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馮采采
- 嘆人間
- 野草化石
- 4897字
- 2017-10-25 20:14:59
飛客結(jié)靈友,凌空萃丹丘。
習(xí)習(xí)和風(fēng)起,采采彤云浮。
娥皇發(fā)湘浦,霄明出河洲。
宛宛連螭轡,裔裔振龍旒。
謝客的《緩歌行》這幾年來不知被凈覺默念了多少遍,每當(dāng)對馮采采的思念積壓到不堪承受,就一遍一遍地寫著馮采采的名來當(dāng)做宣泄口,但又羞于人知,怕被人發(fā)覺,只好每次都寫上全詩,也好有個解釋是喜歡謝客的這首詩。
三年前初次見到這個姽婳中帶著狡黠的女子,便只覺所有心思俱被填滿。猶記得第一眼,只有他口中低念時頻頻出錯的《大涅槃經(jīng)》知道他有多心不在焉。
她,正是參軍馮虔之女,馮采采,乳名薔薇。三年前,顏杲卿代理常山太守時,跟著其父馮虔一起來到郡治真定縣。后來跟著馮虔拜訪封龍山往安寺住持法曇和上,在那里,初次見到了那個穿著大一號的有些破舊發(fā)白的僧衣,跪坐于地,捧著本經(jīng)書一字一句誦讀的小沙彌。那年,她十一歲,他十三歲。
如今三年過去,馮采采出落的愈發(fā)亭亭玉立。每次出現(xiàn),凈覺的視線總會被吸引過去。
馮虔帶著些好奇看著凈念,問道:“我來往安寺也算頻繁,何以三年來未曾謀面?”
凈覺這才趕緊收回視線,為眾人介紹道:“吾兄凈念,五年前云游四方至今才返,因此不在寺中。”又對著凈念道:“這是馮參軍,其女薔薇,婢鵑兒,明府三子季明。”兩邊對施了一禮,就算見過了。凈覺打趣道:“怎么不見袁長史?又被明府留著處理事務(wù)了?”
馮虔笑道:“每逢沐休,明府總要來與和上對弈幾局,不殺個痛快淋漓決不罷休。履謙只得幫著處理些小事務(wù),當(dāng)不得閑。汝這是又被明府趕出來了?”
凈覺摸摸鼻子笑道:“不知明府與家?guī)煂模娦謿w來一時心喜甚甚,便叫嚷了幾句,擾了明府。”馮虔哈哈大笑道:“還是吾等自覺。”凈覺哀嘆道:“怎就不留個人提醒我一聲,兩年來不知被訓(xùn)斥了多少次。”顏季明道:“家父待人寬嚴(yán)視親疏定,訓(xùn)汝乃是喜愛提點哩!”
凈覺訕訕地笑笑,提點這回事還是有的,不過總是在顛覆他的認(rèn)知。天寶十一年,河北道春夏連旱,十二年,爆發(fā)蝗災(zāi),常山郡災(zāi)民二十萬,賣妻鬻子以求活命者不計其數(shù)。顏杲卿開倉賑災(zāi),時眾寺亦不忍,聯(lián)合開設(shè)粥棚,卻遠(yuǎn)不如真定縣首富黃萬春,黃萬春一家之力,十倍于官府佛寺。
凈覺見之,猶自暗愧。遂喟然嘆曰:“黃施主實乃大善人也。”這話被顏杲卿聽了去,撫須大笑道:“小沙彌,汝可知這黃萬春是何人嗎?”
凈覺奇怪道:“愿聞其詳。”顏杲卿搖搖頭:“若汝知其根底,便不會有此言論了。士農(nóng)工商,黃氏乃是商也,買賣的也不是一般貨物,而是奴隸。整個河北道找不出比他更大的奴隸商了。不論漢人,奚人,契丹人,或戰(zhàn)俘,官奴,自賤賣身者,他都經(jīng)手過。如今年歲漸長,大部分營生都交于其大兒,這人一老,衣食豐足,便想著掙些名聲,尤其是這種人,更是頻頻濟(jì)民鄉(xiāng)里,也不知是為了讓別人感恩,還是自我寬慰,好證明還存在些善心。”
凈覺看著寒秋里還出來轉(zhuǎn)悠,不時問問災(zāi)民可曾食飽,不時讓下人贈衣,笑容可掬的和藹老頭,著實是無法將他與顏杲卿口中的奴隸販子聯(lián)系起來。然而麗花坊的管事就跟在他身后,而家族富裕至此,證明顏杲卿所言非虛。不由后襟濕透,齒背發(fā)涼。
何以至此?四年前凈覺受戒,研習(xí)經(jīng)義,讀《地藏王菩薩本愿經(jīng)》,不知地獄具像而問之。法曇道:“須知佛門經(jīng)義,皆源自世間事。彼之地獄,八寒八熱,游增孤獨,乃人死后因果報而入,受百難諸苦,償其業(yè)障,方得超生。如今汝問我何為地獄,甚好。我所觀之,以為人間。人所受難,皆有前因。如若前塵往事諸多牽掛,則入輪回,再返世間,嘗惡果,受苦厄,遭罪難,生生世世,直至明悟,修其心,矯其行,成其道。以得超脫。且隨我來。”說罷,帶著凈覺去了北市。
北市有一座樓,凈覺一直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只是相隔不遠(yuǎn),便是真定縣著名的麗花坊,所謂麗花坊,便是士子官人消遣的場所。樓前門房見著兩個僧人過來,還有些奇怪,問道:“二位法師緣何而來?”法曇也不多話,摸出幾枚銅子,放在門房手中,道:“且去尋牙子過來。”門房登時眉開眼笑,只要不是搗亂的,管他是做什么的。于是請法曇和凈覺稍等,喚來牙子。
何謂牙子?牙子便是專門為人介紹奴隸的人。凈覺本來也是不知道的,法曇說:“禮佛者,不僅要崇善,更要行萬里路,知世間事。”牙子過來后,見到兩個僧人,亦愣了一下,不過還是問道:“二位法師有何指教?”
法曇道:“可否讓我們進(jìn)去挑一個奴仆?”牙子訝異地問道:“寺里亦需奴仆?”
法曇搖頭道:“盡綿薄之力,度有緣人出苦海而已。”牙子笑道:“和上有心了。然受苦之人頗多,和上度的過來?度一而不度眾可會愧之?”
法曇道:“能力有限,唯有求一心安而已。”牙子合十尊敬地施了一禮,引路進(jìn)了樓。只見后院里有一個女人被綁在著在地上,見牙子進(jìn)來便惡狠狠地盯著他,凈覺覺得奇怪。這女人身上的衣服早已撕爛,露出豐滿的軀體,卻臟兮兮的,且傷痕遍布。
牙子見凈覺好奇,便說道:“這女人性子野,難馴地很。因此綁著她餓上幾天就會聽話些。小沙彌許是沒見過女人身子吧,若是好奇,可去麗花坊尋我。”凈覺頓覺尷尬,法曇搖搖頭道:“汝莫誤我弟子,且去將屋子門都打開,待我們看好了,再與汝細(xì)說。一面說著,一面卻是二十枚銅子交出去。”
牙子心領(lǐng)神會,將后院里的房間都打開,走出兩步,回頭又說道:“看和上德行高尚,我且提點幾句。”走到那個被綁著的女人面前,抬起她的下巴扼住下顎,露出整齊的牙齒道:“奴隸的身體健康程度可以從牙齒上觀得,汝看,牙齒銳利有光澤,排布密切,說明身子骨硬朗。若是牙口不好,則即便買了,也沒什么大用,這種人,我們一般是往礦場里送的。”凈覺不禁有些毛骨悚然,就像奶媼挑選宰殺的畜生一樣。。。不,檢查的方式根本一模一樣。
走進(jìn)第一間房,一股難聞的味道撲面而來,就像是那些牲畜下水腐爛的味道,地面潮濕且骯臟,上面有各種各樣的污穢。只這一眼,凈覺便邁不動了。
里面角落里坐著幾個蓬頭垢面的大漢,光線陰暗,竟是數(shù)不出有幾個人,神情枯槁,見有人來,也不過是把頭轉(zhuǎn)過來看了一眼,黑白分明的眼睛看不到任何情緒。法曇看了一眼,搖了搖頭,問凈覺:“可曾看清?”凈覺道:“看清什么?”法曇笑道:“看不清便對了,混沌如斯,便是地獄。”
第二間房光線稍好一點,可以看到房間的一半用閣樓隔著,上下堆疊著七八個女人,看不清種族,因為凈覺不敢細(xì)看,那些女人身上只有一些布片,有幾個沒有任何衣物,同樣是遍體鱗傷,面無表情,凈覺進(jìn)來的時候,還有個女人就在他面前用便盆方便,沒有任何的遮掩,仿佛活死人,整個房間里也是臭烘烘的味道,就這樣,還有個女人抓著窗前的一盆五顏六色糟糊糊的東西吃著。床榻上還有很多血跡,看的凈覺心驚。
他第一次看到房子也可以比豬圈更臟,人也可以當(dāng)豬養(yǎng)。法曇再問道:“可曾看清?”凈覺張目巡視了一圈,一個女人許是聽到了聲音,竟還咧著嘴對著凈覺笑了一下,凈覺頓時別過頭去:“看不大清。”法曇道:“諸相皆空,無色無欲,卻生不如死。人間煉獄莫過如此。”突又大叱一聲,:“睜開眼看看!紅塵煉心,豈能避之!”凈覺一個激靈,連忙轉(zhuǎn)過頭來盯著,從一開始的害怕,到平靜,再到好奇,再到感悟,復(fù)歸平淡。仿佛經(jīng)歷了一個輪回。
法曇看到凈覺的眼神逐漸平淡,方問道:“可曾看清?”凈覺點點頭:“弟子看清了。”法曇擺手到:“走吧,既已看清,下面的也不用再看了。汝看他們,淪落至此,已不見戚色,目中無神,此類人,雖身活而心死。苦海無涯,深陷其中,死生何異?”
二人轉(zhuǎn)身出了后院,走到后院門口時,卻聽見后面一陣叮當(dāng)亂響,夾雜著窸窸窣窣的摩擦聲,狗叫聲,和厚重的呼吸聲。二人回頭看去,那個被綁著的女人正蜷縮著身體,不停用嘴拱食著一個破瓦盆里的食物,旁邊有一條狗沖著她狂吠,女人不時也抬起頭呲牙警告著狗,那條狗繞著她轉(zhuǎn)圈,愣是不敢上去。那女人抬頭時,凈覺分明從她眼神中看到了一種亮晶晶的東西,仿佛無盡黑暗里的一點燭光,耀眼至極。
法曇也看到了,對著凈覺說到:“生死之間有大智慧啊。汲汲于生的意志何其強(qiáng)也。汝看她,雙目透著求生的希冀,雖微如螢火,卻亮如皓月。度其一時,她便能救己一世。”于是喚來牙子,將她贖了出來,又花了些銀錢,幫忙解決了賤籍,其中的彎彎繞繞不必細(xì)說。女子知其前后后,一番感謝自不可少。改名息妍,幾番來往,后與凈覺,薔薇,季明等都成為好友。天寶十二年辭別,再歸來時已是新起的紅塵苑管事,亦是一風(fēng)月場所,風(fēng)頭隱隱有蓋過麗花坊之勢,這都是后話。
因此,凈覺對奴隸的存在是深惡痛絕的,不是對于奴隸本身,而是他們的身份和生活,在凈覺看來,無論如何,這個世上不應(yīng)該有這樣悲慘的人,眾生平等,皆具佛心。可是奴隸別說佛心了,便是人味都很難看到。他知道顏杲卿是在教他,凡事不能只看表面,不能以貌取人、一概而論。但每回這樣撕開血淋淋的現(xiàn)實,讓陰暗暴露在陽光下,總是讓凈覺不適應(yīng)。然而,對于凈覺的成長也是明顯的。
一番客套過后,彼此也算都認(rèn)識了。馮采采等人對于凈念口中的各種見聞很感興趣,便是馮虔亦有好奇——馮虔是個孝子,父母在,不遠(yuǎn)游。而后來父母過世后,又有了妻女,在顏杲卿手下有了個不大不小的位置,便沒有游歷的想法,因此對于外事見識反而不如凈念。
馮采采對于凈念口中的經(jīng)歷總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一副格物致知的樣子,或許是豆蔻年華的女子固有的好奇心。每次凈念不愿解釋的時候,凈覺還會幫著求師兄幾句,凈念不由得多看了凈覺和馮采采兩眼,察覺出了異常。
“汝喜歡馮采采?”待眾人散去后,寮房里,凈念如是問道。
“啊?”猝不及防被問到的凈覺愣了一下,腦海里頓時出現(xiàn)了那個明眸笑靨的姑娘,咯咯咯的笑聲銅鈴一般清脆悅耳,嘴角不由得浮現(xiàn)一絲笑意。
凈念看了一眼,嘆了口氣,道:“遁入空門,諸相皆空,情之一字,最是荼毒人心,勸君莫惹啊!”
凈覺笑道:“大兄言重了,我喜歡她,她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皆牽動吾心,不覺有何不妥,與她交談,只覺舒心歡喜無比。若是能歸俗娶其為妻,夫復(fù)何求啊。”
凈念的臉色登時就沉下來了,:“汝忘了師父所言?度牒是要交付于汝的!當(dāng)初我就是不明白為何不傳于我,才外出遍學(xué)佛法,為研透其間奧義,雖苦猶樂。汝卻如此不思進(jìn)取,卻想著歸俗,莫非要辜負(fù)師父長老們的一番苦心么!”
凈覺聽著師兄說的嚴(yán)重,嘴角的笑意也收斂了起來,盯著凈念的眼睛道:“我從未想過要接替師父的位置,我很清楚我想要什么。我不可能一輩子都在空門,我喜歡外面精彩的生活,汝想一生修習(xí)佛門精義,那便由汝。度牒亦可給汝,我自會與師父說明。我不認(rèn)為不修行,便會辜負(fù)師父長老們的期望,我有我的活法。寂寞難忍,不想學(xué)汝漂泊。”
凈念聞言大怒,指著凈覺的鼻子半天說不出話來,最終還是慢慢放下了手,搖頭道:“情之困苦,師兄見多了,汝現(xiàn)在…罷了,多說無益,或許只有當(dāng)你深陷其中之后,方能覺悟。羈旅天涯,孤客一心,若心向大道,何苦之有?何懼之有?世是生死法,一切皆有法。眾生四顛倒,一于無常執(zhí)常顛倒,二于諸苦執(zhí)樂顛倒,三于不凈執(zhí)凈顛倒,四于無我執(zhí)我顛倒。汝在其中而不自知…也罷也罷。”重重地嘆了一口氣,凈念不想再與師弟爭論了。回來后還沒向師父問安,出了寮房,尋師父去了。
所謂的度牒其實就是身份文書。朝廷對于道士和僧人的度牒是有嚴(yán)格管理的,沒有度牒便沒有開山立寺,廣積香火的資格的,一旦被查明,輕則罰金關(guān)押,重則除籍為奴隸,甚至處死,以儆效尤。
但出家眾可以不納人口稅賦,而良田稅亦有減免,因此還是不斷有人為了利益而出家。為了防止僧多民少,朝廷每年都會徹查沒有度牒而擅自開寺的人,彼時很多人都會被削籍為民。所以很多人其實雖然已經(jīng)出家了,但沒有朝廷的認(rèn)可。比如凈覺,凈念以及一干小沙彌。所以度牒是很珍貴的,通常都是師徒相傳,與衣缽真?zhèn)鞑畈涣颂唷6菜掠姓嬲入旱娜耍挥蟹〞液突菝鳌?
惠明長老的度牒自然會傳給他的弟子。但這也不是那么好傳的,不是像衣服似的,給了你就能穿。朝廷每年都會派發(fā)一定數(shù)量的度牒,除此之外,便必須銷一個度牒,才能再制一個。因此,這個師徒相傳的意思就是師傅老死之前,度牒拿去報備銷毀,再辦一份徒弟的。
通常來說,德高望重的僧人,早已是和上了,名聲在外,度牒不過是個身外物罷了,早就傳給了徒弟,朝廷也默許這些人繼續(xù)住持寺廟。還有一些不在乎度牒的僧人,就是云游僧。一雙草鞋,行遍千山萬水,一根竹杖,撐過蒼茫大地。他們一生都在行走,行路不過長短二字,短的是旅途,長的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