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位置 位置分兩種:1、天然之位置,如河海山林等。2、人工之位置,如靜物畫之類,皆由人手定其位置者是。然人工之位置,須成自然之形。倘位置無法,畫筆雖巧,亦不能成為佳作。(詳細見后構圖說)。
第二 形 凡物以形為基礎。繪畫尤重形。故不能作正確之形者,必不能作畫。畫形須由大處著眼。
形成然后求面。初學作畫,尤須著意畫面。如明暗、平立等是。
第三 調子 凡表明物之圓扁、遠近、軟硬等色彩濃淡之度,謂之調子。
調子之原則,凡最明處所接之陰面必最暗,凡最暗處所接之陽面必最明。
又,近處明暗共強,遠處明暗共弱。
學畫調子,必須由大處著眼。
調子分強調子、弱調子;明調子、暗調子。初學作畫,宜強宜明。
又,表明遠近調子之原則,即近景最明,中景暗,遠景較近景暗,較中景明。又如近處最暗,中景明,遠景較中景稍暗。
第四 色 色與調子不可離,當與調子同時研究。
于畫面之上,分色之善惡,有二種:
一)畫面全體之色;
二)畫面一部分之色。
但二者之中,以第一種為重。倘一部分之色雖佳,全體之色甚惡,決非佳作。
色彩當取法天然,多用暖色為宜。繪畫大家,或有喜多用冷色者,然初學大不相宜。
暖色 赤黃之類。
冷色 青綠之類。
此外,又分透明色、不透明色、半透明色三類。
透明色如Pink Madder等
不透明色Vermilion等
半透明色Cobalt等
一般畫家每于陰面用透明色,于陽面用不透明色。但彼此混用,亦無不可。
初學作畫之色彩,宜華麗。繪畫大家有專用澀色者,初學大不相宜。
第五 畫題 畫家作畫,必先有畫題。但練習作畫時,可以不用。
第六 主客 一幅繪畫之內,必有主客。如畫人物,以人物為主,人物以外者皆為客;如描幾上之果物,以果物為主,其旁所有之玻璃杯等,皆為客。作畫時,不可以客位奪主位。務使主客分明為要。
第七 構圖 以前所述之主客,為構圖第一要義。否則,看畫者之目力,不能專注于畫面之一處、其畫即失之于散漫無章。
未完)
羽造花
日本造花店,用各種鳥毛,染以彩色;花瓣剪成圓形,葉片形式,各如其花之形態而定。聞染色之時用膠水涂之,取其鮮明而牢固。南京勸業會暨南館亦有之,但不如日本所造之佳。
丁香編物
新加坡教會女學堂中,以丁香編織各物為最妙。如花籃、花瓶、小船、鏡架等種種,以丁香穿于細銅絲,扎成細工。古雅芳香,甚為可愛。
通花剪花
繪水彩畫于大通草上,則通草經受濕處,花紋自然突起,依樣剪下,粘貼于鳥絨之上,裝于鏡架,十分美觀。曾見于直隸館中。
木嵌畫
用各種天然有色之木,依山川形色而雕刻之,亭臺木石,深深淺淺,鑲刻于白木之中,而又以彩色烘托之。思想高尚,何與倫比。日本東京藝術學會有此制品。
凍石畫
浙江溫州所制之凍石畫,其法與木嵌畫同。用各色之凍石,雕刻各種人物山水,鑲嵌于木屏中,凹凸玲瓏,真奇妙也。
鐵畫
溫州亦產鐵畫。用細鐵條,錘成梅蘭竹菊,或簡易山水,涂以光漆,用白木屏裝嵌于其上,遠望花紋突起,蒼古異常。
麥桿畫
工藝館有闕尹氏所制麥桿畫。用麥柴劈為細絲,先用膠水畫工細人物于絹上,將麥絲按圖細膩勻貼,絲毫無誤。真創見之作也。
美術界雜俎1、
世界名優亨利阿文格氏
氏英人,今年十月十四日以急病死,英王、美大統領僉致詞吊唁。氏生時,于學靡不窺,肆業達柏林、康布利幾兩大學,授文學博士號。又,格辣斯大學授法律博士號。以故盛名傳遐邇。日本名優游英者,無不以得親顏色為幸。氏性高尚,善雄辯。登場獻技,喜為悲劇之音,與日本團十郎相仿佛。英國劇界改良,氏之力為多。今赍志以沒,識者僉謂英國喪一大光明云。
日本洋畫大家三宅克已氏
氏阿波國德島人。幼時酷嗜繪畫,殆廢寢食。十七歲,游于大野幸彥氏之門,專修洋畫。明治二十四年,氏看英人今勃利氏水彩畫展覽會,忽發感觸,遂決定專門研究水彩畫。顧日本工此者鮮,靡自取法。后往歐美,與彼都名士游,究心探討,其技以是大成。歸國后畫名益著,推為水彩畫之山斗。氏著作甚富,余所及見者數種,附志于左。世有同好,愿先睹焉。
日本洋畫雜志一斑
日本畫派有兩種:日本畫、洋畫。日本畫發達最早,已出版之雜志,不下數十種。洋畫近年始發達,進步甚迅,雜志出版者亦有十余種。右所記載,不無掛漏,然亦可窺見一斑矣。
日本近日美術會匯記
日本美術協會第三十八回展覽會,在上野同會列品館,由十月十一日至十一月三十日止。
日月會展覽會,由八月十五日至九月二十八日止,在上野第五號開會。出品之種類:繪畫、雕塑、圖案、新古參考品等。新作中最著者,有根本雪逢氏之花鳥屏風一雙,小川榮達氏之美國貴賓入京、兩國川開等。
白馬會展覽會由九月二十一日開會,在上野。新作品有和田英氏之《衣通媛》、岡田三郎助氏之《神話》、中澤弘光氏之《風景》、小林千古氏之《寺院之裝飾》、《巴里之色》、《日本之色》等。
二葉會例會八月十二日開,在本鄉麟祥院。出品之畫,受賞者,一等,高橋廣湖;二等,那須豐慶;三等,中倉玉翠。
日本繪葉書展覽會由九月十八日開會。每日入場觀覽者,有五百余人,可云極盛。(繪葉書即郵政片加以繪畫者。)
東京音樂學校音樂會十月二十八日開會。
一)管弦合奏 Ouverture“Ikhigenia in Aulio”。
二)合唱
甲)光由東方;
乙)墓前之母;
丙)菊之杯。
三)(甲)管弦合奏Menuett;
乙)弦樂合奏Serenade.
四)獨唱Oria。唱者,研究科女學生小室千笑。
五)洋琴管弦合奏Concerts。
六)管弦合奏
甲)Marche funebre;
乙)Sohengrin。
七)唱歌、管弦合奏鞭聲肅蕭。
釋美術
茲有告者,游藝會節目,分手工部為美術手工、教育手工、應用手工,云云。似未適當。某君評語,“手工宜注意恩物一門,勿重美術”,是亦分手工恩物與美術為二,似為不妥。西學入中國,新名詞日益繁,或襲日本所譯,或由學者所訂,其能十分適當者,蓋鮮。學子不識西字,僅即譯名之字義,據為定論者,姑無論已。或深知西字,而于原字種種之意義,及種種之界限,未能明了,亦難免指鹿為馬也。美術之字義,西儒解釋者眾,然多幽玄之哲理。非專門學者,恒苦不解。今姑從略。請以通俗之說,述之如下:
美,好也,善也。宇宙萬物,除丑惡污穢者外,無論天工、人工,皆可謂之美術。日月霞云,山川花木,此天工之美術也;宮室衣服、舟車器什,此人工之美術也。天無美術,則世界渾沌;人無美術,則人類滅亡。泰古人類,穴居野處,迄于今日,文明日進。則美術思想有以致之。故凡宮室衣服,舟車器什,在今日,幾視為人生所固有,而不知是即古人美術之遺物也。古人既制美術之物,遺我后人。后人摹造之,各竭其心思智力,補其遺憾,日益精進,互以美術相競爭。美者勝,惡者敗,勝敗起伏,而文明以是進步。故曰,美術者,文明之代表也。觀英、法、德諸國,其政治、軍備、學術、美術,皆以同一之程度,進于最高之位置。彼目美術為奢華,為淫艷、為外觀之美者,是一孔之見,不足以概括美術二字也。
綜而言之,美術字義,以最淺近之言解釋之,美,好也;術,方法也。美術,要好之方法也。人不要好,則無忌憚;物不要好,則無進步。美術定義,如是而已!
以手制物,謂之手工。無術不能成。恩物亦手工中之一門,以手制造者,故恩物亦無術不能成。此固盡人皆知,非仆所強為牽合者。手工恩物既無術不能成,而獨曉曉以重美術為戒,夫萬物公例無中立,嗜美嗜惡,必居其一。不重美術,將以丑惡污穢為貴乎,仆知必不然也。
以上所解釋美術者,雖屬廣義,然仆敢斷定,手工恩物為應用美術之一種,此固毫無疑義者也。
美術之定義與界限,以上所言者,不過十之二三。他日有暇,當撰完全之美術論,以備足下參考。
西洋畫特別教授法
西洋畫教師授課時每不授畫法,其故有二:1、畫法非由自己經驗得來者,斷難十分適用。教師所知之畫法,皆由十數年或數十年之實地經驗得來。學生無此長年之經驗,驟語以畫法,必不能十分了解。即能了解矣,亦必不能得心應手,揮寫自由。故教師評畫時,僅曰孰善孰惡。或曰調子不整,或曰肌膚稍硬。至其所以改正之法,教師決不道及。學生當此時,宜竭其思力,加意研究,經種種失敗,必有豁然貫通之一日,而巧妙之畫法乃發現,繪畫之技術因之增進。畫法之發現者日益多,技術亦因之日進靡已。2、人之性質各有特長,學繪畫者必其性質長于繪畫,學之乃有效果。又繪畫之中亦有各種流派,如雄壯、婉麗、強烈、溫和、豪放、細膩之類,是長于繪畫者,萬不能兼擅各派,必即自己性之所長者習之,乃能完全發揮其固有之畫才。若必刻意摹仿他人,沒卻自己所長,其結果必致失敗。教師不能強學生畫學己之畫派,學生亦不必專模教師之畫派。因教師與學生畫才不同,程度亦異。若必強合為一致,是埋沒學生之天才矣。(又畫派非一生始終不變者,無論何人,一生每數變其畫派。但所變者以其性質相近者為限,非舍近求遠也)故教師為學生評畫時,必不授以定規之畫法,且不執筆添削,職是故也。
辛丑北征淚墨
游子無家,朔南馳逐。值茲離亂,彌多感哀。城郭人民,慨愴今昔。耳目所接,輒志簡編。零句斷章,積焉成帙。重加厘削,定為一卷。不書時日,酬應雜務。百無二三,顏曰:《北征淚墨》,以示不從日記例也。
辛丑初夏,惜霜識于海上李廬。
光緒二十七年春正月,擬赴豫省仲兄。將啟行矣,填《南浦月》一闋海上留別詞云:
楊柳無情,絲絲化作愁千縷。惺忪如許,縈起心頭緒。 誰道銷魂,盡是無憑據。離亭外,一帆風雨,只有人歸去。
越數日啟行,風平浪靜,欣慰殊甚。落日照海,白浪翻銀,精采眩目。群鳥翻翼,回翔水面。附海諸島,若隱若現。是夜夢至家,見老母室人作對泣狀,似不勝離別之感者。余亦潸然涕下。比醒時,淚痕已濕枕矣。
途經大沽口,沿岸殘壘敗灶,不堪極目。《夜泊塘沽》詩云:
杜宇聲聲歸去好,天涯何處無芳草。春來春去奈愁何?流光一霎催人老。
新鬼故鬼鳴喧嘩,野火磷磷樹影遮。月似解人離別苦,清光減作一鉤料。
晨起登岸,行李冗贅。至則第一次火車已開往矣。欲尋客邸暫駐行蹤,而兵燹之后,舊時旅館率皆頹壞。有新筑草舍三間,無門窗床幾,人皆席地坐,杯茶盂饌,都嘆缺如。強忍饑渴,兀坐長喟。至日暮,始乘火車赴天津。路途所經,廬舍大半燒毀。抵津城,而城墻已拆去,十無二三矣。僑寄城東姚氏廬,逢舊日諸友人,晉接之余,忽忽然如隔世。唐句云:“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其此境乎!到津次夜,大風怒吼,金鐵皆鳴,愁不成寐,詩云:
世界魚龍混,天心何不平!豈因時事感,偏作怒號聲。燭盡難尋夢,春寒況五更。馬嘶殘月墜,笳鼓萬軍營。
居津數日,擬赴豫中。聞土寇蜂起,虎踞海隅,屢傷洋兵,行人惴惴。余自是無赴豫之志矣。小住二旬,仍歸棹海上。
天津北城舊地,拆毀甫畢。塵積數寸,風沙漫天,而曠闊逾恒,行道者便之。
晤日本上岡君,名巖太,字白電,別號九十九洋生,赤十字社中人,今在病院。筆談竟夕,極為契合,蒙勉以“盡忠報國”等語,感愧殊甚。因成七絕一章,以當詩云:
杜宇啼殘故國愁,虛名遑敢望千秋。男兒若論收場好,不是將軍也斷頭。
越日,又偕趙幼梅師、大野舍吉君、王君耀忱及上岡君,合拍一照于育嬰堂,蓋趙師近日執事于其間也。
居津時,日過育嬰堂,訪趙幼梅師,談日本人求趙師書者甚多,見予略解分布,亦爭以縑素囑寫。頗有應接不暇之勢。追憶其姓名,可記者,曰神鶴吉、曰大野舍吉、曰大橋富藏、曰井上信夫、曰上岡巖太,曰塚崎飯五郎、曰稻垣幾松。就中大橋君有書名,予乞得數幅。又丐趙師轉求千郁治書一聯,以千葉君尤負盛名也。海外墨緣,于斯為盛。
北方當仲春天氣,猶凝陰積寒。撫事感時,增人煩惱。旅館無俚。讀李后主《浪淘沙》詞“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句,為之悵然久之。既而,風雪交加,嚴寒砭骨,身著重裘,猶起栗也。《津門清明》詩云:
一杯濁酒過清明,觴斷樽前百感生。辜負江南好風景,杏花時節在邊城。
世人每好作感時詩文,余雅不喜此事。曾有詩以示津中同人。詩云:
千秋功罪公評在,我本紅羊劫外身。自分聰明原有限,羞從事后論旁人。
北地多狂風,今歲益甚。某日夕,有黃云自西北來,忽焉狂風怒號,飛沙迷目。彼蒼蒼者其亦有所感乎!
二月杪,整裝南下,第一夜宿塘沽旅館。長夜漫漫,孤燈如豆,填《西江月》一闋詞云:
殘漏驚人夢里,孤燈對景成雙。前塵渺渺幾思量,只道人歸是謊。誰說春宵苦短,算來竟比年長。海風吹起夜潮狂,怎把新愁吹漲。
越日,日夕登輪。詩云:
感慨淪桑變,天邊極目時。晚帆輕似箭,落日大如萁。風卷旌旗走,野平車馬馳。河山悲故國,不禁淚雙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