還是被大家看到了,其他人不知道為什么,但童珂卻在一邊偷笑:“原來師叔才是最怕辣啊。”
任紅昌聽到,心中更加感動。
吃完之后歇息時,郭嘉又拿著那個空可樂瓶過來:“明好兄,這琉璃瓶還給你。”
童珂差點沒笑出來,但還是憋住了,輕輕笑了笑:“這瓶子并不是什么值錢的東西,奉孝兄不用還給我,丟了就行。”
郭嘉一驚:“如此精致的瓶子,明好兄要扔了?”
童珂覺得理所當然啊,所以無所謂的說道:“嗯,丟了吧。”
郭嘉卻說:“既然明好兄不要,可否給在下?”
“既然奉孝兄喜歡,那我自然愿意成人之美。”
“多謝明好兄了。”郭嘉喜出望外:“對了,方才在下問明好兄,此物為何與琉璃一般,卻比琉璃堅韌?不知明好兄可否為在下解惑?”
童珂想了想,說道:“這不是琉璃,這是一種名叫塑料的材質制作的,雖然比琉璃柔軟,但若是拿鋒利的東西劃,還是可以劃開的,而且此物不防火,是可以點燃的,遇到高溫會變型,所以你不能用這個裝開水。但若只是裝酒,是沒有問題的,畢竟密封性確實是比你這腰間的酒葫蘆要好一些。”
被童珂說到裝酒,郭嘉不禁臉一紅,原來他看出自己是想用這瓶子裝酒啊。
“之前聽說奉孝兄要去河北,不知是河北哪里?”
郭嘉:“在下受一好友邀請,前去投靠袁公。”
童珂一愣,郭嘉有投靠袁紹的經歷嗎?努力回憶了一下,確實是,因為受好友田豐的邀請,于是投靠了袁紹,但很快就發現袁紹這人不行,于是就離開了袁紹,家里宅了6年,童珂還以為他是宅久了才落下的病根,原來本來就是個病秧子啊。
但既然碰到了,而且看樣子郭嘉也沒有后世小說里沉迷酒色人品不行之類的,他看到任紅昌這樣的美女,也沒有說多看兩眼啊,想必是作者們要給太厲害的人設計一些能讓主角輕松擊潰的弱點,才強行給他寫了一點負面的。所以童珂想著,不碰上還沒什么,既然碰上了,那就別讓別人走這彎路了,畢竟這家伙挺短命的。浪費個六七年,實在可惜。
“奉孝兄還是別去了,我們便是從袁紹那里來的。”童珂想了想,還是搬出郭嘉自己對袁紹的評價,說道:“袁紹這人吧,想要仿效周公的禮賢下士,卻不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思慮多端而缺乏要領,喜歡謀劃而沒有決斷,想和他共同拯救國家危難,建立大業,太難了,所以奉孝兄就別在他那浪費時間了。”
郭嘉一驚,他此時當然是不知道袁紹是個什么玩意兒,但他沒想到一個十幾歲的少年,竟然敢這么評價當事英雄,不禁對童珂又高看幾分:“袁紹真如明好兄說得如此不濟?”
“不信你問我師叔啊,他本來就是要去投靠袁紹的。”
趙云也點了點頭:“先生有所不知,袁紹此人道貌岸然,表面謙謙君子,背后卻做一些欺男霸女的事,某實在不愿與之為伍。”
郭嘉不會自命君子,這些行徑其實很多達官顯貴都有干過,他不會因為別人品行不行就否認別人的能力,但童珂的話卻讓郭嘉不得不重新考慮,畢竟關乎前途。
這時童珂又說道:“奉孝兄不必猶豫,奉孝兄若還是想投靠袁紹,也不用再往北走,如今董卓禍亂朝綱,想必各路諸侯不久便會有所行動,所以奉孝兄回潁川,或者去陳留,去洛陽,都有可能遇到袁紹。”
郭嘉不禁打量了一下童珂,因為現在確實還沒有人知道有人要討伐董卓,但不代表他們潁川的一群人不知道這事,這群人總是料世人于先,但在這里碰到一個同樣能看清這世道走向的人,也是讓人驚訝的,于是郭嘉故意問道:“如此說來,董卓命不久矣,如此天下便會安定了吧?真乃天下之幸。”
童珂也楞了一下,郭嘉在弱冠之時就料到天下要大亂,而且諸侯起兵,正是天下大亂正式開始啊,他會不知道?但下一刻童珂就了然,隨即心中又無語,這個時代的人怎么都這樣啊,老喜歡試探別人,得,你們非要給我裝13的機會,那我就不客氣了,人活一世,不就是為了裝13嗎。
“奉孝兄藏拙了,奉孝兄其實早就知道,這亂世已起,不然又何必找一個實力看似可以的袁紹投靠?以奉孝兄之才,直接去洛陽不是更好?而這亂世真正開始,便是這諸侯討董。”
“哦?明好兄何出此言?”
“諸侯若起兵,借口自然是除賊扶漢,然真的是除賊扶漢嗎?他們不過是嫉妒那賊罷了,昔日董卓不過涼州一刺史,權勢還不如許多諸侯,但如今卻位居國相,挾持天子,獨霸朝綱,所以諸侯們眼饞了,此去討董,名為勤王,實為瓜分天下,人心已經喪亂,天下如何不亂?”
“明好兄高見啊,既然明好兄不看好這袁紹,想必袁紹也確實沒什么本事,如此,我便不去投袁紹了,只是回去……”
童珂笑了笑:“我們也去洛陽,奉孝兄如不嫌棄,可與我們同行。”
郭嘉又行一禮:“那便多謝明好兄了。”
于是一行人便坐上馬車向洛陽前行。
郭嘉在路上與童珂聊得很投機,童珂利用自己對三國的了解,分析著當今形式,又借后世的兵法兵書,講著許多帶兵打仗的東西,郭嘉本就是個軍事迷,所以對這些話題非常感興趣,雖然那些所謂的戰略戰法戰術都沒有得到驗證,但從這些談吐之中,郭嘉已經認定童珂有曠世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