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在新澤西,截止到1743年,七年間出生數與死亡數之比平均為300:100。在法國和英國,其最高比例僅為117:100。對于這種巨大而令人難以置信的差別,我們不必那樣大驚小怪,以致要把它歸因于上天的不可思議的干涉。其原因并不遙遠、隱晦也并不令人不可捉摸;它就在我們的近旁,就在我們周圍,只要具有研究精神,人們都可以窺見。設想沒有造物主的力量直接發生作用,石頭就不能落下,植物就不能長大,這是與最自由的哲學精神相符合的。但是,我們從經驗中得知,人們所謂的自然界所起的這種作用幾乎全都要遵循固定的法則。自開天辟地以來,人口增加或減少的原因,或許同我們所了解的任何自然法則一樣,都是恒定不變的。

兩性之間的情欲似乎在任何時代幾乎都是不變的。因而,用代數學上的術語來說,常常可以視之為一個已知量。阻礙任何一國的人口增加超過其所能生產或獲取的食物數量的偉大的自然法則,是這樣一種法則,即:它在我們的視域中是顯而易見的,在我們的知識中是這樣明白,又為一切時代的經驗所充分證實,以致我們片刻也不能對它有所懷疑。固然,自然用以防止或抑制人口過剩的各種方式,在我們看來不那么明顯、規則,可是,我們雖然并不能總是預言其方法,但卻能夠確鑿地預言其事實。如果幾年間一國出生數與死亡數之比表明人口的增加大大超過該國生產物,或獲得物按比例增加的數量,我們就可以明確地斷言:除非移民,不然死亡數就會迅速超過出生數,并可以斷言這幾年人口的增加不能表明該國人口的實際平均增加情況。如果沒有出現其他一些減少人口的原因,該國無疑就會發生周期性流行病或饑饉。

衡量任何國家人口真實而持續不斷增加的惟一正確的標準,是生活資料的增加。但是,甚至這一標準也常會發生某些細微的變動,但這種變動我們卻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在某些國家,人口的增加似乎受到了推動。這些國家的人民已經逐漸對靠少得不能再少的食物來維持生活的境況習以為常了。這類國家很可能經歷過這樣一些時期,即:這時,其人口持續不斷地增加,而生活資料卻得不到增加。中國似乎就是這樣的國家。如果我們已知的有關中國的各種記述是可靠的話,則中國下層階級的人民已經習慣于幾乎靠少得不能再少的食物來維持生活。中國的法律使得該國的人口慢慢顯現出了增長的趨勢。處于這種狀態的國家必然會常常爆發饑饉。在其人口同生活資料的比例如此之大,以致其平均產量只夠維持居民生命的國家,時令不好所導致的任何短缺都必然會帶來嚴重后果。

在美國,現今勞動者的報酬很高,因而遇到荒年,下層階級只要節儉度日,就不致陷入明顯的痛苦境地。所以那里幾乎不可能發生饑饉。可以想象,隨著美國人口的增長,勞動者的報酬相應地將大大降低。在這種情況下,人口數量將持續不斷地增加,而生活資料卻不會按比例增加。

在歐洲,由于每一國盛行的生活習慣不盡相同,其居民人數與食物消費量之比必然有所不同。英格蘭南部的勞動者習慣食用小麥制的上等面包,因而他們要等到餓得半死不活才愿意過蘇格蘭農民那樣的生活。由于嚴酷的自然法則連續不斷地發生作用,他們也許最后不得不過一些國家下層階級那樣的生活,到那時,相同數量的食物就要維持較多人口的生活。但是,為做到這一點而進行的嘗試很多時候是非常困難的,一切人類之友也希望它歸于失敗。應該鼓勵人口增加,我們經常聽到有人這么說。如果人口增長的趨勢像我所描述的那樣明顯,則這樣的增長為什么在頻繁地受到鼓勵的時候沒有出現,就似乎有點令人費解了。其真正的原因是,推動人口增長的要求是在沒有準備供養增加的人口所必需的基金的情況下提出的。

如果通過促進耕作增加對農業勞動的需求,并由此增加農村生產的產品數量,改善勞動者的生活狀況,那么就完全不必擔心人口按比例增加了。以其他任何方式實現這一目的的嘗試都是不道德的、殘忍的和暴虐的。因此在任何有自由傳統的國家是不可能成功的,推動人口增加也許是國家的統治者和富人饒有興趣的事情,因為這樣可以降低軍費以及在國外銷售的制造品的成本。但是,對于這一類嘗試,尤其是當這種嘗試打著所謂仁慈的騙人的招牌,因而被普通人民興致勃勃、誠心誠意地接受的時候,貧民之友應當留心觀察,全力抵制。

皮特先生的濟貧法案中有這么一個條款:有3個以上子女的一切勞動者,都可以為其第4、第5……個子女領取救濟金,每星期各1先令。我確信這一條款完全是出于好意。我承認,在該法案提交國會以前及提交國會以后的一段時間,我還認為這個規定是很有益的;但對這個問題更深入地反省以后,我就確信,如果該法案的目的在于改善貧民的生活狀況,那么這一目的決不能實現。我看不出它有助于整個國家增加生產物,倘若它趨向于增加人口而不是增加生產物質,則其必然而無法規避的結果看來就是相等的生產物質必須在較多的人口中間分配,從而一天的勞動只能換得更少的食物,貧民也就會更加困苦。

我已經談到,在一些情況下,即使生活資料不按比例增加,人口也可以持續不斷地增加。但很顯然,各國的食物和食物所能供養的人口之間的變化是有一個不可逾越的限度的。在任何一個國家,其人口如果不再絕對減少,其食物就必然足以維持勞動者的生活,使其能一代一代生存下去。

在其他相同條件下,可以這么說,一國人口的多少由其所生產的人類食物的數量而定,而該國人民的幸福則由食物分配的寬裕與否決定,或者說,一天的勞動所能換得的食物數量。產谷國、牧畜國、產米國的人口之比,產米國最多,產谷國其次,牧畜國又再其次。英格蘭的土地不宜種稻,但都可以種馬鈴薯。因而亞當·斯密博士說,如果馬鈴薯能成為普通人民適于食用的植物性食物,又用和現在種植谷物的土地數量相等的土地種植馬鈴薯,英格蘭就能夠供養比現在多得多的人口,其結果,在短時間內人口就會大大增加。

一國的幸福并不只是取決于其經濟的貧富、歷史的長短和人口的疏密,而還取決于其發展速度,取決于每年食物的增加同每年人口無限制地增加相接近的程度。在一些新開拓的殖民地——舊國的知識和產業常常在它們那肥沃而尚未被占用的土地上發生作用——食物的增加和人口的增加是最接近的。在另一些情況下,國家歷史的長短在這方面并不十分重要。大不列顛居民現在享受的食物也許和兩千年、三千年或四千年以前一樣充足。我們完全可以相信,蘇格蘭高地貧瘠而人跡罕至的土地,同佛蘭德豐饒而人口稠密的地區一樣深受人口過多之苦。

假如一國從未遭遇技術更為先進的民族的侵略,而任憑其文明自然發展,則從其生產物可以看作一個單位的時候,到其生產物可以看作一百萬個單位的時候,也許要經歷好幾百年的時間,這一過程之中或許沒有一個時期的人民群眾可以說擺脫了直接或間接由食物缺乏造成的困苦。在歐洲各國,自有史以來,已有成千上萬的人受到這一簡單抑制而未能出世,盡管其中某些國家從未發生過極為嚴重的饑饉。

饑饉似乎是自然最后、最具破壞性的手段。人口增加的能力大大超過土地生產人類生活資料從而減少人口的作用。它們是破壞大軍的先鋒,往往獨立完成這種可怕的行為。如果它們在這消滅人口的戰役中失敗了,疾病流行、瘟疫、傳染病和黑死病就會以嚇人的隊形進攻,殺死數以萬計的人。如果仍不能完全成功,嚴重而不可避免的饑饉就會從背后潛步走近,以強有力的一擊,使世界的人口數量與食物數量得至平衡。

于是,對一切時代、一切國家人類生活的歷史細心考察過的人都必須承認:人口的增加,必然受生活資料的限制。

當生活資料增加的時候,人口也會相應地增加。較強的人口增殖力,受到貧困和罪惡的抑制,所以實際人口數量同生活資料數量會保持平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义县| 西安市| 化州市| 武山县| 昌邑市| 永康市| 和静县| 蒙城县| 贵德县| 临泽县| 绵阳市| 孝感市| 临沂市| 营口市| 双城市| 鞍山市| 林芝县| 邓州市| 乌什县| 宁德市| 遵化市| 平塘县| 修武县| 石景山区| 和平区| 铜梁县| 建宁县| 离岛区| 江川县| 东台市| 手游| 汉源县| 兴安县| 东阿县| 金平| 剑阁县| 牟定县| 万年县| 阳西县| 关岭| 西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