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你是誰
- 天下諸侯一鍋烹
- 水煮江山
- 3379字
- 2017-05-09 16:23:53
姬烈朝著墻上一揖。
隨后,那聲音隔了很長一段時間,又脆生生的念起來,這回念的卻是雍國,講述了雍國與孟國之間的一場非戰之戰:
“……兵家有言,上兵伐謀,不戰而勝!雍國以重金購買孟國良弓,致使孟國舉國造弓而荒置農田。一旦臨戰,雍國封鎖邊境,孟國糧食耗盡,唯有投城請降!惜也惕也,國之根本不可失!身為君者,當耳明眼銳,不可因利而失勢!”
姬烈聽得入神,雖沒有說話,但卻用手指在身旁的泥草叢中寫下了八個字:貨幣戰爭,始于仲卿。
那聲音念完了長長的評語,咳嗽了兩聲,又沉默了一陣,仿佛大大的喝了一口水,咽了下喉嚨:“嗯……耳明眼銳方可明辨時勢,勢成則業成,勢竭則業敗。今方有一聞,愿與清風聽。”
清風是姬烈。
姬烈會心一笑,端端正正的坐著,有著與年齡不同的穩重,他抬頭看了看天,冷月清輝,已是后半夜,天色將明。聽完這一則史,他便要離開這里,等到三天后,再來習劍聽講,而這些都是在文修院里學不到、聽不到的,那里只會講些天地常識與君臣之道。
這時,那聲音讀道:“先王十二年,齊侯將歿,寵姬有子庶出,名曰薛齊。寵姬欲使其子薛齊以承大位,勾陷世子。世子純厚,不堪其污,遂橫梁自盡。其時,齊侯尚有二子,一子宜吾,一子重申。
時有良臣,勸兩位侯子遠避他國,然而宜吾已為世子,不愿舍國器離去,唯有重申忍痛遠走,就此流亡。
十九年后,寵姬、薛齊、宜吾為爭權而死,重申得以回齊,任賢臣,興國事,舉世稱雄……”
說完,那聲音沒有如同以往一樣加以評論,而是沉默不語。
稀疏的月光搖動著墻上的燈火,姬烈坐在燈光照耀不到的陰影里,深深的陷入了歷史的典故中,齊侯重申的故事與自己何其相似,只不過,那齊侯還可以流亡保身,一待勢起便可稱霸諸侯,而自己卻是個傻子,只能傻傻的被困禁于此。
沉默良久,姬烈打起精神,按膝起身,朝著高高的院墻深深一揖,轉身離去。
“你,你這就要去了么?”
墻上那人說話了,聲音有些猶豫,有些顫抖,有些不舍。
姬烈頓住腳步,回頭望去,只見在那淡薄的月光下,微搖的燈火中,站著一個嬌小的人影,因隔得太遠,看不清楚樣子與年歲,只能看見那人穿著一身的火紅。
離奇的習劍,詭異的聽史。
三年了,自從傻子不傻了,每隔三日便會有鳥叫聲召喚著他,前往林中習劍,來到這墻下聽書,他不是真的傻子,自然也曾懷疑,并曾悄悄的打探,但以他的能耐,根本探聽不出是誰在幫他。
誰會去幫一個傻子?
誰會去幫助這么一個被人遺忘、為人軟禁、遭舉國上下忌恨的傻子!
或許,是老天垂憐吧,傻子曾經這樣想。
但是在今夜,那只知讀書而不問其他的人說話了,并且站在了那里,站在了傻子能看見的地方。
看著墻上那團火紅,姬烈無比激動,覺得自己仿佛看見了朝陽,那紅彤彤的朝陽里滲透著一絲微弱的希望。一個難以抑制的念頭在心里滾來滾去:‘終于,我終于不是一個人了,不是一個人……’
傻子的世界,向來都是一個人。
可憐的傻子踉踉蹌蹌的奔向高墻,站在那墻根下,仰著腦袋竭力的看向墻上,忍著眼里滾動的淚水,顫抖的問:“你,你是誰?”聲音很沙啞,但卻很輕柔,深怕將墻上的人給嚇跑了。
你是誰?
盡管姬烈自認為很溫柔,但墻上那人被仍然被他突如其來的舉動嚇了一跳,情不自禁地后退一步,聲音也有些顫抖:“我,我只是個讀書的。”
“我知道你是讀書的,但你是誰?”
姬烈不依不饒的問,隱藏在寬袍大袖下的手拽成了拳頭,努力的想要看清那人的樣子。可惜,因為那人縮在了燈影里面,根本看不清楚,只能看見一截被燈光拉斜了的影子。
稍徐,墻上那人壯了壯膽,往前走了一步,赤紅的裙角飄出了高墻,蕩漾在姬烈的頭頂。
那人猶豫了一陣,脆生生地說:“你不用知道我是誰,我也不知道你是誰,但是我知道,你不會再來了,以后,我也會不再在這里讀書了。”
聲音稚嫩,明顯是個尚未長成的小女娃。
姬烈沒有接話,甚至沒有去想她話里的意思,因為他看見了一雙眼睛,像小鹿一般的眼睛,干凈明亮,里面跳動著一顆顆的星星。
那人被姬烈火辣的眼光看得有些害怕,縮了縮頭,端著雙手,看著天邊熹微的月光,輕聲說:“有人讓我告訴你,你要保重,要像齊侯一樣忍辱負重。總有一天你會回來,像齊侯一樣回來,只有這樣,你才能對得起你的娘親。你會回來嗎?”說到這里,她歪著腦袋,悄悄的瞥著姬烈,很顯然,最后這一問,才是她想知道的。
下意識的,姬烈點了點頭。
“天快亮了。”
那人的眼睛亮了一下,星光照人。說完這句話,那嬌小火紅的身影便又隱在了燈光之外,過了一會,燈光滅了,墻上安靜了,四野一片浮白。
姬烈站在半人高的草叢里,只露著個腦袋,仍然看著那高高的院墻,心潮澎湃,但卻摸不著頭腦,隱隱的,還有一絲莫名的興奮。
月色瑩白,遠遠的傳來蛙鳴聲。
天快亮了。
姬烈吸了口氣,舉步往回走。
“請留步。”
剛走了沒幾步,身后傳來一個聲音,猛然一回頭,這才發現在那高墻的一側有間小門,一個著仆人裝束的壯年男子從門內走出來,手里捧著一方木匣,默默的將木匣放在地上轉身就走,沒有多說一句話。
劍。
匣中有劍,劍長三尺,式樣古樸,劍身的紋路如同大河激流,透著森森寒氣。稍一試鋒,吹毛斷雪,極其鋒利。
“虎邪!”
劍名虎邪,入手極沉,一看便是出自鑄劍大師之手,但令人奇怪的卻是沒有劍鞘,怪不得要以木匣盛放。
姬烈捧著劍,劍鋒朝下,握著冰涼的劍柄,面對著高墻沉沉一揖,然后提著劍轉身便走,他知道,一旦自己離開,這院子便會空無一人。
按原路回返,途經竹林,掛在竹枝上的包裹不翼而飛,便連那被他削斷的竹子也被收拾一空,微風搖動著樹葉,清微的香氣悄悄襲來,一切仿佛從未發生,只是一場夢。
來到自家院墻下,順著墻外的一株老樹爬上去,貓在墻上瞅了瞅,霧蒙蒙的并無異樣,揉身跳下來,猛地一轉身,卻發現一雙碩大無朋的眼睛正直勾勾盯著自己。
霎那間,姬烈的心驟然提到胸口,腦海中一片空白。
“灰兒,灰兒……”
輕微的馬叫聲響起,瘦馬在破爛的馬廄中撲扇著耳朵。
“原來是你。”
老半晌,姬烈回過神來,拍了拍胸口,裂嘴一笑,走過去摸了一把瘦馬的脖子,從草堆上扯了一把干草,扔在馬槽里,蹲下身來,凝視著瘦馬吃草,嘴角的笑容越來越濃。
過得一會,估摸著還有一個時辰天便凈亮,姬烈翻入室內,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室中摸索前行。
來到前窗,推開窗縫向東面看去,并豎起了耳朵。“呼,呼呼……”東面的室中傳出鼾聲如雷。
姬烈灑然一笑,抱著虎邪劍摸回草榻,從床下扯出一方破爛麻布,將劍厚厚的裹了,做成枕頭的模樣橫在榻上,枕著劍枕,剛一閉上眼睛突地想起那只小鳥,又翻下床來,把矮案上的暗格打開,用手指摸了摸小鳥毛絨絨的腦袋,小鳥反嘴就來啄他,他卻啞著聲音笑道:“快點睜開眼,等你開眼了,我給你起個名字。”
“吱嘎……”
便在這時,隔壁房間里傳來輕微的開門聲,緊接著,廊上響起了一陣細碎的腳步聲,輕輕柔柔的像羽毛一樣,不下細聽還聽不見。
姬烈心中一跳,趕緊關上暗格,跳上床,閉上眼睛,扯起了呼嚕。
肯定是小侍女起來了,想必正去打水做早飯。用不了多久,那東面的婦人也會醒來,那婦人一醒來便會大聲的嚷嚷,將夢中的姬烈吵醒,而那西面的車夫會抱著鐵劍,陰沉著一張臉,冷冷的注視著婦人,直到她閉嘴。
想著,想著,姬烈睡著了,嘴角帶著笑……
……
月隱星褪,日尚未起。
少臺城中,某個森然的院子里。
一名中年男子跪坐在華麗的錦席中,案上已溫好了一盞酒,正徐徐的透著香氣。那男子把著酒盞卻未就飲,修長的手指沿著酒盞口劃著圈圈。
銳利的目光,時隱時現。
這時,一道頎長的影子嵌入室內,那人提著頭顱,站在室口,恭聲道:“回稟家主,事情已辦妥。”
中年男子看了看那帶血的頭顱,目中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不忍,卻冷冷的問:“該死的,都死了么?”
影子答:“都死了!”
“你下去吧。”
影子消失在燈光里,中年男子捉著酒盞默然起身,慢慢走出室,站在屋檐下,舉頭望向那已然看不見的月亮,抿了一口酒,嘆道:“昔日承你一言之恩,如今我已盡還,是福是禍,便要看你的在天之靈與他的造化了。”
“父親。”
脆嫩的聲音響起……
……
“天亮了么?”
室中沒有燃燈,卻明亮如雪。
因為案上有一顆雞蛋大小的夜明珠。
老巫官顫抖著雙手,觸摸著夜明珠。
這顆夜明珠雖然比不上燕侯那顆禍國殃民的傾世之珠,但卻同樣光滑細膩,比任何一件絲綢都要滑嫩,比任何一個女子的身體都要細膩。
老巫官的表情很怪異,微微上揚的眉角顯得很愜意,但是顫動的鼻子卻像條肥蚯蚓一樣扭來扭去,讓他看上去很可憐。這一幅畫面,不由得讓人想起冰火兩重天。
或許是明珠放光過烈,他的眼睛瞇成了一條縫。
從那條縫隙看出去。
天,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