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 穿越之玩轉古商
- 木里青
- 3653字
- 2017-10-27 22:46:09
在他有知覺,眼睛即將睜開時,聽到了一個婦人的哭聲,但是自己的母親早就去世了,現在是誰在哭呢?
雙眼漸漸睜開,看到的卻是青色的窗帷,說是青色,實際上因為長久的使用和洗滌已經漸漸成白色。李謙感覺情況不對啊,自己裝飾的臥室不該是這樣的“清貧”啊。
然后一個中年男子的聲音響起:“李夫人,令郎既然醒了,就沒有什么大礙了,但是如果有其他的癥狀出現,來找我即可。”
“真是謝謝您了,這是會診費,您收好。”那婦人說。
“那我就先走了。”
李謙想坐起來,卻感覺渾身沒有力氣,想說話,卻發現喉嚨有些沙啞。
看來自己是被救回來了,但是剛剛聽到有人說什么“郎中”,這都什么時代了還有管醫生叫郎中的?而且這地方也太怪了,這年代市區里還有這樣的地方?
“阿寶,你可終于醒了,可嚇死我了,如果你也走了,我怕是也活不長了。”李林氏哭哭啼啼地說。
“你是誰啊?我怎么在這兒啊?”李謙開口問。
“我是你娘啊,孩子你怎么了?”李林氏問道,剛放松的眉頭又皺起。不過董大夫也說了,這次李謙傷到頭部,估計會留下點后遺癥,失憶也是可能性比較大的,所以李林氏只當是兒子腦子糊涂失了憶,卻沒料到是另一個人,或者說是另一個人的意識正在用著兒子的身體和自己對話。
李謙突然睜大雙眼,心想自己怕不是穿越了吧,那就穿吧,反正也沒什么可留念的,下意識地想摸戴在那邊右手的戒指,沒有那絲冰涼的感覺。但是,一想到自己剛剛起步的事業,想起自己和小伙伴們在大學的時候就開始著手這次創業,好不容易有天使投資人給他們投資了,一群人經營到現在,結果公司剛有起色,自己就鬧了這一出。
“娘,今天是什么日子啊?”李謙虛弱地問。
李林氏一邊收拾好郎中留下來的藥,一邊回答:“今個兒初十了。”
“初十?”李謙一聽就知道是農歷制,畢竟公歷制是1912年才開始在中國采用。
“對啊,今天是農歷四月初十,”李林氏走到他的床邊,“你都睡了快半個月了,可嚇死娘了,以后別去偷人家東西行不行啊……”
李謙心想:偷東西?莫非這小子是偷東西的時候出了事,自己就穿過來了?這時李謙腦中隱約閃過一個場景,一個人翻墻的時候被人抓住腳腕,掙扎后摔了下去,臉先著地。想到這兒,李謙有點擔憂這張臉有沒有破相。
“你聽見沒有啊?”李林氏看見李謙又放空了,有些生氣,自己一個人把兒子拉扯大,沒想到這個孩子最近竟然開始干起了偷雞摸狗的事兒,凈給家里丟人。這次都差點去見他爹了,結果醒了還是這個樣子,“唉,你爹走得早,我一個人把你拉扯大,不求你能光宗耀祖,至少不要再給家里丟人了行不行?”
“娘,我知道了。我絕對重新做人。”李謙說,“娘,我有點困,能不能讓我再睡會?”
“好,你好好休息,娘給你做午飯去,一個時辰后給你端過來可好?”李林氏輕聲說。
“好,辛苦娘了。”李謙努力朝著這個陌生的母親笑了笑。
李氏看到李謙這樣,也就不嘮叨了,林朝廚房走去,給李謙關上房門的時候深深嘆了一口氣。
李謙轉動著眼睛繼續打量著這個小房間,很簡陋,沒有什么值錢的擺件,就在窗戶邊上放置了一桌一椅。
既來之則安之,先過了這一天,說不定睜開眼睛自己就回去了。李謙一邊希望著這只是一個夢,一邊慢慢地閉上了眼睛。
一個時辰后,李林氏叫醒李謙,扶他靠在兩個枕頭上。
李謙本來還想逞能,自己坐起來,結果起身起到一半,開始頭暈,要不是李林氏趕緊拉著他,估計后腦勺磕在床架上之后,他就可以結束這一次的穿越經歷了。
李林氏端來一個瓷碗,里面盛著她剛蒸好的雞蛋羹。李謙目測一下,覺得“母親”至少用了五個雞蛋。而且雞蛋羹看起來很有賣相,聞起來也很香,李謙的饞蟲被勾了出來。
但是,還沒吃幾口,就飽了,李謙都看不起這幅身體原來的主人,飯量這么小,難怪沒力氣讓人從墻頭拽下來。
“娘,我吃不下了,您快吃了吧,涼了就不好吃了。”李謙說。
“你先吃,娘還不餓呢,娘自己也做了。”李林氏現在是真的有點高興,雖然自己兒子身體沒有痊愈,但是和之前判若兩人,對自己的態度也好了不少。雖然覺得這么想不好,但是要是兒子早來這么一遭,說不定老早就能“浪子回頭”了。
自那天起,李謙每天早上在睜開眼睛前就祈禱自己已經回到了21世紀,但是沒有一天是成真的。
經過半個月的休養,李謙已經能夠下床在屋子里走動走動了,雖然體力還沒有完全恢復,但是情況一直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只不過走路一瘸一拐,母親貼心地用一根比較長的柴火棍給他當拐杖。
他以自己頭腦不太清楚、有些事情忘了為由問了母親些事情,知道了這家的男主人,也就是他那個苦命的“爹”,前幾年被強制征兵,直到戰爭結束也沒有回來,大概率是為國捐軀了。
家里現在只有母子兩人,兒子也是名叫李謙,不過這個李謙只有15歲。家里的經濟情況和自己估摸得一樣差,收入來源就是賣掉家里分的兩畝地種的糧以及家里菜園子里多余的菜和攢下的雞蛋。
“本來咱家有六畝地,之前你父親也想著用一畝地種些瓜果,結果他沒能回來。”說到亡夫,李林氏現在已經不難過了,“族里說按人頭分田,咱家現在就咱娘兒倆,把你父親的那兩畝地征做族田。不過,好歹每年會給幾兩銀子,也足矣了。”
等身子恢復到能到院子里走動的時候,李謙除了晚上睡覺,基本不在屋里待著。有時不經意說出“這邊的空氣就是比我們那里好”,李林氏就疑惑地問他“在說什么胡話”,他只能說是“娘聽錯了”。
李謙在院子里待久了也無聊,都快能閉著眼到處溜達也不會撞上院墻或者果樹了。
家里院子的西南角上有一棵冬棗樹,李謙看著它從光禿禿到長滿綠葉,再到開花,終于從董郎中的中藥包和膏藥中解脫了。
不過,傷筋動骨一百天,剛開始李謙面上看著恢復得不錯,內里還是虛。一開始只在自家院子周圍溜達,再過了一個月才可以在村子里遛彎。
李謙慢慢了解了這個村子,這個村子叫李莊,是因為李姓村民占了絕大多數。整個村子并不是很大,估計就像現代北方普通村子一樣,只有五十多戶人家左右,大概一百多口子人。村民都以種地和賣菜謀生,典型的小農經濟,大部分村民只能勉強保證全家溫飽,政府(或者說是官府)的人只會在征稅和征兵的時候才會踏入這里。
在某天晚上吃完飯和母親出去參加村口農家夕陽談—閑聊時,他被嘲諷了。
“呦,這不是老李家那混小子嗎,你摔的傷好了?以后還去不去偷東西?”周叔開玩笑說,周邊的人也都笑了。這要擱以前的李謙,肯定會罵幾句然后灰溜溜地走開。但是李謙也知道以前的那個人品行不端、惹人嫌棄,自己得讓這些人對“自己”改觀。
“叔,不會了,我要好好做人了,以后不給大家添麻煩了,”李謙一邊撓著頭一邊笑著說,李謙想起看電視劇的時候那些浪子回頭的人有的就是這么做,自己不過是照辦而已,“以前給大家伙添麻煩了,都是我的不對,對不住各位了。”
其他村民笑笑沒接話,真沒看到過這么“懂人事兒”的李謙,誰知道是不是真“浪子回頭”了。只有這個周叔接了他的話。
經過半個月的相處,村民開始相信李謙這棵歪脖子樹貌似扶正了,不但老老實實下地干活,有一次還勇救了村長家調皮搗蛋抓蝦掉到河里的小孫子,被村長戴上大紅花、拉著圍著村子走了一圈,差點還認李謙當干兒子,讓李謙婉拒了。
漸漸地,村里其他人也開始主動和李謙搭話。
李謙閑著無聊,開始去找村里唯一一個秀才他各種聊天。畢竟沒有接受教育的村野農夫們似乎總是把注意力放在一些葷段子和如何養家畜上。李謙聽到有時只能尷尬笑笑,相比于周邊這些農夫,秀才對這個國家或許更了解。
秀才很是看不上偷雞摸狗的李謙,起初,李謙去他家十次,秀才能見他三四次就不錯了。兩人成為朋友的契機,不是李謙賣弄腦子里語文僅剩的古詩文,而是某一次在秀才被村西頭寡婦強拉進門前,來了次“英雄救秀才”。秀才當時覺得自己清白不保,都開始想著第二天離村出走了,李謙從旁邊樹上跳下來,拯救自己,真是救命恩人。(雖然救命恩人從樹上跳下來時差點崴腳)
在交流中,他了解到現在是個亂世,在這片大陸上,有五個類似于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一樣的國家,按照國力依次為位于北部的北辰國,東部的天啟國,他所在的中部東山國,南部由少數民族羥武族建立的南周國,還有就是西部的西津國。這五個國家中,真正擁有強勢軍事實力的只有前兩個,而后三個實力一般,尤其是最后一個西津國,因為受地勢等影響,發展猶為落后。
不過,李謙自己所處的東山國也不好過。之前這個國家也算是強國,結果遇上了個喜歡種花養龜的先皇,導致整個國家如同一個大花圃一樣,農田成花園,最后糧食都短缺了。等到護國公實在看不下去,舉兵叛變,改名為東山國,希望國家能東山再起,重新成為五個國家的前兩名。不過,前護國公現皇帝為了名聲,還是給前任皇帝單獨辟了一個山頭,讓他繼續種花養龜,聽說現在都挖了個魚塘開始養魚釣魚了。
李謙直接聽樂了,想著這皇帝可以和明朝某位鐘愛木工的朱家人聊聊了,都是不愛主業當皇帝的妙人兒。
不過,現任皇帝雖然改國名為東山國,但是屬于目標有了行動遲緩。
直到現在,現任皇帝都上任快二十年了,還是屬于兩個大國相互較勁,各自輔助這三個小國的某個政權以使其在政治上變成自己的附庸國。
不過,這三個小國的領導階級也只是表面上唯唯諾諾、聽從安排,漸漸地也有了野心,想擺脫大國的束縛,就大力發展軍事,大國看到就敲打這些小國,以致近些年進入瀕臨亂世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