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潁川評
- 公孫北平王
- 名為雪化作雨
- 2121字
- 2017-07-16 17:35:33
潁川郡是個美麗的地方,青山綠水,土地肥沃,雖然經過了黃巾之亂,但是和其他地方的荒涼對比已是繁華熱鬧不少,而且此處民風淳樸,看往來之人,雖是街井小民,卻也是謙恭有禮,一派斯文,不愧是三國時期名士的發源地,算起來,三國的名士十之八九都出自這里。
潁川郡多是山地,所以潁川書院是倚山而建的,書院坐落在城郊。它原本是潁川豪門荀氏的一座別莊,書院成立后就被捐出來做學堂。
赫赫有名的潁川書院,沒有高大的圍墻,沒有燙金的匾額,沒有黃銅的獸面門環,低矮的圍墻刷得雪白,一扉顯然年深日久的木門開啟著,正門的上方掛著一塊黑漆紅字木匾,上面書著大大的四個字:潁川書院,落款:水鏡先生。字體遒勁有力,紅與黑相映,紅如鮮血,黑如夜空,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沉穩而凝重。
進入大門,走過青石板路,正對著是一間大屋,屋宇方正,青磚砌就,上有雕花瓦當,屋中央是一個大大的香案,香案后懸著孔夫子的畫像,黃銅香爐中插著幾枝香,裊裊香煙緩緩上升,浙浙散開,穿過旁門,就是讀書的地方,矮幾上滿滿都是書卷,坐墊分散四周,造型精美的古琴擺放一邊,輕輕撥弄一下琴弦,音色圓潤清脆。
現在的潁川書院仍然是天下名士的中心,一直等到了歷史上的曹操官渡之戰挫敗袁紹,其野心日益顯現,以水鏡先生司馬徽為首的閑散潁川名士不甘于漢獻帝劉協受曹操挾持,至于現在的劉協,曹操仍然是保持著禮儀上的君臣之禮,比之董卓、李傕、郭汜之流已經好了不知多少。
今天的日子略微有些不同,是潁川書院的一年一次的名士品評的日子,一年不過三四天而已,因為在月旦,時人稱之為“月旦評”。有名的則是名士許劭對曹操的評價,說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往年是品評知名人士,只是近年來卻有不同,因為天下紛亂,群雄遍起,逐漸的名士們開始評價。起天下諸侯人杰,有心的人有志于謀求進身之階又苦于無門的,便特意留意于大名士對于諸侯們評價,也好去謀求立身之基,以至于這一場原本普通的月旦評也顯得如此重要,有些諸侯更是派人過來想要直接招攬名士,或者給天下士人留個好印象。
“諸位,在下學業有成,自酌一可為一郡太守,只是天下英雄何其多,不知何人可以值得投效,在場的諸位來自五湖四海,自然是知道天下英雄,不知道何人可以為君。”這個說話的是一個年輕的文士,只是看其氣質不凡,只怕也確有其本事,讓人輕視不得。
話畢,一個心情稍顯激動的人搶先站了起來,對著滿座諸文士皆敬了敬道:“若要論天下英雄,可當為曹公。”頓了一頓,繼續說道:“如今曹公乃是朝廷官身,天子親賜司馬,有兗州、司隸為根基,當為天下英雄。”
座下眾人只覺得確有道理,只是還不等座中諸人肯定,這時又有一人站立而起,雙手一拱,言道:“非也,非也!天下英雄,當為北方袁公,比職位,乃大將軍職,更甚于司馬;更何況其家世乃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再加上其人又好結交名士,可為天下英雄。”這人說完之后臉帶倨傲之色的看了座中諸人一眼,席地而坐。
座中諸人雖然覺得此言有理,只是有些不滿于此人面色。就在這時,有一個文士站了起來,但見其氣質不凡,飄飄然間自有一身超然卓越,問道:“敢問剛才這位仁兄名諱?”這人說完話,眼睛看著剛才說話那人。
“吾乃郭圖,袁紹將軍帳下從事。”說完之后席地而坐。座中諸人聽聞此言,不由看向了郭圖,有些人暗暗記下,只待散席之后親自拜訪,只是那人卻并不放過,看其神色似乎早有所料,再次言道:“那不知幽州的公孫瓚最近怎么勝得你家主公?”
郭圖的臉頓時黑成了一條線,并不答話,其他人看在眼里,更加覺得好奇,一人問道:“幽州的公孫瓚,那不是一年以前就被袁公圍在易京了嗎,最近還聽說即將敗亡了呢。”旁邊一人忍不住,站起來回答道:“兄臺你這就錯了,你那已經以前的消息了,我最近剛從北方回來,聽聞幽州的公孫瓚似乎已經脫困易京,不但如此,還在右北平挫敗了袁公五萬大軍,現在已經是在右北平安然自若了。”
滿座眾人聽聞此言,都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嘶!當真?”
“當真!”
寂靜,滿場無聲,北方袁公,現在公認的與曹操并列的當世最強的兩個諸侯,現在竟然敗在了曾經的敵手公孫瓚手中,這是一個怎樣的狀況呢?
只是,還不待眾人繼續想下去,就有人繼續發言道:“要說天下英雄,我認為劉備劉玄德也可為英雄,聽說現在已經在徐州扎穩了腳跟,勸退了曹公的軍隊之后,似乎劉徐州有意將徐州拱手相讓,以素有仁義滿天下、信義著于四海的劉使君的本事,只怕又是一方諸侯。”
另有一人說道:“江東孫策,亦可為英雄,其父孫堅,自洛陽而得傳國玉璽,到孫策這一代,果敢獻玉璽于南方袁術袁公路,現在在江東開闊地盤,借勢脫困于江東,已經是有諸侯之基。”
只是在座諸人繼續熱烈討論,下面的卻有些讓人沒有多大興趣了。
此時,在一屏風一張桌子后中坐有三人,只見三人皆是氣質非凡之輩,雖然左位這人為人樸實相貌略顯普通,但是隱隱之間讓人輕視不得,只見上位那人一身清雅超然脫俗氣質,說道:“士元,何故如此沉吟?”
左位這人回過神來,恭敬答道:“先生,我只是聽聞剛才座中諸人言幽州之公孫瓚本來是將要敗亡,為何現在反而脫困,龍躍于淵,不可限量。”
原來這左位的正是龐統龐士元,至于上位的一身超然氣質的則是水鏡先生司馬徽,右邊這位還未曾說話的,一身任俠氣質的則是徐庶徐元直,這司馬徽正是龐統和徐庶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