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名人小節(jié) (2)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比達拉斯或阿拉伯的任何石油富豪和巨賈更為富有。據(jù)說,她的財產(chǎn)價值不下25億英鎊。雖然如此富有,女王仍然十分注意節(jié)約。有句英國諺語常掛在女王的嘴邊:“節(jié)約便士,英鎊自來。”

在白金漢宮,不僅照明,而且供暖也是保持在最低限度,因女王用小電爐來暖和寬敞的大廳。應(yīng)邀到郊外農(nóng)村的皇家住宅去做客的人,被告知需帶毛衣,因為那里“暖氣并非整天24小時都供”,而且還請應(yīng)邀者自帶酒去,因為“我們并不是大酒鬼”。

皇宮里相當(dāng)部分的家具已經(jīng)“老掉了牙”,幾乎要散架了。自維多利亞女王時代以來,皇宮里的家具從未更新過。當(dāng)參觀皇宮者看到經(jīng)過修補的沙發(fā)和地毯、已經(jīng)很不像樣的掛毯、滿是灰塵的書房時,無不為之驚嘆。

女王堅持皇家只用上面印有蓋爾斯王子紋章的特制牙膏,因為這種牙膏可以擠到一點也不剩下。女王如果看見掉在地上的一根繩子或帶子,也要撿起來塞進口袋里,可能在什么時候這些東西會有用場。女王很喜歡馬,但在馬廄里,馬不再睡在干草上,而是睡在舊報紙上,因為干草太貴。

女王自己以身作則,同時要求其家人也要按節(jié)約精神辦事。就是她的丈夫菲利普,錢包也是扣得緊緊的。看到飯館里酒價飛漲,到了圣誕節(jié),他請宮廷人員在一家豪華旅館里吃飯時,他便自己準(zhǔn)備了一些酒帶去。

大啟示:溫斯頓·丘吉爾說:“聰明的人能夠很好地安排自己的錢,不管是家財萬貫,還是有限收入,他們會享受到用錢的滿足感,但決不會為錢所用。”節(jié)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世界人民推崇的一種生活方式。

8.居里夫人的3克鐳

1920年5月的一個早晨,一位叫麥隆內(nèi)夫人的美國記者,幾經(jīng)周折終于在巴黎實驗室里見到了鐳的發(fā)現(xiàn)者,端莊典雅的居里夫人與異常簡陋的實驗室,給這位美國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時,鐳問世已經(jīng)18年了,它當(dāng)初的身價曾高達75萬金法郎。美國記者由此推斷,僅憑專利技術(shù),應(yīng)該早使眼前這位夫人富甲一方了。

但事實上,居里夫婦也正是在18年前就放棄了他們的權(quán)利,并毫無保留地公布鐳的提純方法。居里夫人的解釋異常平淡:“沒有人應(yīng)該因為鐳致富,它是屬于全人類的。”

麥隆內(nèi)夫人困惑不解地問:“難道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你最想要的東西嗎?”

“有,一克鐳,以便我的研究。可18年后的今天我買不起,它的價格太貴了。”

這出乎意料的回答,使麥隆內(nèi)夫人既感驚訝又非常不平靜。鐳的提純技術(shù)已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腰纏萬貫,而鐳的發(fā)現(xiàn)者卻困頓至此!她立即飛回美國,打聽出一克鐳在美國當(dāng)時的市價是10萬美元,便先找了10個女百萬富翁,以為同是女人又有錢,她們肯定會解囊相助,萬萬沒想到卻碰了壁。這使麥隆內(nèi)夫人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次金錢的需求,更是一場呼喚公眾理解科學(xué)、弘揚科學(xué)家品格的社會教育。于是,她在全美婦女中奔走宣傳、最終獲得成功。1921年5月20日,美國總統(tǒng)將公眾捐獻的一克鐳贈與居里夫人。

數(shù)年之后,當(dāng)居里夫人在自己的祖國波蘭華沙創(chuàng)設(shè)一個鐳研究院,治療癌癥的時候,美國公眾再次為她捐贈了第二克鐳。

一些人認(rèn)為,居里夫人在對待鐳的問題是固執(zhí)得讓人難以理解,在專利書上簽個字,所有的困難不是可以解決了嗎?居里夫人在后來的自傳中回答了這個問題:“他們所說的并非沒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們夫婦是對的,人類需要善于實踐的人,他們能從工作中取得極大的收獲,既不忘記大眾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類也需要夢想者,需要醉心于事業(yè)的大公無私。”

居里夫人一生擁有過3克鐳,她把研究出的第一克鐳給了科學(xué),公眾把第二克鐳和第三克鐳回贈給了她,這3克鐳展示了一個科學(xué)家偉大的人格,由此喚起的公眾對科學(xué)的理解。

大啟示:3克鐳折射出一個真正科學(xué)家的人格魅力。不計名利的寬廣胸懷,醉心科研的探索精神值得世人敬重和景仰,更值得我們這些平凡人學(xué)習(xí)和借鑒。

9.記下每筆錢的用途

洛克菲勒家族在美國是首富,但是他們家族中沒有一個人揮金如土。戴維的祖父老洛克菲勒在他年輕時候就開始記錄個人的收支賬目,每一分錢都要在這個賬目上寫出用途和使用時間,每一筆開支必須有正當(dāng)而可靠的理由。老約翰在臨死時將他的傳統(tǒng)交給了兒子小約翰·洛克菲勒。小洛克菲勒繼承了父親的光榮傳統(tǒng),又把它像接力棒一樣傳了下去。

在戴維的記憶里清楚地記著一件難忘的往事,在他7歲的時候,小約翰·洛克菲勒把他叫到自己的房間里,意味深長地說;“戴維,從現(xiàn)在開始你可以每周獲得30美分的零用錢,我想聽聽你打算如何處置這30美分。”

戴維高興地回答:“爸爸,我想您會同意我花10美分去買我最喜愛的巧克力。另外,我要和哥哥們一樣擁有一個儲錢罐,我每周節(jié)省10美分放進去。剩下的10美分我做機動處置,如果到星期六還沒有花出去的話,我可以考慮在做禮拜之前捐給教堂。”

“對你的處理我十分滿意,可愛的孩子。不過,我還有一個小小的要求。就是在拿到每周零花錢時,附帶一個小本子,你必須在本子上記下每筆錢的用途。”

“爸爸,有這個必要嗎?”戴維·洛克菲勒不解地問道,“您說過這是我的零花錢,我有權(quán)自由處理的啊!”

“當(dāng)然是有必要的,這是你祖父創(chuàng)立的傳統(tǒng)。洛克菲勒家庭的每個孩子都要這樣做的。你在每天花了錢之后,晚上在睡覺之前,記下花錢的原因、數(shù)目,并給這筆開銷的必要性做一個合情合理的解釋。這里面有一點我想有必要提醒你一下,所有的記錄必須要真實,你知道誠實是最寶貴的。”

“爸爸,我記住了。”

“對了,我每周在發(fā)給零花錢之前,都要檢查你的花錢記錄本。如果你的記錄令我滿意的話,你會得到一點小小的獎賞,那就是在30美分之外再加上5美分;要是記得模糊不清的話,相應(yīng)地要將30美分扣為25美分。”

戴維少年時所受的“賬目訓(xùn)練”對他以后的理財生涯受益匪淺。

大啟示:你不理財,財不理你。記下每筆錢的用途,清楚地知道哪些錢該花,哪些錢不該花,怎么花,如何花?看似簡單瑣碎的小事,必將積少成多,為你將來的大事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10.丈量河寬

一次在行軍途中,拿破侖帶領(lǐng)部隊和一位工程師先到前面探路。他們來到了一條河邊,河上沒有橋,但部隊又必須迅速通過。

拿破侖就問工程師:“告訴我,河有多寬?”

“對不起,閣下”工程師回答道,“我的測量儀器都落在后面的部隊里,他們離我們還有十英里遠(yuǎn)。”

“我要你馬上量出來。”

“這做不到,閣下。”

“我命令你馬上給我量出河寬,不然我將處罰你!”

工程師很快想了一個辦法:他脫下鋼盔,讓帽檐和他的眼睛、還有河對岸的一點剛好在一條直線上。然后,他小心地保持身體的直立,不斷地向后退,等到眼睛、帽檐和這邊河巖的相應(yīng)一點剛好在一條直線上時,他就停了下來。他把自己所處的位置標(biāo)好,接著,用腳量出前后兩點的距離。然后,他對拿破侖說:“這就是河流大概的寬度。”拿破侖大為高興,馬上就提升了他的職務(wù)。

大啟示:俗話說得好!窮人的孩子早當(dāng)家,原因就在于環(huán)境迫使他去接受,去承擔(dān),去改變。當(dāng)你身處逆境時,它會逼你去動腦筋,想辦法,這也就是逼出的成功。

11.叫出5萬人的名字

吉姆·佛雷10歲那年,父親就意外喪生,留下他和母親及另外兩個弟弟。由于家境貧寒,他不得不很早就輟學(xué),到磚廠打工賺錢貼補家用。他雖然學(xué)歷有限,卻憑著愛爾蘭人特有的熱情和坦率,處處受人歡迎,進而轉(zhuǎn)入政壇。他連高中都沒讀過,但在他46歲那年就已有四所大學(xué)頒給他榮譽學(xué)位,并且高居民主黨要職,最后還擔(dān)任郵政首長之職。

有一次有記者問起他成功的秘訣,他說:“辛勤工作,就這么簡單。”記者有些疑惑,說道:“你別開玩笑了!”

他反問道:“那你認(rèn)為我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記者說:“聽說你可以一字不差地叫出1萬個朋友的名字。”

“不,你錯了!”他立即回答道,“我能叫得出名字的人,少說也有5萬人。”

這就是吉姆·佛雷的過人之處。每當(dāng)他剛認(rèn)識一個人時,他定會先弄清他的全名、他的家庭狀況、他所從事的工作,以及他的政治立場,然后據(jù)此先對他建立一個概略的印象。當(dāng)他下一次再見到這個人時,不管隔了多少年,他一定仍能迎上前去在他肩上拍拍,噓寒問暖一番,或者問問他的老婆孩子,或是問問他最近的工作情形。有這份能耐,也難怪別人會覺得他平易近人,和善可親。

大啟示:你會發(fā)現(xiàn),牢記別人的名字,并正確無誤地喚出來,對任何人來說,是一種尊重、友善的表現(xiàn)。所以不要認(rèn)為名字只是一個代碼,它意味著一種認(rèn)可和肯定。

12.米開朗基羅改雕像

有一塊上好的雕刻石材卻被一名拙劣的雕刻師給鑿壞了。他在應(yīng)該是雕人物腿的部分誤鑿了一個洞,于是這塊不可多得的大理石就被遺棄在一個教堂里了。

有一天,有人請來了米開朗基羅。他們認(rèn)為,只有他可以運用這塊大理石石材,并且能運用地非常出色。米開朗基羅看了看這塊石頭,得出了一個結(jié)論:他可以雕出美麗的人形,只要調(diào)整姿態(tài)遮掩住被破壞的部位。

米開朗基羅決定雕刻手上拿著彈弓的年輕大衛(wèi)。幾星期之后,米開朗基羅完成得差不多了,在作最后的修飾。一天,該市的市長進入工作室。他自以為是行家,仔細(xì)地品鑒了這項作品,最后他告訴米開朗基羅,雖然這是了不起的杰作,但是鼻子太大了。

米開朗基羅知道市長正好站在大雕像的正下方,因此視角不正確。他不說一句話,只是招呼市長隨他爬上鷹架,到達鼻子的部位,他拿起刻刀和木板上的一些碎大理石,市長站在下面的鷹架上。米開朗基羅開始用刻刀輕輕敲著,讓手上搜集來的石屑一點一點掉下去。

事實上他沒有改動鼻子,但是看起來好像在努力修改,幾分鐘裝模作樣之后,他站到一邊說:“現(xiàn)在看看吧!”

市長回答:“我比較喜歡這樣,你讓它栩栩如生了。”

大啟示:當(dāng)局者迷,旁觀者清。生活中很多情況下我們很糊涂,并不是因為我們不聰明而是只緣身在此山中。跳出自我設(shè)定的條條框框,你會發(fā)現(xiàn)里面的自己多么幼稚可笑!

13.向上攀登的勇氣

1983年,伯森·漢姆徒手攀壁,登上紐約的帝國大廈,在創(chuàng)造了吉尼斯紀(jì)錄的同時,也贏得了“蜘蛛人”的稱號。

美國恐高癥康復(fù)聯(lián)席會得知這一消息,致電“蜘蛛人”漢姆,打算聘請他作康復(fù)協(xié)會的顧問。

伯森·漢姆接到聘書,打電話給聯(lián)席會主席諾曼斯,引他查一查第1042號會員,這位會員很快被查了出來,他的名字叫伯森·漢姆。原來他們要聘作顧問的這位“蜘蛛人”,本身就是一位恐高癥患者。

諾曼斯對此人為之驚訝。一個站在一樓陽臺上都心跳加快的人,竟然能徒手攀上四百多米高的大樓,他決定親自去拜訪一下伯森·漢姆。

諾曼斯來到費城郊外的伯森住所。這兒正在舉行一個慶祝會,十幾名記者正圍著一位老太太拍照采訪。

原來伯森·漢姆94歲的曾祖母聽說漢姆創(chuàng)造了吉尼斯紀(jì)錄。特意從100公里外的慕拉斯堡羅徒步趕來,她想以這一行動,為漢姆的紀(jì)錄添彩。

誰知這一異想天開的做法,無意間竟創(chuàng)造了一個耄耋老人徒步百里的世界紀(jì)錄。

《紐約時報》的一位記者問她:“當(dāng)你打算徒步而來的時候,你是否因年齡關(guān)系而動搖過?”

老太太精神矍鑠地說:“小伙子,打算一口氣跑一百公里也許需要勇氣,但是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氣的,只要你走一步,接著再走一步,然后一步再一步,一百公里也就走完了。”

恐高癥康復(fù)聯(lián)席會主席諾曼斯站在一旁,一下明白了伯森·漢姆登上帝國大廈的奧秘,原來他有向上攀登一步的勇氣。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门县| 阿拉善盟| 平昌县| 越西县| 呼伦贝尔市| 富源县| 萝北县| 香河县| 抚顺县| 明星| 高碑店市| 华阴市| 宜兴市| 海原县| 新绛县| 荔波县| 五台县| 榆林市| 兴文县| 西贡区| 淄博市| 长宁区| 安庆市| 康平县| 沧州市| 科技| 南和县| 钟山县| 吉首市| 濮阳县| 丹江口市| 蚌埠市| 吉木萨尔县| 乌审旗| 江山市| 高州市| 邯郸市| 林周县| 吉安县| 卫辉市| 兴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