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漸行漸遠的人
- 路過人間,她拾走月亮
- Fly666
- 3042字
- 2024-12-31 19:43:50
萍萍的父親和別人的父親一樣會給孩子們做好吃的,小時候的飯菜真的特別香,吃的每一頓飯不僅僅是食物,更是滿滿的父愛。父親總是把最好的留給家人吃,說孩子們在長身體要補充營養。萍萍的家庭和別人不一樣,她的母親常年身患精神疾病,無法照顧幼小的孩子和生病的自己。
萍萍的父親一個人既要掙錢養家,又要照顧家人們的生活。他平時除了工作外,還會教孩子們數數識字,晚上睡前總會給一家人講故事,有時候是四大名著里面的三國演義,有時候是西游記,還有時候是水滸傳。
父親的記憶力異常好,有過目不忘的超能力,他講的故事一般都只看過一遍。因為那時候書不多,資源匱乏,有機會讀上一本是已經實屬難得。那時候陽光特別暖,普照大地,世界充滿生機,見到翠煙寥寥,聞到人間煙火。他們可以隨意地在地上打滾,呼吸泥土的芳香,小草的新綠。山間,小樹林,田埂上都有孩子們小小的足跡。
他們的童年生活還是非常幸福的。那時候母親的病還不是很嚴重,日常的生活也會由她來管理安排。他們那時候不用上學,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剩下玩耍了。
而大人就不一樣了,有時候會感覺有點喘不過氣來。是呀,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他們必須要馬不停蹄地拼命往前才行,不敢停下來。父親是一個重感情的人,他把錢財看得很淡,他覺得錢財都是身外之物,而人才是最重要的。
是呀,生命只有一次,而人與人之間的親情關系卻是此生不換的,因為有愛,所以大家才不離不棄。萍萍可能太久沒有感受到這種親人的關愛了,被世俗所牽絆,變得越來越淡漠,生活索然無味。
即使遇到了困難,也覺得全世界都拯救不了自己了,可父親卻傳遞給他們一種不一樣的溫暖,那種看不見也摸不著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溫暖,那是一種真實存在的,但是又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
父親可以自己什么都不吃,把好的東西都做好留給他們吃,他在一旁也一樣感覺幸福滿足。什么大風大浪沒見過,什么牛鬼蛇神都遇到過,父親都是能夠一一化解的人,唯獨遇到別人的求助,父親無法拒絕,心地太過于善良了,他想要拯救世界。
雖然,后來聽父親解釋,說對別人好是因為,他們都還小,媽媽有病無法照顧姊妹三個,所以父親必須更多的舍己為人,幫助大家,三姊妹才不會被別人欺負。比如家里的水稻,每年他們家都是最后一個種完的,并不是因為人懶,拖到了最后,而是因為鄰居的親戚朋友哪一家有需要幫忙,或者喊一聲,父親都會過去幫忙,從來不推脫。
當時萍萍不能理解父親,以為父親是貪圖別人請他吃的一兩頓酒肉,而對別人整天畢恭畢敬笑臉相迎,但父親過人的才智和工作能力并不會缺少那幾頓酒肉呀?在外面打拼,見慣了大風大浪,也相信只要肯努力,什么都會得來……
父親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跟他相處久了的人都夸他評價他為好人,他勤勞又勇敢,善良大度,喜歡助人為樂。所以從小,父親就是萍萍心中的英雄,孩子們也深受周圍人的喜愛。那是一種常人都做不到的,因為古話講,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所以大多數人都會只顧及自己的利益,都會有私心。
而父親卻不同,他首先考慮的是別人,給工人發工資也是先發完所有的兄弟,最后才管自己的。因為父親與人為善的品質,所以萍萍無論去到哪兒,都會被人尊重,大家也都待她極好,所謂善有善報,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
2005年,哥哥姐姐參加完中考,回想初中這三年的經歷。因為要照顧他們的學習還有生活起居,父親不敢去太遠的城市,只能在鎮上找一些臨時的活,靠著平時零零碎碎的打工,日曬風吹,積攢的錢供他們維持生活,補充營養。白天,父親去工地搬磚,或者去打石頭,砍樹,還做過挑糞工,掙點生活費維持下去。
好幾次父親為了給哥哥姐姐早餐錢,把自己的九成新的手錘,或者其他的打石頭的工具賣掉了,換成錢給孩子們用。他說,困難都只是暫時的,等過完這一陣就會好起來的。總有云開日出的時候。父親特別喜歡的一首歌叫:一剪梅,他總是以寒梅自比,他擁有堅韌的生命力。眼看著終于苦盡甘來了,哥哥姐姐都順利考上了高中,大家都非常高興。
但是因為要升學了,開銷也會跟著增加,父親想著,還是得去外面打工才能掙得多些,所以趁著暑假的兩個月,跟工人一起去到了外地工作,留下他們自己在家過暑假。
這一年父親的人生經歷了重大的挫折,初中剛畢業的姐姐,突然就不想繼續讀書了,她經過朋友的推薦去了一家羊肉湯的飯館里打工。初入社會的她對別人的友好總是不懂得拒絕,后來認識了一個長得很英俊的小伙,也就是姐姐特別鐘愛的姐夫。其實這門親事父親是堅決反對的。
父親希望姐姐可以生活得好一點,至少能夠嫁到城里去。或者繼續讀書,多學點本事。
但是姐姐堅決要和姐夫在一起,并且倉促地辦了婚禮,領了結婚證。萍萍那時候還小,只知道父親每天都特別的傷心。父親的節奏也被打亂了,使他很慌亂。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而且偏偏就是在他趁著中考結束放暑假出去打工的兩個月里面。
他很自責,說自己沒有好好教育姐姐關于找對象方面的相關事宜。但是作為一個父親,像這樣的話題又如何開得了口呢?
父親唯一能做的不就是讓他們吃飽穿暖,少挨凍少受餓。記得當時姐姐結婚,四叔也回來了,他作為一個有文化的人,卻說“戀愛自由,兒孫自有兒孫福,而且姐姐也長大了嘛,不應該左右她”等等的話。父親因為這個事情狠狠的給了四叔一個大嘴巴子。
是呀!作為常人,可以這樣理解,但父親生氣的是因為四叔是父親年輕時候用心栽培的人,把最好的都給他了,還讓他去上高中,但四叔卻沒有考上大學,這也是父親一生的遺憾。姐姐不聽家人的勸阻,一心要嫁到山里去跟姐夫過一輩子。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里,父親無比痛苦,經常半夜哭醒,幾經有輕生念頭,每天以淚洗面,給姐姐寫了好多信,但是都藏在了心底。有一天半夜里,萍萍背著書包,父親牽著她準備去鎮上租的房子里給上晚自習的哥哥做吃的,走著走著父親哭著跪在地上,天很黑,眼前什么也看不見,他說因為姐姐這個終生大事沒有處理好,會害了姐姐一輩子的,父親很自責,說想要以死謝罪。
萍萍苦苦哀求,說如果父親不活了,那她也陪著一起走,反正也沒啥意思,不是嗎?父親緊緊抓著她的手,說不行,不讓她做傻事。說他也會好好活著的。她們在地上哭了好久好久,后來才繼續爬起來往前走。
萍萍經常會周末乘車去看望姐姐,但是每次去到她家,姐姐都是忙里忙外的,一會兒要做飯了,一會兒又要記賬,很少有空跟她說上兩句話。說的最多的就是她快要走了的時候,姐姐會給她一些錢,讓她坐公交車,還會拎一堆東西,各種吃的,或者雞肉讓她帶回去煮給媽媽吃。
萍萍時常一個人在車上呆呆地望著車窗外,或拿出小本子來寫一下當時的心情。寫的最多的都是想要對姐姐說的心里話吧,但是現在十多年過去了,有些記不太起來。那時候概念里面沒有金錢這個東西,所以她們只談論感情。她甚至會夜晚看見天上的月亮,隨即想到蘇軾的那首詞,千里共嬋娟。
希望姐姐也可以看見和她一樣的月亮,因為小時候,她們總是期盼著長大,盛夏蟲鳴,一家人經常坐在院子里數星星,有時候遇到月亮很亮,她們都在院子里曬月光。談著各種事情各種故事,開心又愜意。
如今只剩下萍萍一人在月下,不知不覺就感覺有些悲涼了,會默默思念著遠方的她。但是寫了那么多文章她卻一篇都沒有給姐姐看過,有時候帶著滿腔熱血,背上厚重的書包,把小本子帶過去了,卻沒有勇氣遞給她,只知道她們的交流越來越少,姐姐總是很忙。
姐姐也不會說想她,感情好像真的越來越淡了呢。但是萍萍從來沒有說過一個字,只有她自己還停在原地。
她曾經設想過,她們一家五口人要永遠不分離的,可現實卻把她們硬生生的分隔開了。萍萍那時候什么都不懂,只是有哥哥姐姐爸爸媽媽在一起,她就會感覺很幸福呀,很知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