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好東西?讓我也來瞧瞧。”
典當鋪內隔著內堂與外堂的門簾一掀,刮起一陣風,從中走出一位五十上下的中年人。中年人長得雖談不上英俊,卻也不失幾分英氣,尤其是那一雙眸子,如鷹眼般犀利,讓人不敢與之對視。
他生的極是高瘦,穿著一身半舊常服,只腰間的腰帶有些名貴,如此打扮卻也掩蓋不住那由內而外散發出的雍容氣度。
年輕人十分恭敬,朝著中年人作了一揖,道:“先生!”
李三一臉恭敬,跟著向中年人作了一揖,道:“見過唐先生!”
他便是唐門在江南道的負責人,現任唐門族長的次子。
不待唐商多問,年輕人指著那木盒道:“先生,李總管帶著這塊玉前來典當。經晚輩鑒定,應是西域瑪瑙斯玉,只可惜缺了一些部分,您給看看?”
“哦?西域瑪瑙斯玉?”唐商一聽這名字,頓時來了興趣。
他套上白手套,仔細觀察靜靜躺在小木盒中的玉。
沒一會,他便停止了動作。
“嗯,確實是稀有的西域瑪瑙斯玉,”他話鋒一轉,繼續道:“只可惜少了一些部分,還是在關鍵的鳳頭處。”
唐商年方四十六,卻早已有三十四年的典當師經歷,經驗豐富,眼光老道毒辣,掌眼過無數奇珍異寶,這一塊西域瑪瑙斯玉雖缺了一部分,卻也并不能激起他多少惋惜之情。
“敢問先生,我家老爺的這塊傳家玉值多少銀子?”
“哦?傳家玉?看來李老爺最近是遇上了麻煩事,連傳家玉也得拿來典當。”唐商眼光甚是毒辣,這話一針見血。
“若要當的話,一千兩的價喊高了,我唐門典當鋪只能出八百兩。”
李三大嘴微張,虎眼瞪大到極致,這玉的價值竟是越壓越低!
唐商平日里本就看不慣李家人的所作所為,他正好可以趁著這個機會泄泄憤,“若是不當,請去別家吧!”
“這……這……”他嘴巴抽動,半天說不出話來。
李三一臉苦笑,“八百就八百吧……”
若不是李林要錢要的急,便是打死自己,李三也不敢以這么低的價格將傳家寶玉當掉。
他也實在是無可奈何。唐門典當鋪乃是典當業的龍頭,若是在唐門典當鋪鑒定過再拿至別處典當,價格只會低不會高。
誰家愿意因為一塊玉而與富可敵國的唐門為敵呢?
談定價格,剩下的雜事便交予那年輕人去做了。
方才議價時,唐商見離店門不遠處一貧苦書生模樣的人徘徊不前,以為是個路人,便也不再看他。待他欲轉身進內堂時,那人卻緩步向店鋪走來。
雖是個貧苦書生,唐商卻覺得,此人很特殊,隱隱之中竟透著一股貴族之氣。他便停下腳步,問道:“這位兄弟是要典當什么?”
“唐門典當鋪真的有當無類?”
蕭瑾瑜一開口,正在辦理手續的李三立刻轉過頭來,“喲,這不是蕭少爺嗎?怎么你也來當東西啊?”他一臉淫笑,眉目之間滿是嘲諷之意。
不過,由于唐商的存在,李三還是稍稍收斂了些。
可這哪里逃得過唐商的火眼金睛。
既稱呼他為蕭少爺,又是這般狗眼看人低的表情,再結合今日湖州城熱傳的風聞分析,這位年輕人恐怕就是今日鬧婚的那位蕭瑾瑜蕭少爺了。
唐商想起三年前的那樁慘案,不禁神情恍惚。
蕭南川雖是皇族,卻勤奮好學、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步入仕途后,為官清廉、政績卓越,至四十歲被提為中書令,又是梁太宗十二學士之首,且登唐門才人榜上榜首,一時名動天下;七年后,主動請辭,擔任國子監執酒,廣招天下學子,并設教壇于國子監外,廣收寒門子弟;又七年,梁周更替,女皇登基,蕭南川告老還鄉,湖州百姓自發夾道歡迎;十幾年后,才有了那樁震驚朝野的滅門慘案。
對于一直沒能受教于蕭南川,唐商一直引以為人生第一憾事,故而看向蕭瑾瑜的眼神變得溫和了些,他答道:“物皆有價,唐門自會給出相應的價格。”
這是唐商自出生后便一直聽見的話,他對此深信不疑。
蕭瑾瑜自動忽略掉李三,挑了挑眉,道:“我要當詩!”
當詩?
若不是唐商在此,李三恐怕是要大笑著在地上打幾個滾才會舒坦。
他眼中盡是蔑意,嘴角浮現一抹猥瑣淫笑,看你這次怎么丟臉!
“當詩嗎?”唐商愣了一下,這他倒是還未遇到過。
“怎么,不能當?”
“能,自然是能的。”
當詩的人唐商雖是第一次遇見,但詩的收藏價值不菲,既然有價值,那便可以當。
“你要當何詩?”
“請您出題!”蕭瑾瑜面色不改,負手而立。
出題?!
李三瞪大著眼睛,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蕭瑾瑜要當詩,且詩歌還要現作,他把唐門典當鋪當成什么地方了?真是個狂妄自大、乳臭未干的小子!等著看好戲吧!
“稍等,來人,取文房四寶來。”唐商微微一笑,真是越來越有趣了,他想看看,蕭老先生的孫子究竟有幾分才干。
不一會,文房四寶備齊,唐商道:“鄙人剛從渝州老家返湖,途徑艱難蜀道,九死一生,不如就以蜀道為主題吧。”
“可有格式限制?”
“是詩即可。”
“好!”
蕭瑾瑜可是來自于新世紀的高材生,詩詞曲賦樣樣精通,古今圣賢的典籍更是能倒背如流,區區一首即興詩怎奈何得了他。
他操起毛筆,嘴角揚起自信的笑容,潑文灑墨,筆走龍蛇,大有指點江山,揮斥方遒之意!
筆停,墨干,意盡,詩畢!
李三搖了搖頭,心中罵道,真是裝神弄鬼!
“請看!”蕭瑾瑜喘著粗氣,揉了揉酸痛的手,給唐商讓出了位置。
唐商掩住心中的驚訝,走近桌臺,一篇長詩映入眼簾。
初看筆法,他震驚了,心中的驚訝再也掩飾不住,完全映在臉上。
“這……這竟然是王羲之的行書筆法,怎么會……怎么會這么像!”
李三也跟著愣住了。唐商可是出了名的書法迷,且尤為推崇王羲之的行書,能得到他的這般評價,看來蕭瑾瑜確有幾分本事。
“不僅僅是形似,其中意境無窮,竟也不相上下!”
蕭瑾瑜沒有謙虛,臉上笑意融融。這是他十幾年日月臨摹揣測的成果,有何好謙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