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青銅召喚卡
- 亂世風云之三國召喚
- 曲斷無涯
- 2673字
- 2023-12-21 12:11:39
“使用召喚特權。”劉瑜決定把楊志賣刀、林沖買刀所得的兩次召喚特權全部揮霍掉。
“叮咚,恭喜宿主抽獎獲得貫通‘任督二脈’,武力永久上升9點,宿主如今武力:50。”
霎時間,劉瑜感覺自身血液快速流通,全身清爽不已。
任督二脈,屬于“經脈”中的“奇經”。任脈主血,為陰脈之海;督脈主氣,為陽脈之海。為人體經絡主脈。任督二脈若通,則八脈通;八脈通,則百脈通,進而能改善體質,強筋健骨,促進循環。因此武俠小說里夸張的渲染,可藉由武功高強之人打通自身的任督二脈,任督二脈一旦被貫通,武功即突飛猛進。
“繼續。”轉盤再次開始轉動。
“叮咚,恭喜宿主獲得青銅召喚卡,請問是否使用?”
“使用。”
“叮咚,人才抽取中……五名備選人員名單如下。”
“第一位召喚候選人物——梁山好漢急先鋒索超。”
“我尼瑪,又是梁山好漢!”劉瑜跳腳。
索超,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人物。一百單八將之一,因他性急,上陣時當先廝殺,人稱“急先鋒”。河北人氏,本來是北京大名府留守司正牌軍,慣使一把金蘸斧。
索超為大名府名將,副牌軍周謹的師傅。
“青面獸”楊志因殺了潑皮牛二被發配到大名府,梁中書讓周謹和楊志比武,楊志打敗了周謹。一旁的索超不服氣,便揮動大斧和楊志大戰五十幾個回合,不分勝負。梁中書便將索超、楊志同時升做管軍提轄使。
梁山攻打大名府時,索超被擒,遂歸順梁山。
梁山大聚義時,排名第十九位,上應天空星,任馬軍八驃騎兼先鋒使第四位。隨宋江征討方臘,攻打杭州城時,索超與敵帥石寶交戰,急先鋒索超平生性急,揮起大斧,也不打話,飛奔出來,便斗石寶。兩馬相交,二將猛戰,打了才幾個回合,石寶詐敗逃走,索超去追被石寶一流星錘打落馬下死于非命。后被朝廷追封為忠武郎。
“第二位召喚候選人物——五代時期桀燕名將單廷珪。”
“呦,真是有緣啊,和梁山好漢重名啊。這讓我不得不懷疑系統你是不是在消遣我?”
單廷珪,五代時,桀燕劉守光麾下的一名驍將,驍勇善戰,是五代時期桀燕的名將。
《五代史通俗演義》中,晉將周德威四面筑壘,兵圍劉守光。單廷珪獨請出戰,守光乃撥精兵萬人,令他開城逆擊。廷珪披甲上馬,揚鞭出城,一聲狂呼,萬人隨進,左沖右突,恰是有些利害,晉軍阻攔不住。
廷珪遙見德威,便顧左右道:“今日必擒周陽五以獻!”陽五系德威小字。說畢,持著一枝長槍,當先突陣,槍鋒所至,無人不靡。晉軍三進三卻,由廷珪沖過陣后,一人一騎,不管甚么死活,竟上岡去捉德威。后被周德威擊中馬頭,馬忍痛不住,滾了下去,岡巒本是不平,這一滾約有數丈。任你廷珪如何驍悍,也是約束不住,人仰馬翻,統跌得皮開血裂,被晉軍擒獲。
“第三位召喚候選人物——清代乾隆時期軍機大臣鈕鈷祿?和珅。”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姓鈕祜祿氏,本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人,籍貫奉天府開原縣(今遼寧省清原縣),清朝中期貪官、權臣。
和珅曾為咸安宮官學生,1769年,承襲三等輕車都尉世職。1772年,授上虞備用處侍衛,后為鑾儀衛侍衛,以才思敏捷、辦事乖巧獲清高宗賞識。1775年,為乾清門御前侍衛,兼副都統后驟然升為戶部侍郎、軍機大臣,兼內務府大臣。1780年三月,授戶部尚書、御前大臣、正白旗領侍衛內大臣和議政王大臣。和珅為官時,其善于打交道,在清朝的外交事務部門擔任重要職位,連英王特使馬戛爾尼也對和珅的外交手法十分贊賞。清高宗對其更是寵信有加,并將女兒嫁給了和珅的兒子。隨著權力的成長,其私欲也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大肆結黨營私、聚斂錢財。以清仁宗颙琰、監察御史錢灃等人為代表的朝中清議力量,曾多次彈劾和珅,但由于清高宗的袒護,和珅均能化險為夷。
1799年,清高宗駕崩后,清仁宗即下旨將和珅革職下獄,并以一條白綾賜其自盡。抄家時發現,在和珅當權的20多年中收斂數額驚人的財產,其罪惡活動不僅給清廷財政造成巨大的損失,也加深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困苦,而且是乾隆后期政治混亂、吏治敗壞的重要原因。1811年,豐紳宜綿將和珅《嘉樂堂詩集》、豐紳殷德《延禧堂詩鈔》、和琳《蕓香堂詩集》上下卷合刊,稱《長白英額氏三先生詩集》。
“去掉去掉。”劉瑜沒好氣的說道。
“第四位召喚候選人物——南宋奸相秦檜。”
“呸,去掉!奸賊,人人得而誅之!”劉瑜厭惡的啐了一口。
秦檜,字會之,江寧人,生于黃州。南宋奸相。
秦檜于政和五年進士,又中宣和五年詞學兼茂科。靖康中,累官為御史中丞。反對向金割地求和,并“乞存趙氏”,被金軍俘虜北去。他在金朝受到完顏昌信用,對金態度為之大變。建炎四年,秦檜南歸,入見高宗趙構,主張和議,得拜禮部尚書。紹興元年,升參知政事,隨后拜為宰相。次年,遭呂頤浩排擠,因專主和議、植黨專權等行徑而被罷為觀文殿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紹興七年,授樞密使。次年,復為宰相。執政期間,傾陷張浚、趙鼎,獨攬相權。他慫恿高宗令北伐大軍班師回朝,收大將兵權,陷害岳飛,打擊抗戰派,促成紹興和議,除了規定南宋對金稱臣、納貢、割地外,還不得以無罪去首相,秦檜得以長期當權,加太師,進封魏國公。紹興二十五年,秦檜病亡,追贈申王,謚號忠獻。開禧二年,宋寧宗追奪其王爵,改謚謬丑。嘉定元年,史彌遠執政后又恢復其王爵和謚號。寶祐二年,宋理宗又將秦檜改謚繆狠。
秦檜是南宋四大權相(其余為韓侂胄、史彌遠、賈似道)之首,在南宋朝廷內屬于對金主和派、投降派,被《宋史》列入“奸臣傳”。其陷害岳飛之舉尤其受到唾罵,秦檜夫婦跪像至今仍在岳飛墓內。
“第五位召喚候選人物——中國古代巾幗英雄花木蘭。”
“不讓須眉的俠膽烈女!”
花木蘭,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事跡流傳,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傳說的四大巾幗英雄之一,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
北魏時期,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但是木蘭的父親年事已高又體弱多病,無法上戰場,家中弟弟年齡尚幼,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十幾年的軍旅生活。
去邊關打仗,對于很多男子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而木蘭既要隱瞞身份,又要與伙伴們一起殺敵,這就比一般從軍的人更加艱難。
可喜的是花木蘭最終還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數十年后凱旋。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時認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然而,花木蘭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顧拒絕了,請求皇帝能讓自己返鄉,去補償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來,花木蘭一直是受中國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為她又勇敢又純樸。木蘭的事跡和形象被搬上舞臺,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保衛國家,可歌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