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發難
- 十全書生
- 南朝人
- 4598字
- 2017-12-17 20:12:06
晏殊北宋名相,寧葉是知道的,他吃驚的是自己居然還能見到這樣的歷史名人,不過仔細一想他又覺得這個晏殊可能不是他所了解的晏殊,為了看看這晏殊到底是何許人,他便答應了:“文然兄盛情相邀,我豈有不去的道理。”
李道見他終于答應了,欣喜地拉起他的手:“甚好,那我們現在就動身。”
寧葉答應是答應,但還要在去找可兒確認一下,問她去不去。
重新回到可兒身邊將與李道說的話告訴了她。
“等會那個詩會,要一起去嗎?”
可兒沒有絲毫的猶豫就答應了:“大哥去哪可兒就去哪。”
這時那名叫少云的公子再次來到大小姐的身邊,看著她語氣期盼地說道:“趙小姐,等會的詩會可否興趣一游?”
每個女子都喜歡風流才子,哪怕像大小姐這樣的堅毅的女子也是一樣,她們都幻想著能過上郎情妾意的安穩生活。
大小姐早前就已經知道了詩會的事了,她本也喜歡詩詞文章,也很羨慕那些才子女子的風流佳話,只是因為家族的生意很久沒有接觸這些東西,今日難得有空,自然是愿意去的。
“如此詩會,自然要看看。”
那少云一聽趙小姐也要參加,語說話的語氣都便得興奮了:“詩會在湖中的畫舫上,我先去準備船,等我一會!”
說完他便轉身離開。
大小姐見他遠去,蓮步輕移,到了蔡夫人邊:“夫人,要不要一同去看看。”
蔡夫人搖搖頭,倒是那些未出閣的小姐們頗有興趣,表示愿意和趙小姐一起去看看。
沒過多久那些才子們便找來了幾艘畫舫,邀了眾人上船后往湖心中那最大幾艘的官舫而去。
蘇堤邊上的翠仙閣里人聲鼎沸,與之相反,樓上林姑娘的閨房里卻十分安靜,房中,丫鬟穎兒正給自己的小姐梳著發髻,一邊梳一邊說道:
“小姐,皇甫公子邀你同去詩會,為何小姐不答應。雖然皇甫家沒什么好人,但是這么好玩的詩會不去白不去。聽說四大才子都會去,這還是他們第一次齊聚一堂,想必到時一定很精彩。”
林君瑤知道這穎兒心中的那些小九九,無非就是想看看那些風流才子,幻想著哪位才子能看上自己,成就一段千古佳話。
“穎兒,你以為我猜不到你那小腦袋里都在想些什么嗎?不要幻想了,我們這些青樓女子有幾個能飛上枝頭變鳳凰,最好也不過就是嫁到某個大戶人家做個小妾,我勸你還是打消你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吧。”
聽了小姐的話丫鬟頓時就蔫了,接著又不甘心道:“可是小姐你與我們這些人不一樣啊,有那么多公子傾慕于你,小姐你肯定能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的。”
林君瑤笑了笑,卻沒有說話。
丫鬟穎兒接著道:“如果真找不到,那我就和小姐永遠在一起,我就不信離開了男人,我們就不能活了。”
林君瑤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好了,不要發春了,趕緊梳頭吧。”
二女說話之際噔噔的腳步聲從門外傳來,接著李媽媽的聲音緊隨其后:“我的君君啊,你倒是好了沒有,客人們等急了。”
丫鬟穎兒加快了動作,給林君瑤插上最后的一根朱釵后輕出一口氣:“好了。”
林君瑤照著銅鏡輕撫了下自己的臉頰,覺得還不錯。
“告訴李媽媽,我這就出來。”
前往詩會的畫舫中可兒和大小姐等女子一船,才子們則乘另一船。湖中那三艘足有兩層小樓高的畫舫格外顯眼。每一艘畫舫制作都十分精湛,甲板與甲板之間用鐵鏈固定好,并在之間架起了板橋,將三艘畫舫連成一片。
“知州大人還真會挑地方啊。”寧葉站在船頭說道。
“確實。畢竟是由官府舉行的詩會。”他的身邊的李道說著。
畫舫上煙火升起,光與火交相輝映,勾勒出美麗的圖案,這中秋節的詩會在煙花的炫目中開始。
寧葉等上了畫舫,一行人在少云的帶領直接進入了船艙。此時里面已經有了不少人,都是些年輕的公子小姐,皇甫家的皇甫齊也赫然在列。正所謂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更何況情敵,蘇煜進來的第一眼就看到了皇甫齊,兩人隔著眾人相視而笑,可是那笑容只有他們知道是有多虛偽。好在他們自恃身份,抑制住了心中的不滿。皇甫齊將目光光從蘇煜身上移開后,繼續和身邊的閑聊,蘇煜便也不再看他。
少云、李道以及蘇煜從進來的一刻起便引吸引了諸多人的關注。人們紛紛向他們聚攏過來,不一會兒就將幾個人圍了個水泄不通,所談論的話題自然是那些詩詞歌賦。
一同前來的女子則聚在趙小姐的身邊,雖然她們之間細聲說著什么,但目光時不時會落在場內諸多才子身上。
寧葉見李道幾人都被人拉住了,便找了人少的地方坐下了,而就在他注意不到的地方一雙剔透的眼睛將他的一舉一動都盡數看了去。
不遠處的可兒看見大哥獨自坐在一邊,本想找機會過去,哪知方才踏出一步就被小寰給拉了回來。這一幕正好被寧葉看見了,小寰轉過頭來朝著他比劃了個鬼臉,接著硬拉著可兒去了另一處。寧葉感覺好笑。
看著這里形形色色的人他百無聊奈,默默喝著茶。大概無聊透頂了一盞茶的功夫,終于聽見有人喊道:“沈大人來了。”
人群瞬間安靜了下來,沒一會挺著一個大肚子的知州大人便出現在了眾人眼前。寧葉在遠處看了一眼沈大人,此時的沈大人并沒有穿官府,而是穿了一件普通的華服,看起來有幾分慵懶,倒也給人親近感。
那些才子們見沈大人到來,紛紛行禮。
沈大人大手一揮:“本官今天是以個人身份來此,大家就不要這么多禮數了。”
隨后沈大人和幾個官員一起坐到了為其準備的席位。他們落座后沒有多久又有四五個人走了進來。這些人大多是上了年歲的老頭,有的已經年是古稀之年了。這群人一到來,驚動了全場的人,就連沈大人都起身相迎,神態甚是恭敬
“晏老先生、肖老先生各位先生,你們來啦,快請上座。”沈大人恭敬道。
寧葉此來就是為了一睹晏殊真容,聽說他來了,就朝著人群方向看了過去。只見兩個年近七十的老人在人們的簇擁下走了進來,兩個老人雖須發皆白,但是看起來精神抖擻、神采奕奕。
寧葉不知道他們中誰是晏殊,便好奇的向身邊一人問道:“這位兄臺,哪位是晏殊,晏老先生?”
那人頗為吃驚的看了寧葉一眼,然后指著一人說道:“那位就是。”
寧葉道了聲謝,目光在晏殊的身上上下打量了下。他怎么看也不覺得那老人是一位曾經叱咤風云的人物。
李道從眾多學子中走了出來,很是恭敬地朝著晏殊行禮道:
“老師,肖先生。”
那名肖老先生看著李道滿面的欣慰,對著晏殊說道:“晏老,這就是你的學生?”
“嗯。”晏殊點點頭。
“幾位就別站在這里了,里面坐吧。”這時沈大人說道。
同行的幾位老先生在杭州也頗有盛名,他們和晏老肖老一同落座上席。
有這幾位老人坐鎮,現場的氣氛瞬間就嚴肅了起來,沒了剛才熱鬧景象。幾位老人可不想因為他們而破壞了節日的熱鬧氣氛,便向沈大人道:“叫這些孩子們都放輕松些,我們還想沾沾喜氣呢。”
這場詩會雖然是在中秋舉行的,但是卻并沒有規定所創作的詩詞必須是寫中秋的,也沒有規定須要當場寫,你可以拿出你覺得你最好的詩詞,無論題材。
詩會雖然并沒有目的性,但是現場來了晏老和肖老先生就算沒有目的也變得有目的了。
這位老人雖然遠離朝堂,但是其影響力卻絲毫不比他們當年在朝為官的時候差。能得到他們的賞識或者收入門下,對以后的仕途都是大有裨益的。這場詩會自然就成了某些想入士之人,在晏殊面前展現自己的機會。
那些才子們為了能引起幾位老人的關注,當即便思索起來,絞盡腦汁的想一些能夠一鳴驚人的句子。剛才那還有些拘束的氣氛現在一稍而空。
女子們沒有像諸多才子那樣投入,雖然也有人在醞釀,但卻沒有功利心。這不是因為她們不思進取,而是因為圣朝之中女官甚少,女子并沒有多少機會入朝為官。
一處的寧葉依舊波瀾不驚,默默看著,要說期待嘛他也有,能見到如此一場頗具規模的詩會,自然是想看到一些驚世佳作的出現。當然他最想的還是希望能看到晏殊親自展露一手,不過看晏殊的意思好像不打算參與其中,他不免又有些失望。
現場安靜了一會,一個相貌周正的公子忽然上前,朝著幾位老人一躬身:“學生這有一首詞不知如何,請各位前輩鑒賞鑒賞。”
眼見席上人不知道這突然說話的公子是誰,李道走了出來,向各位老人介紹道:“這位是張治嚴張公子。”
“張公子青年才俊,這么快就有佳句出手了。”肖老道。
“筆墨紙硯。”
這時沈大人喊了一聲,接著有人拿出紙筆。那張公子當即便寫下了自己的詞作。
肖老接過詞,仔細了看了看。然后微微點點頭。過了一會,他將紙交給了他身邊的另一個老人:“林國學,你看看如何?”
那林國學接過看了看,呢喃道:“浣溪沙,雪落燕云出故里,嗯……意境不錯。”
林國學看完之后又將這首詞交給了晏殊:“晏老,浣溪沙,您可是寫過不少,您看看如何?”
晏殊接過后仔細看了一會,捋著胡須滿意的點頭,然后看著那張治嚴道:“你叫張治嚴對吧!”
張公子一拱手:“小生正是。”
“浣溪沙,不錯,詞句大氣磅礴,我已經很久沒見過類似的佳作了,甚何我意。”
聽得晏老的夸獎,張公子的內心放松了些。他畢竟是在晏老的面前班門弄斧。這浣溪沙這個詞牌名下的佳作數不勝數,光晏老本人就寫過不少,稍有差池那就會給晏老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寫浣溪沙是需要冒著相當大的風險的。如今看晏殊還是比較滿意的,他心中自然欣喜。
在場的其他人見晏殊頗為欣賞這張公子,心中多少也能猜出點原因,不是因為這首詞真的有那么驚才絕艷,而是張治嚴的勇氣。大家都知道晏老作詞無數,而浣溪沙也是晏老寫過最多的詞牌名,敢在他面前寫浣溪沙的人基本沒有,而張治嚴反其道而行偏偏得到了晏老的好感。
眾才子們有樣學樣,也紛紛寫下了自己認為最好的句子。
不一會就有四五個人拿出了自己的詞作,不過其中有好幾篇都是浣溪沙。
“晏老,又是浣溪沙。”肖老笑著道。
這時晏老只是瞟了一眼那詞,然后就交給了其他人。顯然是對同一詞牌名的詞作沒有多少興趣了。
不過這些才子也都是有真才實學的,寫出來的詩詞確實有很多不錯的,幾位老人也比較中意,還是給出了不錯的評價。
期間也有才女們寫過一兩首反響也不錯,但終究比不過那些才子。不過能得到晏殊等大家的點評也算受益匪淺。
至于那些參加詩會的富家小姐們,對詩詞也頗有些興趣,不過她們的注意力還是多放在了俊杰才子上,討論到最后也就是討論人了。看著她們各自中意的才子那些小姐各個滿面紅暈,羞澀與美艷并存。
寧葉算是認識了詩會的本質,不禁想笑,這難道就是古代版的party,寫詩與相親共存嘛。
詩會里那些被鑒賞后認為佳作的詩詞,沒多久便被傳了出去,不僅詩會上的人看過了,就連蘇堤上青樓酒樓里的人也能得到手抄份,畢竟這些都詞都得到了當今大儒們的認同,今后很有可能成為千古絕句,誰不想先睹為快。
翠仙閣里林君瑤唱完小曲正在房間里休息,忽然就聽到樓下的人聲鼎沸,隱約聽到有人在吟詩,心中不解。
“穎兒”,你下去看看怎么回事?”
丫鬟嗯了聲便跑下了樓,過了沒一會,就聽到她急匆匆的跑了回來,手里還多了一打紙。
“小...小姐”穎兒氣喘吁吁的說道:“是...是詩會上的詩詞傳了出來。”
接著穎兒便將手里的紙放在了桌子上。
林君瑤心生好奇,仔細看了看紙上的詞作。
這一首首詩詞就像詩會上一幕幕畫面,讓她不禁聯想到了詩會上的才子們吟詩作對,爭詩斗詞的場景。
“小姐快看看,有沒有明公子的詩詞?”穎兒急切地問道。
林君瑤搖搖頭:“沒有你明公子的作品,不僅沒他,四大才子的都沒有。”
穎兒聽聞略帶些遺憾,忽然賊兮兮的說道:“小姐,要不我們去詩會看看。”
林君瑤看了這些詞作心中也生起了一絲異動,不過想想又放棄了,畢竟自己剛才已經明言拒絕了皇甫齊,現在去了被他撞見了算怎么回事。
穎兒看得出小姐心中是想去的,她知道小姐生性就喜歡詩詞,遇到這樣的詩會當然想去看看,之前拒絕皇甫齊不過是不想和皇甫家染上關系。
“小姐,我們找個船遠遠地看著就行了,皇甫齊不會發現我們的。”
林君瑤展顏一笑,她知道自己的心思被這小丫頭看穿了,便嗔怒地瞪了她一眼,然后道:“好吧,我們就去看看,看一眼就回來。”
“好嘞,我這就去弄艘船。”穎兒嘻嘻一笑著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