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國外篇(3)
- 風險博弈:金融危機中風云人物的財富之道
- 賈文
- 794字
- 2013-08-03 03:45:37
金融危機的爆發,金融機構的倒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們信心不足。人們在金融危機中,對市場失去了信心,對銀行失去了信心。在這樣的前提下,他們把存在銀行的錢大量取出。銀行由于缺乏流動性的現金,不能貸出錢來給企業;企業缺乏流動資金,發展緩慢;人們因為企業效益不好,擔心會丟掉工作,減少收益,而不去消費……市場上開始了惡性循環,工業越來越蕭條,最后,全面的經濟危機爆發。在這種大環境下,股市當然會低迷,出現大跌的趨勢和現象。
很多金融機構都上市,出售股票,這樣就有很多人購買股票。牛市對購買股票的人無疑非常有利,很多人購買股票而一夜之間暴富,登頂金融塔,當然也有一些人在股市中被深套,而血本無歸;人們在熊市中,往往對購買股票十分謹慎,但對投資家來說,熊市也許是在價格極低的情況下,增持股票最好的機會。
股海風云變化莫測,但是他們在股海中撈得了大量財富……
“他人貪婪時我恐懼,
他人恐懼時我貪婪”——“股神”巴菲特
在這次的金融危機中,很多人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而財富不保,甚至連“股神”巴菲特的財富都大幅縮水。金融危機使全世界都感到恐懼,但是就因為對金融危機的恐懼而任金融危機“宰割”財富嗎?
當然不是的,要把握住機會“買入”。自全世界進入金融危機期間,投資大師巴菲在2007年,出手買入6次,最大資額有3.5億美元。從2007年10月到2008年9月,巴菲特創立的伯克希爾出資參與了8起收購案,且金額多在10億美元……
買入,買入
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于2007年始見于美國,進而蔓延開來,波及到全世界。作為世界上最有名的投資家,巴菲特對全球經濟走勢的把握十分敏感,所以很多人都會關注他所買入的股票,且在投資上模仿他。
在金融危機中,面對低迷的資本市場,人們都慌亂不堪。巴菲特篤信的投資哲學是“他人貪婪時我恐懼,他人恐懼時我貪婪”,金融危機來襲的時期,也正是他貪婪地投資的時候,買入、買入……是他當下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