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朱履佛
光光陰荏苒,歲月如梭,時間迅速飛逝,來生不知不覺已經坐了三年的大牢。
那個胡知縣也任期滿了,調去了其他的地方,而那新的知縣還沒有擔任上。
這個氣候,剛好遇上了江南方臘作亂的事情。朝廷一紙文書任命濟州太守張叔夜做招討平亂的大帥。
張叔夜于是帶領著原來梁山泊新受招安的一班人馬攻破方臘。
那個方臘舍棄了江南,率領著殘兵敗將一路撤退,向著浙江而來。
方臘殘部中途經過桐鄉縣,當時縣中新任知縣還沒有到任,縣里缺少做主的話事人,縣衙里面的縣丞,主薄等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官員以及文書,衙役全部都在方臘沒有來之前提前逃走了。
包括大牢里面的主管節級、和管理大牢的獄jing也全部都不見,大牢的獄門大開,大牢獄中的所有罪犯全部都乘亂逃出,監獄里面瞬間為之一空。
但卻只有來生一個人還坐在獄中不離開。
方臘兵馬害怕官軍夜里追來襲擊,不敢停留,連夜逃往杭州去了。
隨后張招討率領大軍追來,來到桐鄉縣里暫時駐扎休整,安撫當地的百姓。統計清點好倉庫自己大牢里面的物資。查到大牢獄中的所有罪犯都已經逃走了。
只有一個人坐著沒有離開。
張招討感到十分的奇怪,于是命人將來生帶到大軍帳中問道:“所有的囚犯都乘亂逃跑了,為什么只有你一個人不走,這是為什么呢?來生道:“我本來是一個讀書人,因為受到冤枉所以被囚禁在大牢里面。
假如讓我遇上了廉潔清明的官員,我自然就會有沉冤得雪的一日,但是假如我現在乘亂逃跑的話。那就是真真正正的亂民了,那就跟流寇沒有分別。
所以寧愿死也不愿意逃跑。
張招討聽完以后,點頭嘆道:“如果當官的,做公務員的吏,全部都可以學你這樣子奉公守法,臨難不茍,天下哪里會有這么多的叛亂。
于是張叔夜詳細的問來生所犯何事,前因后果。
”來生將之前自己所遇到的事情以及被刑屈招的事詳細的說了一次。
張招討于是將縣中判來生的文卷拿來詳細的從頭到尾看了一次。便道:“當時判案做官的真是一點兒也不懂事。如果真的是來生謀害死婦人的,為什么要當場留下一只紅鞋來做證據。
假如沒有人追趕來生的話。哪里又會丟下一只鞋而去。
假如不是被人追趕得心慌意亂的話。那又是什么原因會自己一個人掉下井里面去。再加上那個婦人是被刀所殺害的,那又為什么沒有當場找到行兇的刀具?
分明這件事個人有翹起,分明就是一件冤獄。但可惜沒有捉到那兩個和尚。
然而,以今日的事情以事論事來說,眼前這種臨難不茍的人,在以前也絕對不會做這樣的壞事。
于是張叔夜就拿起筆來,在判卷的原來屈打成招的內容全部涂畫抹倒,替來生開釋了之前的所有罪名。
來生再拜道:“我來法現在才可以心安理得的離開。
”張招討道:“你先不要走先。我想你是一個不會背棄朝廷的忠臣義士,又加上你本來就是一個讀書人。一定有一定的見識,我還可以細細問你。”
于是張叔夜把那些軍機戰略一一來問來生,那來生居然可以問一答十,應對如流。
張招討大喜,便道:“我的大軍中正好缺少個一個參謀,你可以就在我的軍前效用。”
張叔夜馬上就命令來生脫去囚犯的衣服,換了新的衣服和腦子,張叔夜還向來生作揖,讓他坐下,兩人一起討論軍事。
就在議論的時候,有一個軍校進來稟告說,:捉到了方臘賊軍遺下的幾百個婦女,聽候發落。
來生便稟張招討道:“這些應該都是民間的百姓婦女,被為人所擄。
現在應該發放空房將他們安頓好,然后等候他們的家屬前來領回去。張招討聽從來生的建議,于是就讓來生去負責這件事情,去將眾婦女點名造冊,安置好等候家屬來領。
來生奉令而去,在公所召集這班婦女,并逐一報名查點。
來生剛點過了一半,當點到一個女子的時候,只見那個女子立住不動了,看著來生叫道:“這個不就是來先生嗎?
”來生驚問:“你是誰家的女子,為什么會認得我?”那女子道:“我就是水員外的小妾封氏月姨。”
來生便問:“現在水員外和家眷們如今都在哪里?你為什么會失陷在這里?”
月姨道:“水員外聽聞方臘賊兵就要來到,于是和妾身帶領著子女要到鄉下的一個尼姑庵那里去避難,不想在半路上我和水員外走失了。妾身我不幸為方臘賊軍所擄。現在我也不知道我家的水員外與子女們是否都安然無恙?
聽說來先生一直都因為有事被囚在大牢里面。現在又什么時候做了軍官。
”來生于是將張叔夜釋放,命她做參謀的事說了一次給她知道。
于是又問月姨,水員外去的尼庵在哪里,那尼姑庵又叫什么名字?
月姨道:“叫做水月庵,離原來的水府大概有五十里遠近。”來生聽了,馬上讓跟隨自己的手下軍校,拿著自己的名帖。
去水月庵中邀請水員外來相會,并將這件事情告訴月姨。
另一面另外安排一間房屋請月姨居住,讓他等候員外前來領回。其余的一眾婦女也全部安置停妥好,等待他們自己的家屬前來認領,不在話下。
卻說水員外因為不見了月姨,正在尼姑庵中煩惱,忽然看見來生派人來請,又知道月姨安然無恙,十分歡喜,隨即跟著軍官來到參謀營中來拜見。
來生先是感謝他一向以來的照顧的恩情,還將自己這一路遇到張招討,張叔夜為他開脫罪名,還聘請他為軍中的參謀,以及查點婦女的時候見到月姨的事詳細的說了一次。
水員外聽后,再三稱謝。
在敘話的時候,水員外又提起女兒的姻事,想將女兒嫁給來生。
來生道:“感謝你的大恩大德,無以為報。現在如果水員外你不嫌棄的話,我現在做你的半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