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籌備力行社

  • 軍統特務實錄
  • 安子
  • 4018字
  • 2013-08-03 03:41:13

滕杰回國初碰壁

面對支離破碎的中國即將被蠶食的政治局面,以賀衷寒、滕杰為代表的黃埔軍人再也坐不住了。

滕杰,字俊生,原名蘭生,1905年1月5日出生,江蘇濱海縣人。滕杰先入上海大學社會系,后入黃埔軍校第四期步兵科。到了日本之后,滕杰進入明治大學經濟系學習。

日本帶給滕杰等諸位黃埔畢業生的,不僅僅是知識上的提升,更有很多新奇的思想。不少在日本留學的黃埔人深切地意識到:整治一個一盤散沙的國家,法家比儒家更有效。同時,更多的黃埔人都認識到:一個人想獲得多少自由,他就要先交出多少自由。如果一個人想為更多的人謀取自由,那么他就要交出自己的所有自由,甚至還要搭上自己子子孫孫的自由,只有這樣,才能換取更多的人的自由。正是這種認識,才導致了力行社的建立,并對力行社建立之后的綱領、宗旨的制定,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31年,金融風暴的塵埃還沒有落定,日本又爆發了阪神大地震。

阪神大地震的爆發,加劇了日本政府的恐慌,也加快了日本侵華的腳步。

1931年,盛夏的暑氣還沒有散去,滕杰、肖贊育(湖南人,黃埔軍校一期畢業生,復興社元老)和陳啟宇(江蘇如皋人,國民黨政府留日文官,滕杰的未婚妻陳啟坤的胞兄)就帶著黃埔東京同學會的囑托,回到了中國。

7月底,滕杰等人在上海登陸。登陸之后,三人分作兩路,肖贊育先回了老家湖南探望家人,陳啟宇、滕杰則一起去如皋看望滕杰的未婚妻陳啟坤。

三天之后,陳啟宇和滕杰帶著陳啟坤去了南京。

如皋到南京,滕杰和陳啟坤這一對戀人的旅行并不甜蜜,更不浪漫。1929年春夏的一場洪水,淹沒了淮河、長江流域的7省205縣。浮尸累累,禾苗淹沒,昔日景色優美的江南水鄉,變成了家家辦喪、戶戶戴孝的人間地獄。從如皋到南京的路上,滕杰見不到昔日江南應有的優美的景色,看見的是成千上萬的寡婦、老人、孤兒以及荒蕪的田野,遍野的哀號。

終于,南京到了。

但是,昔日繁華的南京也早已變了模樣,街上到處都是流離失所的難民,店鋪擔心饑民哄搶而緊閉。街上處處充滿了混亂、饑餓和不安的氣息。

滕杰與陳啟坤來到南京后,也很不順利。滕杰的回國,并沒有引起南京政府的重視,在這個潮濕而又炎熱的盛夏,滕杰與陳啟坤滯留在南京一個不為人知的旅館里。只有陳啟宇已經回到了南京政府,按部就班地做他的文官,滕杰卻找不到出路,肖贊育也沒有消息。滕杰和陳啟坤兩個人,在旅館里四目相對,走投無路,訴說無門。

在滕杰和陳啟坤寂寞蟄伏時,南京政府也正在經歷著一場空前的動蕩。

1930年秋天,在中原大戰后,蔣介石頻頻呼吁召開國民會議以制定約法,他打算“制定約法……以國家政權奉還于全國國民”;并提出“兩年以來,黨國多故,叛變紛起,都因為缺少一部約法”;“數十萬將士之鮮血,戰地無數人民之犧牲……痛定思痛、懲前毖后……”

雖然蔣介石語氣冠冕、理由堂皇,但國民政府立法院卻只用一句話“要等到中央常委會討論決定后才能公開制定約法”,打碎了蔣介石的約法之夢。

于是,蔣介石一怒之下,軟禁了反對他的國民黨元老胡漢民。然而,軟禁一個胡漢民豈能解決根本問題?相反,蔣介石的這一舉措,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促使更多的反蔣勢力浮出了水面。時任參謀部部長李濟深、軍事參議院院長李宗仁在廣州口誅筆伐,勒令蔣介石下野,而在行政院的11位主官當中,也有4位主官極力反蔣。

從1931年9月開始,中國就再也沒有平靜過,“九一八”事變后,日本軍人進入了東三省,大好河山成了倭寇盤踞的地盤。

針對這樣的時局,滕杰哀嘆道:“國內對于即將發生的日本的大規模侵華戰爭,幾乎毫無準備。不僅是腐敗落后,并且是四分五裂;特別是民心士氣的消沉,已到了對時局的挽救完全失去信心的程度。”他看到了問題的所在,但是,他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中國的命運嗎?

籌備力行社

萬般無奈之下,受到冷遇的滕杰只得同南京的黃埔同學秘密聯絡,并在1931年8月,草擬出一份意見書,也就是成立力行社的計劃書。這份計劃書的大意是:“在極端秘密的原則下,以黃埔畢業生為骨干,推蔣介石為‘領袖’,‘內平禍亂,外抗侵略’,‘建立一個意志統一、紀律森嚴、責任分明和行動敏捷的堅強組織’。”

計劃書草擬好后,滕杰找到了時任國民黨政府中央組織委員會秘書的黃埔一期的畢業生曾擴情。

曾擴情也是后來的復興社的骨干之一,他于1894年出生在四川威遠的一個貧農家庭,后來進入北京朝陽大學讀書,1921年在曹叔寶、劉紹武、董鉞的介紹下加入國民黨。1924年,由國民黨一大代表、共產黨員李大釗保薦投考黃埔軍校,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同年9月參加北伐,并擔任孫中山的警衛工作,10月底返回廣州,畢業后留校任黃埔軍校政治部少校科員。1926年1月,曾擴情任黃埔軍校政治部秘書,黃埔同學會籌備委員、秘書兼總務,國民黨中央軍人部秘書。1927年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隨從秘書兼黃埔同學會秘書,南京中央軍校政治部少將主任。1928年10月任軍事委員會四川軍事中將特派員。1929年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秘書。1931年任國民黨中央民眾運動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央組織委員會秘書。新中國成立以后,曾擴情獲得人民政府的特赦,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當然,這是后話了。

在1931年,當曾擴情看完滕杰的意見書后,大加贊賞,并且立刻和滕杰開始了行動,四處聯絡同道,為籌備秘密社團做準備。

1931年的9月到10月,曾擴情、滕杰兩次在南京以“聚餐”的名義,秘密聯絡多名黃埔畢業生,籌建了力行社的前身——“護國救黨籌備處”。籌備處的辦公地點設在位于南京二郎廟街的康澤醫院,也是后來的復興社的骨干——康澤的住所。這里提一句康澤這個人,他是復興社和三青團的創始人,黃埔三期畢業生,1931年的時候,康澤就在南京,以行醫的名義蟄伏著。

籌備處成立后,滕杰擔任籌備處書記,主要負責聯絡全國各地的相關組織和相關成員,滕杰的妻子陳啟坤任秘書助理,負責籌備處的日常事務。

陳啟坤,一個聽起來有點陌生的名字,她也是力行社的“元老”,一個被湮沒在歷史中的女人,一個被某些文人冠以“圣女”稱號的女人。在金庸所著的《笑傲江湖》中,也有一個“圣女”,那就是被稱為“圣姑”的任盈盈。從很大程度上說,陳啟坤的“圣女”的“圣”不能等同于圣女貞德的“圣”,而應該等同于任盈盈的“圣”,也就是資格老、作風正派、立場堅定。

陳啟坤之所以能夠成為“圣女”,主要原因是因為她是滕杰的妻子。滕杰在回國初期,走投無路,陳啟坤不僅沒有嫌棄他,還做了他唯一的支持和依靠,唯一的聽眾和知音。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陳啟坤對滕杰的堅定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力行社的成立。陳啟坤早逝,這使得她在史料中出現的次數并不多,但是,陳啟坤卻在一定程度上引導了不少力行社、復興社以至后來的軍統人員的政治取向。

畢業于普通職業學校的陳啟坤,屬于知識女性,目光要比一般人長遠,在關心個人利益之余,也關心國家和社會的前途。然而,她的學識、眼界以及判斷力有限,對很多事物的認識也只是一知半解,所以她不加選擇地支持了丈夫滕杰的“事業”,以至于后來影響了大批復興社乃至軍統成員的思想意識。

在籌備力行社的人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那就是當初命令滕杰回國的賀衷寒,黃埔東京同學會的頭目。此時的賀衷寒,剛剛從日本明治大學留學歸來,擔任國民黨陸海空軍總司令部政治宣傳處處長,正是因為他的積極配合,才使得籌備處的日常辦公不至于太過拮據和寒酸。

有意思的是,雖然在籌備力行社的建議書中,所有人都將蔣介石視為力行社的領袖,但是從1931年滕杰回國,一直到1931年年底蔣介石暫時下野,蔣介石這位力行社的領袖,對力行社的籌備工作一無所知。直到1932年1月中旬,蔣介石才從他的侍從秘書鄧文儀那里得知了一個以自己為領袖的社團正在組建的消息。沒有人會嫌自己粉絲多,蔣介石自然也不例外。蔣介石聽聞此事大喜過望,并讓鄧文儀以鄧本人的名義給滕杰發去一封密函,密函的主要內容就是告訴滕杰等人,蔣介石對他們籌備力行社的行為大為贊賞。

這里,還要交代一個人,那就是鄧文儀。雖然他只是蔣介石的侍從秘書,卻來歷不凡。鄧文儀于1905年12月18日出生在湖南醴陵,1925年畢業于黃埔一期,后來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曾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力行社成立之后,鄧文儀一直擔任力行社的書記,后來成為復興社的“十三太保”之一。

在蔣介石讓鄧文儀以鄧本人的名義給滕杰發去密函后,蔣介石于1932年1月,重返南京政壇。他重返政壇后,立即召見了滕杰、康澤、賀衷寒等人,認真聽取了他們進行的力行社的籌備工作,并對他們所做的工作表示了自己的“欣慰”。在這次召見中,滕杰、賀衷寒、康澤一直稱呼蔣介石為“領袖”,這也讓蔣介石十分受用。

這次召見的參與者康澤,在《復興社的緣起》一書中,曾對這次召見有詳細的描述。據說,當時蔣介石痛心疾首地對他們說:“日本帝國主義壓迫我們,共產黨又來搗亂,我們黨的精神完全沒有了,各地的省市黨部被包圍的包圍,被打的被打,甚至南京的中央黨部和國民政府都被包圍了;我們的黨一點力量也沒有了,我們的革命一定要失敗!我們的好學生都死了,你們這些又不中用,我們的革命就要失敗了!……”他講完之后,滿座嘩然,眾人無語,隨后,會議就散了。

這次召見一個月后,正當康澤等人即將絕望時,蔣介石通過鄧文儀通知滕杰等人,命令他們于3月4日,召集所有籌備處人員到蔣介石的官邸談話。

3月4日到6日,蔣介石與力行社的相關人員連續召開了三個晚上的會議,認真聽取了每一個籌備處人員的發言,并在會上作了“安內攘外”的總結性發言。

3月7日上午,蔣介石再次召集籌備處的全體人員,對他們講了“知難行易與致知力行”之后,就命令所有與會者每人根據這句話寫一篇文章。

3月8日,蔣介石在認真批閱了籌備處每個人交來的文章后,為大家表現出的忠誠和崇拜大為欣慰,高興之下,就把籌備處所籌備的組織命名為“三民主義力行社”,簡稱“力行社”,隨后親自主持了這個組織的宣誓和成立儀式。力行社,也就是后來的軍統,從此正式踏上了民國的政治舞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蛟河市| 长宁区| 淳化县| 耒阳市| 蒙阴县| 天门市| 武穴市| 红河县| 长治县| 阜康市| 讷河市| 汶上县| 莲花县| 全椒县| 于都县| 余江县| 梅河口市| 五莲县| 龙江县| 任丘市| 红桥区| 贡觉县| 太白县| 北海市| 兴国县| 托克逊县| 仁化县| 南木林县| 聂拉木县| 新昌县| 积石山| 郴州市| 华池县| 岳阳县| 抚顺县| 金阳县| 怀柔区| 宜春市| 麟游县| 阿图什市| 抚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