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天罡地煞詩
- 詩詞里的水滸傳
- 蘭亭染墨
- 695字
- 2017-09-10 00:11:37
千古幽局一旦開
天罡地煞出泉臺
自來無事多生事
本為禳災卻惹災
社稷從今云擾擾
兵戈到處鬧垓垓
高俅奸佞雖堪恨
洪信從今釀禍胎
注解
本詩寫洪信放出天罡地煞星,天下大亂
幽局:禁閉
一旦:一天
天罡地煞:天上的星辰
泉臺:九幽黃泉
禳災(ráng zāi),指行使法術解除面臨的災難:禳原為古代祭祀名。《周禮·天官·女祝》:「掌以時招梗會禳之事以除疾殃。」《注》:「卻變異曰禳。禳,攘也」,又《春官·雞人》疏:「禳,謂禳去惡祥也。」道教一開始就將禳解災害作為法術內容,以後發展成門類繁多的體系,大凡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天災人禍等均在禳解范圍之內
社稷:古代帝王、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社,土神;稷,谷神
高俅(?—1126年),北宋末年權臣,宋徽宗時期的官員汴京(今河南開封)人。因是《水滸傳》的主要反派人物而廣為人知。
他為人乖巧,擅長抄抄寫寫,不僅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有一定的詩詞歌賦的功底,且會使槍弄棒,有一定的武功基礎。對宋徽宗百般討好,迎合徽宗好名貪功的喜好。高俅管理禁軍,在軍隊訓練上玩了不少花架子
洪信,《水滸傳》中為宋仁宗嘉佑年間殿前太尉。受宋仁宗詔命前往江西信州龍虎山,宣請嗣漢天師張真人赴朝,祇禳瘟疫。辦完公事后在龍虎山上清宮住持真人的陪同下游山,游到上清宮“伏魔之殿”,主持真人稱那是大唐洞旋國師鎮妖之處,不肯打開。洪信依仗權勢強迫住持真人打開“伏魔之殿”,結果放走了殿內鎮壓的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這一百零八星即應了后來的水滸一百零八好漢
禍胎:隱患
白話譯文
千古的封印,有一天被解開了,天罡地煞這些星辰(妖魔鬼怪)逃出了黃泉,本來是想消滅災禍,結果卻導致了災禍,從此天下大亂。奸臣高俅固然可恨,但禍根是洪信種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