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祖既付法畢,隨后便離開司空山,往鄴都酬債。僧璨禪師謹遵師旨,并沒有急于四處大肆弘揚禪法,而是韜光養晦,只在司空山和皖公山(今安徽潛縣西部)之間往來,過著一種長達十余年的隱修生活。在這期間,只收了道信禪師一個弟子。《楞伽師資記》中載,“璨僧師隱思(司)空山,蕭然凈坐,不出文記,秘不傳法,唯僧道信,奉事璨十二年。”
三祖僧璨大師寂于隋大業二年(606年)。入寂前,僧璨禪師曾對眾人言道:“余...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二祖既付法畢,隨后便離開司空山,往鄴都酬債。僧璨禪師謹遵師旨,并沒有急于四處大肆弘揚禪法,而是韜光養晦,只在司空山和皖公山(今安徽潛縣西部)之間往來,過著一種長達十余年的隱修生活。在這期間,只收了道信禪師一個弟子。《楞伽師資記》中載,“璨僧師隱思(司)空山,蕭然凈坐,不出文記,秘不傳法,唯僧道信,奉事璨十二年。”
三祖僧璨大師寂于隋大業二年(606年)。入寂前,僧璨禪師曾對眾人言道:“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