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長期從事教學,孔子在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方面,摸索了一些有益的符合認識規(guī)律的東西。他推廣私人講學,對打破“學在官府”的壟斷體制有相當?shù)呢暙I。他在實踐中,破除了等級、地域和種族的界限,接收商人、農(nóng)家子弟入學,提出了“有教無類”的主張,這是學術下移的歷史趨勢的必然結果,而這一口號的提出,又進一步推動了這一歷史潮流的發(fā)展,其意義不容低估。
當然,孔子也沒有料到,他所主張的“天下有道,則庶人不...
上QQ閱讀APP看后續(xù)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