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4章 【近戰(zhàn)利器】

  • 雙槍皇帝
  • 寇十五郎
  • 2493字
  • 2018-04-11 00:10:52

砰砰砰砰砰!

嘭嘭嘭嘭嘭!

哐當哐當當!

手槍與獵槍交錯震爆聲中,豎立在二十步的三個披甲半身靶不斷震動,甲葉炸裂,碎片四濺。

“停!”喝止的不是發(fā)令手,而是趙獵。

隨著趙獵的喝止聲,槍聲驟停,從齊胸高的胸墻后探出兩張面孔:張君寶與蚱蜢。

兩個少年各自把腳邊的左輪槍、防五四、三連發(fā)獵槍、雙管獵槍等測試武器一一擺放到旁邊的案臺上,大步上前,向趙獵行軍禮,大聲道:“稟將軍,張君寶、林大用(蚱蜢)測試槍械完畢。”

“雙管獵槍射擊十發(fā),射擊正常。”

“三連發(fā)獵槍射擊十發(fā),八發(fā)正常,二發(fā)卡阻。”

“左輪射擊十發(fā),射擊正常。”

“五四射擊十發(fā),九發(fā)正常,一發(fā)卡殼。”

趙獵點點頭,三連發(fā)獵槍有優(yōu)勢,如只需一根槍管,可連續(xù)射擊三彈,但同樣也有不足。由于沖床精密度不達標,生產出的槍機有毫厘誤差,在拉動槍機上彈時,偶爾會發(fā)生卡阻現象,需要二次甚至三次拉動才能上彈成功。而雙管獵槍不會有這種情況發(fā)生,所以即便雙管獵槍會多耗費一根槍管,并且只能連續(xù)打兩彈,趙獵依然大量制造。

同樣,在兩種型制的手槍中,左輪槍雖然子彈略少,裝填略慢,威力也不如五四,但其射擊可靠,不會卡殼——不要小看這一點,關鍵時刻能救命。因此在趙獵的軍工基地里,左輪的制造生產與五四并重。

趙獵是從新出產的五十支各型槍械里隨機抽取左槍、五四、單管獵槍、雙管獵槍各三支,指定張君寶、林大用測試。由于后膛槍的稀缺與珍貴,每一支槍型的出產,皆由郭大匠與他的兩個高足親力親為,力求不出一支廢品,合格率百分百。作為黑工坊的產品,仿制槍、火藥提取也不能與后世相比,什么人機契合、精度更不能奢求。能正常使用,少卡殼或少故障,趙獵表示已經很滿足了。

槍械性能測試滿意,現在他要看射擊成果。

很快,三個軍士舉著三個靶子走過來,在趙獵面前一字排開。

三個厚木人形靶外部蒙了半條豬,這是模擬人的皮膚組織,豬皮外分別套著三種甲制:鐵甲、皮甲、布甲。

鐵甲是鐵葉甲,通常是用兩片打磨光滑、厚約二至三毫米的鐵片疊串在一起,用絳繩綁緊,算是一組甲葉。這樣多組甲葉排列,層層疊疊,編成一套鎧甲。這樣的鐵葉甲,能防利箭及遠距勁矢,也能擋得住刀劈槍刺,不過扛不住如錘斧大棒等重兵器打擊。

皮甲是鞣硝制過的堅甲,防御力低于鐵甲,對刀箭有一定防護力,但擋不住弩矢及槍刺,更抗不過重兵器重擊。

而布甲則是在兩層布之間填塞數層碎布條并壓實,對箭矢有一定防護作用,而且箭矢入體時亦可籍抽拉布條便于起出箭鏃。除此之外,對其余兵器沒有任何抵御力可言。

這三種不同材質的甲制,便是眼下宋元兩國普遍裝備的鎧甲種類,也是軍工基地新生產的槍彈要破開的阻礙。

首先是布甲,毫無懸念,無論是手槍子彈還是獵槍鉛彈,都輕易洞穿,穿透豬肉組織,嵌入木靶里。

其次是皮甲,同樣洞穿,透入豬肉組織。這次有了明顯區(qū)別:獵槍鉛彈嵌入豬肉組織,沒有射入木靶;仿點三八左輪9毫米彈射穿豬肉組織,嵌入木靶;仿五四手槍7.62毫米彈同樣射穿豬肉組織,射入木靶,整個彈頭完全嵌入,用刀子都得挖半天。五四手槍的威力,的確不是蓋的。

最后是鐵甲,這次區(qū)別更明顯。獵槍鉛彈把鐵葉打變形脫落,但并未能擊破;左輪槍彈倒是破了甲,但對豬肉傷害微乎其微,只蹭破了皮;只有五四手槍彈破甲后射入豬肉組織里。

趙獵看罷,示意張君寶拿過一把左輪,倒退十步,對準鐵甲人形靶就是一槍。

砰!鐵葉應聲而碎,鐵屑四下激射。幸好侍衛(wèi)們都遠遠避開,否則難免受傷。

趙獵勾勾手,自有侍衛(wèi)把鐵甲人形靶抬近。查看結果,子彈總算打進豬肉組織里了。

“十步殺敵……”趙獵不免沮喪,實在太近了,黑槍就是黑槍,這種低端的仿制品,甚至比不上成熟的前膛槍。

同樣在旁驗看成果的江風烈卻有另一番見解:“如此射距與威力,比之弓弩強太多了。我們的對手多是漢軍與新附軍,披甲者甚少,三十步便可殺傷。蒙古軍雖多披皮甲甚至鐵甲,但十步之距,蒙人必棄弓執(zhí)刀斧沖突,而我持槍爆擊,連綿不絕,敵如何得近身?”

槍械的有效殺傷當然不止二十步,對無甲目標,三十步亦可致命。而此時遍布閩廣的新附軍基本無甲或外罩布甲,對槍彈基本沒有防護力。如果對陣蒙古兵,這么近的距離,通常要面對的都是執(zhí)冷兵器迎面沖來拼殺的敵人,槍械正可大展神威。

江風烈一席話,令趙獵猛然一醒,對啊!自己的戰(zhàn)場經驗還是太少,過于強調射擊距離,卻忘了手槍其實是近戰(zhàn)利器啊。后世二戰(zhàn)時,手槍不正是對付日軍白刃戰(zhàn)的最好武器嗎?

再說了,鐵甲這種奢侈品,四等奴才的新附軍又有幾人能裝備得起?而他們的主要對手,就是新附軍。

彼時蒙元兵力全國的布局“以蒙古軍拱衛(wèi)京畿,探馬赤軍分守河洛關陜,新附軍雜處江南各地”。江南至嶺南,真正的蒙古軍少之又少,基本上都是漢軍及新附軍兵,他們的木盾與布甲在子彈面前毫無防護可言。

新附軍九成都是降元宋軍,他們的作戰(zhàn)方式同樣以弓弩為先,迫近中近距離后,基本以弓箭為主。

三十步,都是槍械與弓箭發(fā)揮殺傷力的距離,槍械在距離上沒有優(yōu)勢,但卻有三個弓箭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一是隱蔽性,槍手不需任何動作,可在堅固的防護工事后射擊,而射箭卻必須探出身體,暴露在槍彈打擊之下。二是殺傷力,箭矢不中要害,拔箭之后依然活蹦亂跳,而子彈射入身體,以這時代外科水平之低下,彈頭幾乎不可能取出。后果只有兩個,或者截肢或者死亡。三是連發(fā)性,連續(xù)射擊在戰(zhàn)斗的重要性,古今皆同,否則古代武士就不會刻苦鍛煉連珠箭并目之為神箭手了。只不過連珠箭難度極高,一千個弓手里怕也難找一個。而任何人手持手槍或獵槍,都可連發(fā)速射,輕松秒掉神箭手。

至于近戰(zhàn),完全就是手槍話事嘛……

當然,我傷敵,敵亦可傷我。以趙獵手頭的資源,為每個軍士配備鐵甲或皮甲顯然不可能,但制造一批重型盾牌還是沒問題的。利用后膛槍的隱蔽性,完全可以在殺傷敵人的同時,不用擔心被敵人箭矢及投擲兵器所傷。

經江風烈一語點醒,趙獵思維發(fā)散,一時收不回。半晌,突然感覺空氣安靜,回過神來,看著周圍緊張望著自己的衛(wèi)士,趙獵哈哈一笑,拍拍彈痕累累的豬肉,對侍衛(wèi)吩咐:“把彈頭挖出來,熬幾鍋豬肉湯,今晚大伙加菜。”

眾衛(wèi)士一陣歡呼。

歡呼聲未落,遠處一個背插赤旗的傳信兵飛快跑來。

看著那傳信兵越來越近的身影及其緊繃的表情,縱使早有心理準備,趙獵心頭仍難免一沉,難不成,那話兒真來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桂县| 潮安县| 土默特左旗| 泗水县| 新密市| 中山市| 高邮市| 贞丰县| 鱼台县| 福鼎市| 马公市| 邵阳县| 三河市| 华宁县| 株洲市| 冕宁县| 湖口县| 泗阳县| 平陆县| 三门县| 元江| 叶城县| 高雄市| 金沙县| 牡丹江市| 枣庄市| 湟源县| 遂昌县| 南郑县| 榆中县| 武穴市| 固阳县| 锡林郭勒盟| 甘南县| 西乡县| 华容县| 蒲城县| 吉木乃县| 房产| 汤原县| 三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