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年夏,曹操為拉攏各方勢力,給了袁紹大將軍,統領青、幽、并、冀四州州牧,承認袁紹坐擁四州,并是北方的老大。接著,又派鐘繇到司隸主持大局,與關中的韓遂馬騰搞好關系。然后又遣議郎王甫攜詔書拜孫策為騎都尉,襲父爵烏程侯,領會稽太守。
并使使命孫策與呂布、吳郡太守陳瑀共攻袁術。孫策以都尉不合自己如今的地位與身段,便與王甫相談是否給個將軍做做。王甫想了想,便替獻帝和曹操拜孫策為明漢將軍。王甫忠于天子,“明漢”,光明漢朝是也??梢娡醺οM麑O策可以光復漢朝,而不是作為曹操的家臣。
孫策整治行裝,待一切都收拾完畢之后,率軍進至錢塘。孫策表明來意,自己奉詔與吳郡太守陳瑀共討袁術,特來相商。陳瑀一言不發,邀其赴宴,暫住幾日。
而陳瑀在私底下,則派都尉萬演持印三十余顆授與丹揚、宣城等諸縣賊帥祖郎、焦已及吳郡嚴白虎等人,使其為內應,以伺機襲取孫策所占諸地。陳瑀可不管你曹操是誰,我是袁紹的人,幫你滅掉他兄弟袁術,那是不可能的。再說了,從私利而言,陳瑀怎么會幫助曹操打袁術,就給個破官,老子地盤呢,還不是老子自己去打?
孫策眼見陳瑀絲毫沒有談及攻擊袁術的意思,便也虛與委蛇,畢竟孫策也不想對袁術下手。私下,袁術待自己如兒子般,現在想來他兒子似乎從未做過大官,或許袁術曾經那么做并不是自私,而是為了保護我只做將而不從官主一城一郡,陷入繁忙的政務。
本來這樣一天天地,孫策、陳瑀都覺得不錯,相安無事也挺好。然而孫策喜好游玩,在一次夜里聽得嚴白虎聯合陳瑀要奪取自己的地盤之后。立即秘密召集部下策劃行動,相對于陳瑀的慢動作回放(先行拉攏不成,然后再行殺害),孫策下手是很迅速的。
孫策發覺之后,便迅速動手,派部將呂范、徐逸等人進攻陳瑀。于是,陳瑀悲劇了,自己還沒動手,人家就動手了,一點不按反派優先出手來。遂大敗于錢塘,陳瑀只余一人一馬逃出錢塘,稟報袁紹爭奪江東失敗。而孫策行并其軍士四千余人,就這樣輕而易舉的拿下了錢塘。嚴白虎等人左等不到出手,右等不到出手。便宣告破滅,內心的起伏是多么復雜啊。
建安三年,公瑾和我攜手投奔孫策。孫策聞公瑾歸來,親自出迎,當場授公瑾建威中郎將,驚訝四周士兵。并調撥給公瑾士兵兩千人,戰騎五十匹。此外,孫策還賜給公瑾鼓吹樂隊,替公瑾修建住所,賞賜之厚,無人能與之相比。對著百官文武說道,“我與公瑾,既有總角之情,又有生死之情,我的起手資本可有大部分全是公瑾的功勞啊。要不然哪有今天的我!”
當時孫策見到我,也很賞識我,然而沒待用我,因為后來祖母去世,我收拾行裝,便返回東城去辦理喪事。而公瑾留在了孫策手里作為第一謀臣。
公瑾得知孫策曾遣使奉供于袁術,勸他立刻交好曹操,曹操如今如日中天,袁術已是冢家(袁術自稱仲家)枯骨。孫策遂與群臣計議,派誰人前去?張纮、周瑜請行。
孫策手底下,只有張纮、周瑜、朱冶、程普具有此次拜謁的資格。然只有張纮、周瑜屬于自由身,朱冶、程普擔任要職,鎮守一方。周瑜又初來乍到,孫策舍不得派出周瑜。況周瑜剛剛到任,張纮也不放心。孫策遂派張纮至許都,進獻江東特產與絲綢無數。
曹操為撫慰孫策,表其為討逆將軍,進封吳侯。又將侄女許配與孫策之弟孫匡,并為子曹彰娶孫策族兄孫賁之女為婦,禮辟孫策之弟孫權、孫翊,又以張纮為侍御史,留在許都。孫策與曹操交好之后,結為姻親,接下來,孫曹二家一同對付袁術。(此時劉備還是個臣下)
孫策剿除錢塘陳瑀后,接著面對的便是丹楊勢力:祖郎、太史慈。
祖郎,是丹楊匪患之首,曾經讓初出茅廬的孫策全軍覆沒,孫策后來靠進獻玉璽,才得以領軍奔赴江東。
太史慈,是揚州牧劉繇的手下,自稱丹楊太守,籠絡豪強,聚兵眾萬余人。這兩人都不好對付,一個孫策曾經的仇敵,一個單挑匹敵的故人。
此前孫策放縱此二人占據丹楊,鞏固會稽、錢塘之治,一直未敢動手。結果,這兩人率先出手了。(該出手就出手啊,風風火火闖九州?。┟榔涿唬钤g天子詔書,剿滅江東孫氏叛賊。然而實際上,袁術此時不敢惹事,都已經龜縮壽春了(公孫瓚龜縮易京,可見公孫瓚、袁術合盟敗于袁紹、曹操合盟是命中注定)。
不管如何,雙方為爭奪江東,打起來了。孫策趁勢吞并宣城以東賊帥部旅。接著,孫策親自率軍進攻祖郎,與祖郎單挑不分勝負,祖郎雄居山越日久,大敗孫策全軍。后孫策誘其分化,轉入平原,在陵陽大破其軍,并生擒祖郎。孫策手里缺乏山越賊將,便好言招納。祖郎看孫策虔誠,便答應了投誠。
孫策立馬轉攻太史慈,太史慈沖動易怒,很容易的就被孫策誘入困境,在涇縣將其活捉。孫策問道,“還憶神亭嶺一番較量的故人么?”太史慈道,“至今日,方知那日是錯?!睂O策接著說道:“孰對孰錯,我不知曉。然昨日自信,今日當更添自信,失自信,又何以揚志乎?公與我,不分勝負,后再戰,可與我并肩作戰乎?”。于是,太史慈投靠孫策。太史慈又勸丹楊豪強投效孫策,孫策遂平定丹楊。
不久,劉繇在豫章郡因病逝世,享年四十二歲。豫州百姓百里迎道,眾官員以及劉繇部下紛紛請求豫章太守華歆(前任太守朱皓被笮融所殺)繼任揚州刺史。華歆推脫不受。孫策想去吊唁一下老對手劉繇,卻因為敵人腹地,眾人攔阻。卻看華歆為官之道,清廉有忠節。想必自然是不會加害自己,便帶上幾人不顧勸阻奔赴豫章。
華歆果然以禮相待,孫策也感慨萬千,華歆請將劉繇慎重的葬到其故鄉東萊牟平,孫策受托并且帶回劉繇遺孤。(劉繇長子劉基,此時年方十四,后來成為了東吳棟梁之才。)
孫策自此也算是手握揚州大權,會稽(孫策自己為太守),吳郡(朱冶為太守),丹陽(吳景為太守),豫章(華歆為太守)盡在掌握之中,唯廬江太守劉勛尚在袁術手中。若孫策此時仍算是袁術部將,那么袁術統一江東大業宣告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