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黑色的金子
- 25歲眼中的世界
- V魏欣
- 1435字
- 2017-08-17 23:37:06
這里原本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也是我兒時玩樂的天堂。這里遙遠于市區,位于大山深處,雖也屬于這個城市,但離看的見高樓的地方也有幾個小時的車程,早些年還沒有固定的車聯通,它像是完全與世隔絕了一樣。
飛機高高地從天空飛過,只有火柴盒那般大,等它飛遠了,幾乎看不見了,才傳來隆隆的轟鳴聲,在山谷中回蕩。
有遠見出去的人們再回來這地方,不禁垂淚,相比城市的樓房供暖和干凈舒適,可憐這里的人們,還過著遠古人一樣的生活,上山打柴,回家燒火爐子鋪火炕。
白日里,工人們穿梭于家與廠區之間,如同穿梭于生與死之間,不一定什么時候,井下的巖框,這些平日里保護他們的壁壘,會變成要人命的石頭。
老式的押囚犯車改裝成的接送車,走在山邊用松土壘砌的路上,沿著旁邊的百米懸崖,載著一車急切的生命搖搖欲墜著,回家。
跟著父母出去打拼的孩子,回來后趾高氣揚地說:“這里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的確,如果不是為了生活,誰愿意在大山深處待一輩子?
進來時一個個活蹦亂跳的生命,經過歲月的洗禮,出去時便有無法適應社會的悲哀,如《肖申克的救贖》里的瑞德。更有悲哀的人,來不及等到看見外面世界的那一天,便長眠于此了。
這里像是吸血鬼的大口一樣,吞噬著人的生命,吞噬著人的青春。
我對這地方的痛恨是從我初中開始的,我痛恨我需要坐兩個小時班車加一個小時公交車去上學;我痛恨趕在一天的時間里媽媽要把一家老小的衣服買完再趕班車;我痛恨爸爸從暗無天日的井下工作回來后的身心疲憊;我痛恨那“黑色的金子”奪去了朋友爸爸年輕的生命;我痛恨它把所有生活在這里的人變得麻木不仁。我痛恨這一切,但除了學習,我手無縛雞之力,無法改變任何一件事。
我一直生活在這樣的壓力下,直到去年心里的疙瘩才被解開。國家開始淘汰落后產能,這座破舊不堪的煤礦難逃被關停的命運。政府給工人們買斷工齡,釋放了他們的自由。工人們也都大多搬到城市里生活。
以前覺得就應該保護環境,不搞資源開發。但其實如果真的不開發資源,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提高上來,思想素質哪會有現在高?哪有能力保護環境?
現在我們的生活步入小康,又倡導綠色經濟,倡導綠水青山就是金上銀山,恰逢其時。
很多年后,我看見煤礦工人的照片,會莫名其妙的心疼,如果不是這些“煤黑子們”沒日沒夜的挖那些“黑色的金子”,我們怎么能過上現在冬天不冷夏天不熱的生活,如果不是煤炭支持了經濟發展,發電,鋼鐵鍛造等很多領域將陷入停滯,我們的居住和出行都不會有現在這般舒適。
其實說他們麻木,如果不麻木,怎么忍受的了井下非人的工作?如果不麻木,怎樣在那樣的環境中生活?其實他們一點也不麻木,他們學東西的速度比誰都快,他們熱愛生活的心比誰都強烈,他們才是一群真正偉大的人。
我慶幸如果不是老天眷顧,如果不是老爸一次次機靈地躲過了掉下來的石頭,如果不是他摘了滿院子的花,如果不是媽媽愛好的心一直沒變穿著一直美美的,如果不是生活區的山清水秀給弟弟提供了童年大鬧天宮式的玩鬧場所,如果不是小學的知識打開了我看世界的角度,如果不是大雁拽著我用腳丈量大自然的美妙山川,如果不是鄰居大娘多次端來剛做出來的涼粉,我想我一定在這里待不下去吧。
今天回首,我們無比感恩和懷念這一段純粹的生活和奮斗的歲月。在這里,我見證了媽媽從不會做飯到和周圍阿姨們一起學做柿子醬到各種菜信手拈來;我見證了爸爸養的花越來越多,爸爸的脾氣越來越好;見證了弟弟由調皮搗蛋到努力學畫到責任心越來越強為家里做各種安燈泡、掛紗窗等零碎而帶點危險的家務。
這里藏著很多人的青春記憶,很多人在這里得到了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