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自請撤爵
- 這個廠公沒毛病
- 華夭
- 2034字
- 2017-10-03 14:58:06
十月中,陸翊百日孝期期滿,慕蟾宮拒絕女帝的挽留,執意返回了泗水城。
慕蟾宮離開,陸邦彥也未曾出面相送,京中之人這才算是徹底相信了坊間關于其為情遠走江湖的流言。
整個一品軍侯府一下子去了三個主子,越發顯得門庭冷落起來。
這盛極一時的一品軍侯府,突然之間倒一下子變得蕭條冷落了起來。
次日,沈歸云以姐妹敘舊為由,將陸邦媛接進了沈府。
陸邦媛雖然因為可以和沈畢之朝夕相處而心生歡喜,但到底也沒有歡喜到哪里去。
原本,自己喜歡畢之哥哥,想要同他長久在一起,家人明面上沒說,心中也都是支持的。可自打年初畢之哥哥出事以來,家中眾人不止一次提及此事,其中表現最為強烈的,便是母親。母親曾經明確表示,斷不會同意自己和這樣的畢之哥哥在一起。
可是眼下,母親前腳離開,畢之哥哥后腳竟然就讓云姐姐接我進府。他平素最是識禮,若無長輩首肯,定然不會做出這樣不合禮數的事情來。
陸邦媛本就是個玲瓏心思的妙人,此番家中遭逢巨變,經歷了一系列諸如父親去世、母親戍邊、哥哥遠遁這樣的事件,再加之沈歸云這一相請,她已經隱隱嗅到了一絲不對,或者說,她已經猜到了自己淪為棄子的境況。
陸邦媛心中明白,這一品軍侯府,盛寵已過,繁華落盡。母親不會再回來,哥哥也不會再回來,而這偌大的府邸以及這府上剩下的所有人,日后能夠仰仗的,只有她這么一個小姑娘。
陸邦媛其實不是一個不顧大局的小姑娘,也并不是不愿意為了家人犧牲自己,但她到底還是因為突如其來的一切有些寒了心的。
她可以接受母親同自己商議過后不得不為的妥協,卻實在無法原諒這突然的被告知。
現在的這種情況,讓她覺得自己是被拋棄、被背叛的那一個。
然而,她到底不是個軟弱的姑娘。面對這種情況,陸邦媛不哭也不鬧,直接就跟去了沈府。
但是,沒有人知道,與此同時,一封署名“和順”的拜帖已經被悄悄送進了皇宮之中的小佛堂。
陸邦媛在沈府只是住了短短的一夜,次日清晨便被皇后娘娘派來的公公迎進了宮。
沈畢之當天在宮里當值,進宮的早,根本就不知道陸邦媛也進了皇宮。
沈畢之不過是奉命出宮去宣了一趟旨,再回來時陸邦媛已經從女帝那里求了一道圣命,廢了陸府世代承襲的侯爵之位。
女帝雖然不是什么過河拆橋之人,也有容人之量,但求上門來的也不會拒絕。她是個君主,不是什么大善人。
女帝也明白,這種時候,下這種旨意,難免有落井下石之嫌,朝野上下也定然是說什么的都有。但是,女帝又何曾懼過人言?當年握住那把刀的時候,她就已經決定不在乎什么身前身后名!
請求撤爵,陸邦媛的這個舉動可以說是決絕到毫不留情的地步。
陸邦媛出身武將世家,骨子里便有一種閨閣女子所沒有的果斷和決絕。
她不同于其兄長,雖然不會武功,卻也明白什么是軍人鐵血,什么是大是大非,知道什么時候應該善,什么時候應該惡,什么事才是最應該做的。
她自請撤爵,一來是因為母親的行為寒了心,想要報復;二來卻也是因為她到底是個女子,守得住陸府,卻守不住一品軍侯府。
陸家兄妹看上去都是柔善和順之輩,骨子里卻是截然不同。陸邦彥外表溫和內心悲天憫人,但陸邦媛看似溫柔內心卻極為堅韌。
當初,陸邦彥尚且年幼,陸翊和慕蟾宮都是滿手血腥的武人,知道這條路的艱辛,便想讓子女過完全不同的人生,教他以善待人,希望他成為謙謙君子。
可是,這番教養之下,倒養成了陸邦彥一味善良、敵我不分的悲天憫人性格。直到后來,小小年紀的陸邦彥公然反對自己的父母對侵犯北境的外敵用兵,夫妻倆這才明白自己的錯處。
家里已經有了一個這樣的孩子,也已經明白了自己的錯處,等到后來對陸邦媛的教導便換了另外一種方式。
故而,陸邦媛最先學會的,是明辨是非,是察言觀色,是審時度勢。
此時的朝局,陸邦媛已經看不明白了,但陸府的處境她卻看的分明:陸府就像是一塊肥肉,沒有了強大者的遮擋,四周群狼環視,隨時都會有人撲上來咬上一口。
這些年,因為有父親在,所有的人,包括母親自己,都已經忘了,她未嫁給父親時曾經是二十萬慕家軍的將領,現在依舊還是。
二十萬人,雖不至于無法無天,但守住一品軍侯府卻是綽綽有余的。
沒有了父親,母親自己依舊可以成為陸府眾人擋風遮雨的墻。
可是,母親不記得了,或者可以說是父親的庇護已經讓她漸漸失去了原本的分寸和勇氣,她選擇了遠走。
慕蟾宮走了,走之前還送走了陸邦彥,將這么大一個攤子扔了陸邦媛。
可是,陸邦媛到底不是她的母親,她的手中沒有可以制衡其他人的砝碼;她也不是她的哥哥,她根本就沒有可以對抗那些明槍暗箭的武功。她能做的,只是把最吸引人的東西拋出去,勉強保住自己和府中其他人的性命,至于其他,不做他想。
陸邦媛看似無情的舉動,其實已經是被逼入絕境之后唯一能做的自救,讓人心酸,卻又無可奈何。
走出皇宮的那一刻,陸邦媛長長的舒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連日來的第一個笑容。
因為撤了爵位,她的郡主之位也已不在。
來時,還是雍容華貴的郡主朝服,去時,卻已經換上了一身素色衣裙,就連頭上原本沉甸甸的多寶垂珠鳳冠也已經換成了一支簡單的桃花流蘇釵。
洗盡鉛華,韶華依舊光彩。褪去了自出生以來跟著自己十六年的郡主光環,陸邦媛非但沒有覺得可惜,反而一身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