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斥候來報
- 俠問九州
- 谷如玉
- 2239字
- 2018-01-14 23:03:41
佛說,人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
破峰軍雖然兵困馬乏,面臨絕境,但眾將士早有戰死沙場的心理準備,死,對于真正的戰士來說,不是苦,而是榮耀。
此刻,對于破峰軍將士來說,心中之苦是求不得,求功名不得,求勝利不得,求血戰不得。
“準備迎戰!弓箭準備!”臉色蒼白的岳鴻飛假裝中氣十足。
然而,破峰軍將士大多已經有氣無力,強弓難展。
蒙軍萬千兇悍的輕騎兵神速奔襲,且騎且射,喊殺聲、鐵蹄聲震人心魂。
揚塵漫天,風聲呼嘯,破峰軍將士用最后一絲力氣背水一戰。
“岳將軍...將軍...來了!來了!”斥候唇干臉白,急匆匆而來。
“敵軍來襲,背水一戰便是!何必慌張至此!”岳鴻飛訓令斥候。
“非也,非也,將軍...”斥候激動得還未喘過氣來。
“退下!區區斥候,也敢忤逆岳將軍!”對斥候的‘非也’、‘非也’,黃涼城臉有怒色。
“將軍,是徐將軍率兵馳援來了!”斥候終于緩過氣來,把話說完。
“徐衛輝在何處?!”岳鴻飛熱血上涌、聲音激動。
“徐將軍率兵已到城下,正在卸載物資,安排部下上城的接防事宜。”
“徐衛輝!至此仍是延誤戰機!敵軍已到城墻之下,還卸什么物資!”耿直爽快的黃涼城對徐衛輝的不滿盡皆露于言表。
“走。”岳鴻飛二話沒說,往城墻下營中奔去。
“岳將軍,末將救援不及,請治罪。”徐衛輝也是急匆匆往城樓上本來,與岳鴻飛相遇在了通往城樓的臺階之上。
“速速安排接防,后話再議。”在此危急時刻,岳鴻飛無暇問及其他。
“諾!”徐衛輝話畢,向岳鴻飛遞過來一塊肉干和一袋水。
“不用,老夫與將士一同進食。”岳鴻飛推開遞過來的肉干和水。
“將軍貴體關乎軍心,關乎此戰之勝敗,請進食!”黃涼城在旁進言。
“將軍放心,物資已卸車,軍糧馬上分發給守城將士,兩萬破峰軍即可同心戮敵!”徐衛輝解釋道。
“也罷,迅速安排接防,敵軍已到!”岳鴻飛不再廢話。
徐衛輝帶領一萬將士扛糧急行軍,除了卸車的幾百人,其余眾人未有任何停歇,有序跑上城樓。
蒙軍騎兵突襲,一路暢行無阻,奔至城門附近,換防上來的戰士喘著粗氣,有的搬起城墻之上存留的石頭往下砸去,有的接過墻頭上弓箭兵手上的強弓勁弩向城下發起箭雨。
蒙軍騎兵面對突如其來的落石箭雨,猝不及防,成片倒下。
城墻之上破峰軍陸續到位,也緩過氣來,發起的攻勢越來越猛,蒙軍騎兵毫無還手之力,
蒙軍將領見狀,只好揮旗、鳴金收兵,不作無畏的犧牲。
“噢!噢!噢!”
“勝!勝!勝!”
蒙軍退去,城墻上的破峰軍將士大呼,從生死邊緣得到生還,個個喜笑開顏,呼聲震撼天地,笑容感動天地。
“安矣,安矣。”岳鴻飛大松一口氣,提起水袋喝了一口水。
“徐衛輝!軍糧迅速分發下去,讓將士們吃飽,安排妥當后來大營議事!”岳鴻飛下令。
“看你該如何向我這一萬饑餓的兄弟交代!”黃涼城撂下話便跟隨岳鴻飛下了城樓。
徐衛輝親自帶領士兵分發糧食,城墻上饑火燒腸的守軍迅速接過干糧,大口撕咬肉干、吞咽醬菜,水也是咕咚咚往嘴中傾倒,一片狼吞虎咽的場面。
大營之中,秦會劍獨自在狼吞虎咽,岳鴻飛一行人走了進來。
“岳將軍,徐衛輝行軍拖延,險些導致破峰軍全軍覆沒,邊境防線被突破的嚴重后果,如此千古罪人,依法當斬!”黃涼城直言直語,將心中氣憤憋屈全都算到了徐衛輝身上。
“待徐將軍回營,查明事實后再下定論不遲。當務之急當商議退敵之策,既然糧草已到,烽火狼煙已發,援兵不日也將到達,九州國雖然在大陸之內戰亂不斷,但對外歷來是天朝大國,據城固守只是權宜之計,八萬黃沙鎮北疆,我破峰軍豈容得蒙軍在邊境列陣扎營,虎視眈眈。”岳鴻飛在營中落座。
“既然糧草充足,末將領五千精銳,出城與蒙軍一戰便是!”猛將黃涼城不假思索,一心求戰。
“戰,必須戰,但不可輕敵,蒙軍兵強馬壯,陣型齊整,調度有章,實力和戰術素養均已是今非昔比。諸位,若出城作戰,我軍當如何列陣?”岳鴻飛向營帳內將領詢問。
說道陣法,只會勇猛殺敵的黃涼城沉默不語了。
秦會劍抹了抹嘴,站了出來。
“末將以為,當用方陣。騎兵陣在前,便于發起沖鋒,騎兵陣后是重步兵,長戟森森,重盾如山,共設三層,騎兵突進之后,重步兵就是后方軍陣的鋼鐵防線,長戟既能有效防御騎兵沖擊,能抵御步兵靠近,重盾則可格擋飛箭。重步兵陣后車兵,馬車、戰車藏于陣后,待騎兵步兵沖殺過后,車兵便可出擊,收割戰場。”秦會劍高談闊論。
九州國馬車兵,每車駕2匹或4匹馬。4匹駕馬中間的2匹稱“兩服”,用縛在衡上的軛駕在車轅兩側,左右的2匹稱“兩驂”,以皮條系在車前,合稱為“駟”。馬具有銅制的馬銜和馬籠嘴,這是御馬的關鍵用具。馬體亦有銅飾,主要有馬鑣、當廬、馬冠、月題、馬脊背飾、馬鞍飾、環、鈴等。
戰車每車載甲士 3名,按左、中、右排列。左方甲士持弓,主射,是一車之首,稱“車左”,又稱“甲首”;右方甲士執戈(或矛),主擊刺,并有為戰車排除障礙之責,稱“車右”,又稱“參乘”;居中的是駕馭戰車的御者,只隨身佩帶衛體兵器短劍。
“本將素來不善布陣,但卻認為秦軍師所說完全是不切實際,我軍騎兵在前沖鋒,必然難敵蒙軍騎兵,沖鋒若敗,陣中的步兵和戰車就將陷入險境。軍師所言倒是讓我想起了宋朝的文官,只會紙上談兵,高談闊論,膽小怕死。”黃涼城譏諷秦會劍。
“黃涼城!太子指令我來破峰軍監軍,你膽敢侮辱朝廷命官,這是對太子殿下的不敬!”秦會劍急了眼。
“大敵當前,不必爭論,諸位可曾看見蒙軍騎兵攻城時且騎且射?蒙軍戰馬配的是雙馬鐙,故而他們騎兵在馬背上可以解放雙手,且騎且射,揮刀弄斧,破峰軍騎兵數量不多,統統由一個馬鐙改革為雙馬鐙,戰力同樣可以得到大力提升。”岳鴻飛轉移話題,將焦點拉回戰事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