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迷霧重重深宮影
- 昀華未逝引歌非晚
- 褚淵
- 1770字
- 2018-07-26 16:20:23
這重重紅墻宮闕中最尊貴的地方,除了帝王的景灝殿,便是懿寧太后的寧壽宮了。寧壽宮地勢并不位于皇城中央,而處于西南角,這處離供奉大齊世代先祖靈位的佛堂極近,在輔佐當今帝王登上皇位后,蕭芃太后功成身退,搬入了離佛堂最近的寧壽宮,虔心禮佛,不問朝堂之事,一時傳為美談,連百姓都對他們的母慈子孝稱頌萬分。
日漸西斜,黃昏的光線照進清幽靜謐的佛堂愈發顯得莊嚴萬分。佛堂中央及四周擺滿了從大齊開國皇帝到明帝世代帝王及皇后的靈位,正中擱著幾只蒲團,一人正跪坐在中央,輕聲禱告。
即便只著素凈的青碧色對襟祥云紋鳳尾壓花長褂,雙手合十的背影也透著與生俱來的尊貴,那是一種養尊處優多年而形成的氣質。但見其滿頭青絲僅用幾只白玉鳳紋簪穩穩別住,光線陰暗的佛堂中唯有她指上護甲熠熠生輝。
佛堂的門被輕輕推開,透過一絲光亮,來人手中正捧著一件暗紅色鶴紋織錦大氅,她小心關上門走到跟前俯身行禮道了聲太后。
太后止了聲側首淡淡道:“起來吧。”
來人是跟隨她多年的徐嬤嬤,她起身上前將這件大氅披到太后身上道:“這佛堂涼意逼人,您一人前來又沒帶件披風,主子定要注意身體啊。”
“無妨,哀家還沒老到這個地步。”
“主子說的是。”
不再多言,太后輕輕攏了攏袖子,從蒲團上起身,徐嬤嬤見此連忙上前扶住她,等她站定,方才湊近太后耳邊道:“宮外剛傳來消息,云臺山圍獵太子遇襲,這賊人借著神策軍的名頭謀殺太子未成皆已服毒自殺,只捉住了一個活口。”
聞言,太后腳步一頓,開口問徐嬤嬤:“此事可是煜宸做的?”
“回太后,奴才覺得不像,瑞王殿下前些陣子便因瑞王妃中毒之事和在主子您的壽宴上惹得陛下不痛快,況且此次圍獵西秦太子和國師也在場,即便他再如何想扳倒太子,也不會選擇這樣一個不合時宜的時機啊。”徐嬤嬤細細分析道:“何況聽咱們宮外的人說,那箭上所刻的‘神策軍’三字甚是粗糙,不像是栽贓嫁禍,倒像是……故意引起注意一般。”
“這倒是有趣,不過哀家也希望他最好沒參與其中。”太后想到這段時間這位皇子行事愈發的不顧后果,不由得頭疼。雖說自己便是看中他容易猜透的心思和記憶掌握的情緒方才決定輔佐長孫煜宸上位,但麻煩也是頗多,不過:“長孫引修倒還真是福大命大。”
太后眼神黯黯,一想到他母親歆妃讓皓帝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心中便愈發耿耿于懷,連著看這位昭明太子便沒有一天順眼過。若不是歆妃已死,其家族也不足為懼,這么多年自己暗暗查探長孫引修,其身后又無人暗中相助,豈能放著他坐在太子的位子上這么多年!
見自家主子氣息又漸漸不穩,徐嬤嬤知道她八成又是想到了太子的母親歆妃,連忙連聲安慰道:“主子別為一個狐貍精氣壞了身子,都這么多年過去了,這長孫引修在我們的手心也沒能翻出什么風浪來,若不是主子仁慈,別說這太子的位子,就是他這條命還不是任主子拿捏,就是他那母妃也還不是……”
察覺到主子的目光倏然冷厲地射向自己,徐嬤嬤一涼,如芒刺在背,知道自己一時得意口不擇言了,連忙抬手打了自己一巴掌道:“奴才該死,奴才該死,這張嘴胡說八道,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好了,”太后打斷她,似是不想再聽到有關長孫引修母妃的一個字,轉身向佛堂外走去,徐嬤嬤連忙跟上,又繼續對太后說:“聽說這次是鐘域良將軍反應及時,射下了賊人妄圖去通風報信的信鴿,宮外來人說信上寫了什么暫時還沒法弄到手,但聽說用的是些從來沒見過的符號。”
聽到此處,太后腳步停了下來,久久佇立,半晌才自言自語道:“難道是他們干的?”
徐嬤嬤不愧是跟了太后多年的心腹,立刻心領神會地察覺太后想到了誰,思索道:“奴才覺得他們不太敢在太后眼皮底下如此放肆。”
撫了撫身上大氅毛發,太后不語,過了一會方才道:“哀家也覺得他們不敢,即便哀家給了他們容身之所,任其發展得如此之快,也足夠掌握他們這小小組織的命脈了,”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太后眼神變幻莫測,“若真是他們干的,哀家就容不下他們了。”聲線漸漸變得陰冷,聽得徐嬤嬤愈發低下了頭,仿佛是回到了當年先帝還在世時那些不容人提起的時刻。她知道,她的主子從來都不是良善之人。
好一會才聽到前面淡淡的,依舊是雍容華貴的聲音問道“宮外還有什么別的消息嗎?”
徐嬤嬤連忙道:“回主子,暫時沒有了。”
聞言,太后繼續往前走,前方不遠處便是寧壽宮,似是倏然想到了什么,太后微微側頭淡淡道:“以后來佛堂,還是換件顏色素凈的大氅吧,這紅色還是不要帶入佛堂了,叫人見了失禮。”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