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緣起緣滅西班牙 (1)

  • 聽三毛講遠行
  • 蕭意
  • 4878字
  • 2013-08-03 03:15:40

三毛此生不知為何能與西班牙結了那樣深的緣分。在她還是少年時,就曾因為喜歡畢加索的畫,于是希望自己趕快長大,好來得及獻身給那個遠在西班牙的曠世繪畫名家畢加索。因為想要醫治失戀帶來的苦澀,三毛背井離鄉,選擇在美麗的大西洋畔埋葬那段感情。西班牙的留學生活果然治愈了她初戀的傷口,但是世事難料,在輾轉七年后,經歷了愛人的背叛,未婚夫的突亡,她心里的傷疤似乎又更深了。再次回到馬德里,心情卻和第一次完全不一樣,不僅沒有離鄉背井的傷感,想家的哀愁,反而有一份歸鄉的喜悅和辛酸。三毛和一生最愛的丈夫荷西相識于西班牙,定居在西班牙景色怡人的加納利群島,因為一次意外丈夫荷西永遠地沉眠在了這塊曾經讓她決定在此終老的土地。至愛的突然離去讓這個對漂泊情有獨鐘的女子再次孤身啟程……

現在人們在地圖上、電視上、旅游手冊上看到這個歐洲的普普通通的國家時,想到的可能是斗牛士的瀟灑帥氣,可能是喧鬧街道上鋪天蓋地的西紅柿,還可能是在很多年以前,一位有著烏黑至腰的長發,喜歡穿著斑駁陸離的長裙,在地中海沿岸呼吸著清新的海風,享受著溫暖的陽光的東方女子……

西班牙,一個能承載任何一種有關藝術的夢想的地方,不論它是古典的還是現代的,不論是藝術本身還是如藝術一般的生活方式,不論是何種時代、何種風格的文化藝術,皆能在這里生根發芽,春暖花開,一如這里的天氣,四季若三月般溫暖。那里澄清透明的陽光,湛藍的海岸,肌膚光滑細膩的女人們,給了我們一個仿佛天堂般的夢幻,讓我們只可去憧憬而無法具體想象的景致。

◎屬于三毛的足跡

第二故鄉——馬德里

“我決定來西班牙,事實上這是一個浪漫的選擇而不是一個理智的選擇。比較我過去所到過、住過的幾個國家,我心里對西班牙總有一份特別的摯愛,近乎鄉愁的感情將我拉了回來。事實上,七年前離家的我尚是個孩子,我這次再出來,所要找尋的已不是學生王子似的生活了。”

——三毛

西班牙,一個對于三毛來說,充滿著淚與歡笑的地方。一切都從這里開始,也將從這里結束。

在西班牙的馬德里,三毛認識了荷西,一個她愛了一輩子的男人。三毛第一眼看見荷西時,就有一種觸電的感覺:“世界上怎么會有這么英俊的男孩子?”也就是那一眼,成就了三毛一生的愛情,也成就了馬德里在三毛心中的重要地位。不管過去多少年,馬德里總是三毛時時掛念的地方,是三毛“夢中的橄欖樹”:

“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在遠方 。

為什么流浪,流浪遠方,流浪。

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

為了山間輕流的小溪,為了寬闊的草原 。

流浪遠方,流浪 。

還有,還有,為了夢中的橄欖樹,橄欖樹 。”

當三毛第二次來到馬德里時,心境與兒時為撫平失戀的傷悲而求學至馬德里是截然不同的:

“心情和第一次完全不一樣,不僅沒有離鄉背井的傷感,想家的哀愁,反而有一份歸鄉的喜悅和辛酸。”

在這里,三毛與荷西再次重逢,荷西沒有變,依然是“有少見的英俊的外表又有可貴的童心的男孩”,最重要的是經過六年,他對三毛的愛依然沒變,于是,荷西終于實現了他“一生最幸福的夢想”。

三毛最愛逛馬德里的舊貨市場,認識荷西以前自己去逛,認識荷西以后兩個人一起去逛。星期天起個大早,不用坐車,走半小時的路就到了,只有星期天才有的集市,是西班牙最富盛名的露天市場之一,面積大到不像話,足足占了十幾條街,不管是新貨還是舊貨都種類齊全,在購物的同時還可以感受濃郁的馬德里人文氣息以及當時歡快而舒暢的氛圍;而且,舊貨市場整體的物價并不高,在這里可以用極低的價格買到許多很有個性的東西,比如:設計新穎、款式獨特的衣服或配飾,各種稀奇古怪的小東西等等,這些都極大滿足了三毛喜愛淘舊貨、撿“破爛”的古怪習性,當然,也可稱之為節儉。三毛是基督徒,所以教堂是經常去的,距離舊貨市場不遠處,恰好就有這么一個,于是,在三毛逛完市場之后,總會去那所教堂,不干什么,只是閉著眼睛,安靜地坐在那里,在教堂古老的管風琴音樂中徜徉自己的思緒。

馬德里最多的就是廣場,算下來,大大小小有300多個。其中,馬德里的中心位置就是一個廣場——太陽門廣場,廣場周圍有七條街道由中心向四周以放射狀擴展,的確猶如太陽的光芒一般,而在廣場的中央自然就是馬德里的城徽了——一只抱著樹的棕熊,寓意不得而知,只知道那是一個很精美獨特的雕塑。另外一個有名的廣場要屬塞萬提斯廣場了。三毛在未來馬德里之前,對于西班牙的了解只有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畢加索以及比較貧瘠的地理知識了,但三毛與塞萬提斯的緣分卻遠不止這點,因為不久的將來,三毛的作品將獲得一項極高的榮譽——“塞萬提斯文學獎”。

馬德里,三毛夢中的橄欖樹,為什么一定要是橄欖樹呢?也許與西班牙盛產橄欖是有點關聯的,畢竟,西班牙種植橄欖的歷史已經非常的悠久了,橄欖也是西班牙人民每餐必備的開胃點心。在馬德里的郊外就種有大片的橄欖樹林,遠眺而去,一片綠色。橄欖樹都不太高,再加上圓球形的樹冠,有種說不出的可愛,橄欖樹的葉子是細細長長的,如果說柳樹是披著飄逸長發的少女,那么橄欖樹就是梳著板寸的精神小伙,微風拂過,細葉抖動,似高興,似興奮,帶著流浪的味道及風情。

西班牙的建筑風格是五花八門的,尤其是在馬德里,這一點更是被淋漓盡致的體現了出來,縱觀馬德里的繁華大街,一條街就是一個建筑博物館,各種建筑風格在這里爭奇斗艷,只有你叫不出的,沒有你想不到的。哥特式的、古典主義的、浪漫主義的、巴洛克風格的、現代主義的……多種風格并存,空氣中飄蕩著流浪與時尚相互結合的味道。

三毛第一次來馬德里是為了留學,她要在馬德里大學哲學系進修兩年。馬德里大學,西班牙名校之一,建校已經700周年了,堪稱元老級大學,是歐洲精神文明的支柱。三毛為何要選擇馬德里大學?又為何要學哲學呢?三毛是個隨性的女子,一切跟著感覺走,她曾經聽過一張西班牙古典吉他唱片,優美的音樂引發出了她的無限想象:藍天,白云,村莊,田園,牧場,以及茂密的葡萄園。于是她來到了西班牙,來到了馬德里。三毛曾經說過:“我一直在想,是不是應該到那里看一次,然后把哲學里的蒼白去掉。”那時的她,備受失戀的煎熬,于是,她來到了馬德里大學,不是為了學習哲學,而是為了把哲學里的蒼白去掉,把心里的傷痛撫平。

濃縮西班牙繪畫經典——普拉多藝術館

西班牙人都說:想要真正了解西班牙的繪畫藝術,就一定要到普拉多藝術館來。如果你是沖著對西班牙藝術的無限向往而選擇去西班牙,那么你就必須到位于馬德里普拉多大街的普拉多藝術館去走一走,去逛一逛。這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皇家美術館坐落在一條幽靜的林蔭大道上,左右兩翼一排拱形門廊,氣勢宏偉卻顯得非常寧靜安詳。

三毛曾經在《雨季不再來》中提到過她在學生時期到普拉多藝術館的情景:

“……后來發覺藝術課原來并不只是在學校內上課,改成去普拉多(Prado)美術館了……在那個快樂得冒泡泡得美術館里,認識了大畫家哥雅(Goya)、葛列柯(El Greco)、維拉斯蓋茲(Velazquez)、波修(Bosch),當然還有許多許多臺灣比較不熟悉的宗教畫家。”

三毛喜歡畢加索,喜歡他畫中的感覺和意境,多年以后當她留學西班牙時,對于普拉多藝術館熱愛的形式都與畢加索那么的相似。據說,畢加索少年時在馬德里學畫,常不上課而到普拉多美術館看畫,而三毛自己也承認過:

“后來,藝術課上成了一種迷藏,學校的文哲課都不肯去了,只借同學的筆記來抄。每天出了宿舍就往美術館走——不坐車……也不理有課沒課,死賴著不買票也就一樣進去……因為美術館是校外的教室,逃了別的課,不過是又進了一幢大教室,內心十分安然,絲毫沒有罪惡感。”

看來兩個人還真是挺像的,都會逃課去那個著名的藝術圣殿。

三毛對于普拉多美術館是充滿了贊嘆之情的,喜愛也是溢于言表:

“馬德里的普拉多美術館據稱是世界上藏畫最多的一個美術館。例如說,巴黎的盧浮宮內,不只是藏畫,也收藏了其他的物品。而普拉多美術館,畫是主要的,當然,還有雕塑。”

誠然,普拉多藝術館展館非常大,全部展品加起來足有3000件左右,分別在藝術館的基層、地面、一層以及二層展覽,而每一層又分為了內圈和外圈,每一圈中又再分出第幾室;館內的分類展品包括12-19世紀的西班牙、德國、法國、意大利、北歐繪畫,還有各種室內藝術品以及雕塑。普拉多藝術館里的收藏主要還是以雕塑作品以及歐洲油畫為主,風格多樣,應有盡有,從嚴肅而古板的中世紀風格到新穎奔放的文藝復興風格,從古典的寫實主義再到浪漫的抽象主義,還有印象畫派與抽象畫派,真是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們分別通過繪畫以及雕塑為后人們留下了寶貴的遺產,也讓人們了解到不同時期的藝術家們對美的理解,以及他們各自對當時歷史的描述。藝術館內除了700多尊雕塑以及1300多幅油畫,還收藏了5000多幅精美的素描作品以及2000多幅印刷品,除此之外,1000多種錢幣和徽章也被收藏館內,普拉多藝術館內的乾坤自然不止這些,館內的2000多件主題廣泛的裝飾品及藝術品也是備受參觀者的喜愛。所以進入普拉多藝術館后一定要拿張展覽分布圖,免得漏掉精彩內容;而且,由于館內藏品之多,如果每一樣都細細看來恐怕三天三夜都看不完,真是一座藝術寶庫啊!

◎異域飄香的風情文化

兔子和雞蛋的派對——復活節

“復活節總是詩意的天氣,那時,正是花開遍地的時節。”

——三毛

在富有西班牙風情的街道上,從遠處走來一群人,他們穿著長袍,戴著高高的尖帽子,帽檐一直延伸下來遮住臉,只露出兩只眼睛,手中舉著十字架,他們全身是白色或者是黑色,光著腳在古老的石板地上走過……看到這些千萬不要覺得恐怖,這是復活節中特有的游行。復活節是基督教節日中最古老且最有意義的節日之一,是基督教為了紀念耶穌復活而設定的。據《新約全書》上記載,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后第三天復活,復活節因此而得名。在世界上信仰基督教的國家中,它是僅次于圣誕節的重要節日,世界各地的基督徒都要慶祝這一節日,身為基督徒的三毛也不例外。

關于復活節的具體日期,基督教會曾經爭論不休,引起了一時的混亂,直至公元325年的教士大會上才決定把每年春分月圓后的第一個星期日作為節期。如果月圓那天剛好是星期天,復活節則要推遲一個星期。所以復活節可能是在從3月22日到4月25日之間的任何一天。不過時至今日仍有不少國家有自己的復活節節期(一般多在三、四月間),西班牙定在了每年四月舉行該節的慶祝活動。

在西班牙,每年四月隨著復活節的到來和天氣的漸漸轉暖,到處都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很多酒吧和餐館把餐桌擺到了外面,人們都喜歡出來散散步,或著隨意喝上幾杯,街道上人多了起來,城市一下子熱鬧了許多。

復活節一般要舉行盛大的宗教游行。就如開篇講到的情景一樣,人們身穿長袍,頭戴面罩,他們打扮成基督教的歷史人物,唱著頌歌歡慶耶穌復活的歌曲。每到復活節游行,全城人民基本全部出動,你很可能在街上遇見很久不見的朋友,游行過后,人們紛紛涌進就近的酒吧、餐館,把節日的氣氛進行到底。節日發展到如今,游行已經失掉了歷史濃厚的宗教色彩,節日游行中洋溢著喜慶的氣氛。在過去復活節的那天,基督教徒會在節前去教堂行洗禮,然后穿上自己的新袍,慶祝基督的新生。人們認為節日里不穿新衣是要倒運的,所以穿戴一新的習俗保留至今,現在到了復活節,人們會紛紛換上漂亮的新衣。復活節期間,人們還喜歡徹底打掃自己的住處,表示新生活從此開始。打掃房屋,穿戴新衣,把過去的不快和頹勢統統掃掉,迎接新生活的開始,是人們期盼美好生活的表現。

復活節這一天,人們要在教堂前點燭以表示圣化,并將圣燭迎進千家萬戶。這一天,孩子們最快樂的事是把圣火送到千家萬戶。人們會在教堂前用圣火點燃樹枝,然后孩子們三兩成群奔跑著把圣火送到各家各戶,其間充滿著歡快的節日氣氛。在晚上人們會放焰火,點點圣火與五彩繽紛的焰火交相輝映,再次顯示了火給人類帶來了新生。

復活節是一個兔子和雞蛋的瘋狂節日,可愛的小兔子和畫得五彩繽紛的雞蛋是復活節的主角,也是主要的象征。兔子的繁殖能力驚人,因此被人們視為新生命的創造者;而雞蛋中包含著一個生命。復活節意喻為新生,這兩個和生命有著極強聯系的事物自然而然成為了復活節的“代言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敏县| 昭平县| 新绛县| 香河县| 兰州市| 河源市| 二连浩特市| 汶上县| 济阳县| 盘山县| 连南| 六枝特区| 荣昌县| 辽宁省| 南丹县| 台中县| 汝阳县| 鸡泽县| 保康县| 肇东市| 廉江市| 合阳县| 永修县| 德昌县| 通州区| 淅川县| 留坝县| 鄂托克旗| 林芝县| 高雄县| 桓仁| 台中县| 佛坪县| 彰化市| 筠连县| 珠海市| 通道| 张家口市| 常德市| 文昌市| 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