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結合英國的情況考察第二種抑制,即積極的抑制——英國為窮人課征的巨額稅款,究竟為何沒有改善窮人的生活境況——濟貧法自身就趨于使其目的落空——減輕窮人痛苦的方法——根據我們本性的固定法則,要使社會下層階級完全擺脫匱乏的壓力是絕對不可能的——人口受到的所有抑制可以歸并為貧困或罪惡。

所謂積極的抑制,就是指已經開始增長的人口所受到的抑制,主要是(盡管也許不完全是)社會最低階層人口所受到的抑制。對于一般人而言,這種抑制不像前面所說的另一種抑制那么明顯。要說明這種抑制的強度和范圍,我們現在擁有的資料尚嫌不足。但我認為,只要人們注意到死亡表,一般都會承認,每年夭折的兒童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父母不能給予充裕的食物和適當的照料造成的,這些兒童有時甚至還會遭受非常嚴重的苦難,也許不得不居住在骯臟的環境中并從事很沉重的勞動。在每個城市,都可以看到窮人家的孩子大量死亡。

農村的情況當然不會這么嚴重,但既然迄今人們尚未對這一問題進行充分研究,所以誰也不能說,農村窮人家兒童的死亡率,不高于城市中、上等階級的家庭兒童的死亡率。人們確實難以想象,一個有6個孩子的農村家庭主婦養活6個孩子,常常極度缺乏食物,竟然能夠總是給予孩子維持他們生命所必需的食物和照料。在現實中,農家兒女并不像小說所描寫的,如同紅顏小天使。居住在農村的人會告訴我們,農家子弟的發育往往受到阻礙,成熟得很晚。看上去十四五歲的孩子,一問往往已經十八九歲了。扶犁耕地當然應該說是有益于健康的,但你卻往往看不到扶犁的小伙子有腿肚子,這只能歸咎于缺少適當的或充足的營養。

為了救助普通人所頻頻陷入的這種困苦,英國制定了濟貧法。然而,濟貧法雖說也許減輕了一點個人的不幸,但恐怕卻把這種不幸傳播給了更多的人。

英國每年為窮人征收大量數額的稅款,但窮人的痛苦卻依然如舊。這個問題常常會引起爭論,人們提及此事,總是感到非常迷惑。有人認為征收的稅款肯定被一些人占為己有了,另一些人認為很大一部分稅款肯定被教會執事和負責救濟貧民的人消耗在吃喝玩樂上了。大家都認為,不管怎么說稅款管理得太糟了。總之,每年為窮人征收將近300萬英鎊稅款,可窮人的痛苦依然沒有消除,這一事實使人不能不感到驚訝。但如果看問題稍微深入一點,人們驚訝的就不僅僅是這個事實了。假如每鎊要課征18先令而不是4先令便能使情況大為改觀,這反倒會使人感到驚訝。我且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我的意思。

假設借助富人捐助,有人每天掙得18便士或者說2先令,現在可得到5先令。人們也許認為,這樣窮人的日子便會過得非常舒適,每頓飯都有肉吃。但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結論。每天轉移給每個勞動者3先令,并不會增加我國肉類的數量。目前我國并沒有那么多的肉,能讓每個人都享有足夠的肉食。那么結果會怎樣呢?肉類市場上買者之間的競爭,會迅速使肉價從每磅8、9便士上升到每磅2、3先令,因而這種商品并不會被更多的人所享有。當一種物品由于極度缺乏而不能為一切人所享有時,誰擁有最有效的獨享權,或者說誰出價最高,誰就會擁有該物品。即使買肉者之間的競爭能持續相當長的時間,以致每年飼養的牛會大量增多,也只能是在消耗谷物的情況下增加牛的數量,而這是一種很不值得的交換。因為眾所周知,此時國家便不能養活同以前一樣多的人口,當食物相對于人口的比例處于稀缺狀態時,社會最底層的人們究竟是每日得到18便士還是5先令,也就無關緊要了,反正無論怎樣他們都得過最苦最緊的日子。

或許人們會說,購買每種物品的人數增多,會給產業帶來刺激,從而全島的總產量會增加。然而財富的增加又會刺激人口增長,人口的增長幅度也許會超過財富的增長幅度,因而增加的產量必將分配給更多的人口。況且我們的假設一直是人們完成的工作量和以前相同。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靠富人的捐助,每天得到5先令而不是18便士,會使每個人產生幻覺,以為自己已經較為富有,可以有許多時間不去干活。這會立即對生產活動造成嚴重的消極影響,要不了多久,不僅整個國家會比以前窮,而且下層階級的處境也會比每天僅僅得到18便士時更為悲慘。

即使按每磅18先令的比率向富人課征濟貧稅,并以最公正的方式分配征得的稅款,其結果也不會與上面我所做的假設有什么兩樣。富人無論做出多大的捐獻,做出多大的犧牲,也不會阻止社會下層階級陷于困苦之中。尤其是如果以貨幣的形式做出捐獻或犧牲,情形就更是這樣。確實,也許會由此帶來巨大的變化。富人會變窮,窮人中的一些人會變富。但如果現在的人口與食物的比例繼續下去,終歸還是有一部分社會成員的生活會不可避免地遇到困難,這種困難自然而然將落在最不幸的社會成員身上。

我不能用貨幣提高一個窮人的地位,不能用貨幣使他的生活境況比以前大為好轉,而不是相應地降低同一階層其他窮人的生活,這乍看起來似乎令人費解,但我認為實際情況正是如此。如果我縮減家里人消費的食物數量,把這些食物給予這個窮人,則我便會使他受益,受苦的只是我自己和全家人,不牽涉其他人,我和家里也許是能夠忍受的。如果我開墾一塊荒地,把生產的產品給予這個窮人,那我就會不僅使他而且還會使全體成員大受其益,因為他以前消費的食物便轉歸社會了,或許連同一些新產的食物也轉歸社會。但如果我給他的僅僅是貨幣,假設我國的產量保持不變,那我就等于授權給他,使他從這種產量中可以得到比以前大的份額,而他要得到這一較大的份額,就必須減少別人的份額。很顯然,在個別例子中,由此而產生的影響是很小的,以至于令人完全察覺不出來。但這種影響卻肯定存在,就像布滿空氣的微生物,雖然我們看不見,卻是客觀存在的。

假定某個國家的食物數量許多年保持不變,那么很顯然,這些食物就必須按照每個人所擁有的特許權的價值進行分配,也就是說,必須根據每個人能為這種普遍需要的商品拿出的貨幣數額進行分配。所以,顯而易見,一部分人的特許權的價值有所增加,而另一些人的特許權的價值就必定有所降低。如果富人不縮減自己飯桌上的食物,而捐給50萬人每人每天5先令,那么不難想象,由于這些窮人比以前生活得舒適,比以前消費更多的食物,因而剩下來分給其他人的食物將減少,從而每個人的特許權的價值將會降低。也就是說,相同數量的銀幣所能購買到的生活資料數量將減少,相應地,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將普遍上漲。

人口增加,而食物卻不按比例增加,顯然會產生與上面相同的結果,即每個人的特許權的價值將降低。人均分配到的食物數量必將減少,一天的勞動所得所能購買到的食物數量也隨之減少。食物價格的上漲,要么緣于人口的增長快于生活資料的增長,要么緣于社會上貨幣分配的變化。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其食物即使仍在增加,也增加得緩慢而有規律,不能滿足突然出現的需求,但社會上貨幣的分配卻頻繁發生變化,這毫無疑問是食物價格經常變化的原因之一。

英國的濟貧法往往在兩個方面導致窮人的一般境況趨于惡化。首先,濟貧法往往致使人口趨于增長,而維持人口生存的食物卻不見增加。窮人即使明知無力養家糊口,也要結婚。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這么說,是濟貧法在產生它所養活的窮人。由于人口的增長必然使分配給每個人的食物減少,因而很明顯,那些在生活上不依靠教區幫助的勞動者所能購買的食物數量將比以前減少,從而必將有更多的勞動者需要教區的扶助。其次,一般說來,濟貧院收容的人不能說是最有價值的社會成員,但他們消耗的食物卻會減少更為勤勞、更有價值的社會成員本應享有的食物份額,因而同樣也會致使更多的人依賴救濟為生。如果讓濟貧院中的窮人生活得比現在好,則貨幣分配的這種變化將使食物價格上漲,將更為明顯地使濟貧院外的窮人的生活境況更加趨于惡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宾川县| 镇雄县| 新蔡县| 黎城县| 襄汾县| 磐石市| 右玉县| 鲁甸县| 永德县| 金寨县| 肥东县| 深州市| 镇江市| 专栏| 手机| 金门县| 喀什市| 太康县| 宁国市| 襄樊市| 交城县| 清新县| 上虞市| 浏阳市| 大姚县| 建德市| 张家港市| 犍为县| 凤台县| 莎车县| 龙泉市| 德昌县| 乐清市| 太康县| 本溪| 吉木萨尔县| 长沙县| 广汉市| 新野县| 滕州市| 自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