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陽光燦爛的歲月 (1)

孩子的“愛情”

不同的教育模式培養出來的人們的觀念與行為常常大相徑庭。

——吉姆

約瑟和幾個朋友談起“男女之大防”,對于孩子的精神來說,真是一種扭曲。本來到了青春期,孩子會自然地意識到性的區別,對于異性有些神秘感是正常的。但是,傳統的教育卻把性當作罪惡,以為這樣就能擋住年輕人天性的自然發展。

就在上個世紀50~60年代,許多上了高中的女孩子對于青春期和第二性征,還有一種恐懼感。束胸是普遍流行著的,和今天流行著的擴胸,到處是豐乳器的廣告,恰恰相反。

這事看來好像非常遙遠,其實不然。約瑟說他的中國太太就告訴過他,她18歲的時候,還對男性有恐懼感。有一次,她坐到了一張木頭椅子上,感到那椅面有點溫暖的感覺。她想起來這是一個男教師剛剛坐過的。突然,她感到了恐怖,擔心就此懷孕,那該是如何的可羞。這事居然發生在大城市里,真是不可思議。

傳統的性別恐懼,他本以為早已成了過去。沒想到,就在不久以前,在德國,在一個日本留學生朋友家里做客時,他們家的女孩子一面在室內玩著溜冰鞋,一面鬧著要轉學。原因是,這個才9歲的女孩子,到一家德國小學里讀書,第一個黃皮膚、黑頭發的女孩子的出現,在班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不到一個學期,居然有一個德國男孩子宣稱他愛上了她。

這在德國學校里是常見的事,可在這個日本小女孩身上,她的反應不是像西方小女孩子那樣得意,而是十分憤怒。

而那德國男孩卻坦然地找盡一切機會來對她表示親密。

有一天,小女孩生病了,請了假沒有去上學,德國小男孩居然在班上大哭起來,說是沒有這個日本女孩子,他就不能繼續上課,他要回家。

老師既沒有批評他,也沒有阻擋他。

到了家,他哭著對母親說,他要和一個日本女孩子結婚。

發生了這樣可笑的事,在日本,家長就是不引以為羞,也要引起深深的憂慮的。

約瑟問日本小女孩的父母,那德國孩子的家長如何反應?

朋友告訴約瑟:“那孩子的母親說,那很好啊。但是結婚要有禮服、婚紗、戒指,還要有自己的房子、花園,這要花很多很多的錢。可是你現在什么也沒有,連玩具都是媽媽給你買的。你要和這位可愛的日本女孩子結婚,從現在起,就得努力學習,將來才有希望得到這一切。”

那男孩子居然擦干了眼淚,從此就十分用功起來。

當時他朋友的女兒就在旁邊,她一直很緊張地阻止著父母親講述這個故事。但是故事太有趣了,父母親還是快速地講完了。

約瑟非常有興致地問她對這個德國小男孩有什么感覺?

她把嘴一撇,說:“神經病!”

約瑟并不覺得非常掃興,接著問她:“那男孩子的母親呢,她不是很開明嗎?”

她更加不屑一顧地說:“更是個神經病!”

在不同的教育模式中,會培養出來不同的觀念與行為。有時候,我們需要考慮一下我們的觀念是否永遠是正確的。

學會感動

保留某種不完善會使事物顯得有趣,并使人感覺到還有一點發展的空間。

——弗恩斯

麥迪遜公司成立以來,事業可謂蒸蒸日上。但因受到國際上恐怖活動的影響,今年的營業額卻大幅滑落。

董事長知道,這不能怪員工,因為大家都為公司拼命的情景,絲毫不比往年差,甚至可以說,由于人人意識到經濟的不景氣,干的比以前更賣力。

這也愈發加重了董事長的負擔,因為馬上要過年了,照慣例,年終資金最少加發3個月的工資,多的時候,甚至再加倍。

今年可慘了,算來算去,頂多只能給一個月的工資做獎金。

“這要是讓多年來已被慣壞了的員工知道,士氣真不知要怎樣滑落!”董事長憂心忡忡地對總經理說:“許多員工都以為最少加兩個月的工資,恐怕飛機票、新家具都定好了,只等拿獎金就出去度假或付賬單呢!”

總經理也愁眉苦臉了:“好像給孩子糖吃,每次都抓一大把,現在突然改成兩顆,小孩一定會吵。”

“對了!”董事長突然觸動靈機:“你倒使我想起小時候到店里買糖,總喜歡找同一個店員,因為別的店員都先抓一大把,拿去秤,再一顆一顆往回扣。那個比較可愛的店員,則每次都抓不足重量,然后一顆一顆往上加。說實在話最后拿到的糖沒什么差異。但我就是喜歡后者。”

突然,董事長有了主意……

沒過兩天,公司突然傳來小道消息……“由于營業不佳,年底要裁員,上層正在確定具體實施方案。”

頓時人心惶惶了。每個人都在猜,會不會是自己被裁掉。最基層的員工想:“一定由下面殺起。”上面的主管則想:“我的薪水最高,只怕從我開刀!”

但是,不久之后,總經理就宣布:“公司雖然艱苦,但大家在同一條船上,再怎么危險,也不愿犧牲共患難的同事,只是年終獎金,絕不可能發了。”

聽說不裁員,人人都放下心頭的一塊大石頭,大家都在竊喜還不至于卷鋪蓋回家,這一切早壓過了沒有年終獎金的失落。

眼看新年將至,人人都做了過個窮年的打算,取消了奢華的交往和昂貴的旅游計劃。

突然,董事長召集各單位主管召開緊急會議。

看主管們匆匆上樓,員工們面面相覷,心里都有點兒七上八下:“難道又變了卦!”

是變了卦!

沒幾分鐘,主管們紛紛沖進自己的單位,興奮地高喊著:“有了!有了!還是有年終獎金,整整一個月,馬上發下來,讓大家過個好年!”

整個公司大樓,爆發出一片歡呼,連坐在頂樓的董事長,都感覺到了地板的震動……

雖是同樣的情況,然而不同的做法,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決定權在你。

分開度假

我告訴你,愛神是自然界的第二個太陽,他照到哪里,哪里就會春意盎然。

——查普曼

卡瑪15歲那年夏天,她的爸媽決定各自外出度假。在卡瑪看來,這往往是離婚的前兆,和父母分房睡一樣不祥。爸爸在加勒比海包下一條小船。卡瑪和媽媽到歐洲游玩一趟。這樣的奢華浪費加大了婚姻的裂縫,最后只能以離婚冷淡收場。

去年6月,卡瑪曾經在作家村中獨自過圣誕節。那次,丈夫逐一向他的家人解釋這絕不是分居試驗。因為過去在瑪莎葡萄園度假一周的經驗,使丈夫和卡瑪不再相信花大錢度假的功效,美景未必能增進夫妻之間的關系。卡瑪和丈夫對于夫妻長相廝守的家庭傳統規范,一向都是抱著懷疑態度。

就在倫敦友人力邀他們去玩時,卡瑪剛好看到報上一則令人心動的旅游優惠價廣告:花298美元即可擁有一張往返倫敦的來回機票。卡瑪急切地研究特別優惠內容,身為演員的丈夫立刻查看工作表。“糟糕,”他說:“連續四天要拍片,怎么也走不開,”隔著桌子,他看了卡瑪一眼:“你何不單獨去呢?”

“你確定你不想一起去?”卡瑪問他,希望自己看起來不是一副興奮過度的樣子。可是一想到單獨旅行,卡瑪主異常感動,因為一趟單身之旅,藏有無數的浪漫誘惑。

“我當然想去,可是我有一大堆工作。你還是早點打電話訂機票,免得太遲了。好好去玩,”丈夫十分慷慨地說,“不過睡覺可要自己一個人睡。”

以前單獨旅行的時候,卡瑪總是祈禱在博物館或餐廳遇到還不錯的伴侶,一起共度白日或黑夜,可是這回漫步在倫敦氣派的大街上時,卻只想盡情瀏覽一切。平常悠閑地和朋友一起用過早餐后,便獨自出門游逛,或搭巴士,或乘地鐵,興之所至,還可以徒步走上數小時。有時上書店,挑買一整袋的書;有時去劇院,獨自沉醉在藝術之中。

卡瑪張大眼睛東張西望,仿佛當年同母親一起來玩的那個小女孩一般。在騎士橋的一家專賣店,試穿漂亮新潮的意大利高跟鞋時,卡瑪告訴年輕的售貨員小姐:“這種鞋在美國可要貴上三倍。”可是卡瑪不知道自己何時才會舍得買。如果丈夫在場,他一定會說:“別猶豫了,買下來吧。”或許卡瑪會聽他的。不過單獨旅行的十幾天,卡瑪一直穿著卡其布長褲,在鳳凰劇院大廳門口吃著不太新鮮的火腿乳酪三明治,以免在《威尼斯商人》開演時出現肚子咕咕亂叫的情形,實在不覺得自己比15歲時來得闊綽體面。

卡瑪原已習慣和丈夫一起旅行,現在獨自出門雀躍不已,像體重減輕或新剪了時髦發型般快樂。卡瑪認為并不是她整個人變了,不過在觀念上有所修正。她仍然是她,只是更懂如何自我排遣了。

大英博物館手稿的“英國文學”櫥柜里,有《達拉威夫人》原稿,裝訂成冊的手稿,攤開展示著伍爾芙娟秀的筆跡。還有厚達數千頁的《密德瑪區》手稿,可看到艾略特纖細的字體,再過去則有《簡愛》。

看著這些名垂千古的巨作,想到作家如何嘔心瀝血,字字推敲,卡瑪不禁感動落淚。卡瑪記得每本書在書架上的模樣,也還記得15歲第一次讀這些書的情景,但如果此時丈夫在場,一定早已煩躁不安了。他做過一些卡瑪從沒做過的冒險活動,包括駕駛三船并列的游艇橫渡大西洋。但伍爾芙的手稿對他來說,大概只比帳單稍稍動人一些而已。話說回來,如果他就在身旁,卡瑪反而會覺得自尊心受損。

走在埃及古物廳的人潮里,卡瑪的心情越來越抑郁。她在想,是因為和一個從來沒有讀過《密德瑪區》的人結婚,她才會變得越來越麻木嗎?那個15歲的女孩,不是發誓要嫁一個飽讀詩書有學者風范的完美男人嗎?難道自己重來倫敦,只是為了發現自己嫁錯人?

下一站去逛哈洛滋百貨商場。上樓至女鞋部時,卡瑪發現樓梯轉角處有電話,心情頓時溫柔起來。既然丈夫信任讓她只身旅行,她理當打電話給他,讓他驚喜一番。電話一下子就接通了,他的聲音十分清晰,而且似乎就在等著卡瑪的電話。

“其實,”他說,“我一直在想,或許我們應該常常這么做。”

“你是指哪一方面?”卡瑪問。

“度假、各自去玩。我想去圣托·多明哥看朋友。你覺得如何?”

“等我回家你再走吧。”

“就這么說定了。”他說,“玩得愉快嗎?”

“當然,今晚我要去看阿蘭·貝茲演的《庸人自擾》。第五排的座位,花了14英鎊。”

“做筆記吧。”他說。

掛斷電話后,卡瑪確定自己還是愛他的,欣賞他贊成夫妻各自度假的想法,更因為他的鼓勵覺得舒服多了。卡瑪一步兩階爬上樓。突然,卡瑪想起認識的一對夫婦,他們會開車橫越美國,在車內大聲念《密德瑪區》給對方聽——可數年后還是離婚了。卡瑪想,靠艾略特并無法穩固婚姻關系,而自己也不是來倫敦省思自己是否嫁錯人的。

或許,卡瑪來這里是為了發現兩種婚姻的差別。一種是寂寞的婚姻,像她父親的就是,分開度假只是使他們之間更加疏離;另一種則是自己的婚姻,兩個人之中只有一個念《密德瑪區》,只有一個駕船橫渡大西洋,但兩人卻擁有各自的成就,尊重彼此的興趣,欣賞對方的優點。卡瑪認為自己的婚姻,是一種因互信互諒而滿溢幸福的婚姻。

愛有多深,包容與體諒就有多深。在愛情世界里,做個善于體諒對方的人,多給對方時間與空間,讓婚姻因互信互諒而滿溢著幸福。

贊揚的魅力

世界上有一首最動聽的歌——贊美,這也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

——梭羅

百老匯的一位喜劇演員有一次做了個夢:自己在一個座無虛席的劇院給成千的觀眾表演——講笑話、唱歌,可全場竟沒有一個人發出會意的笑聲和掌聲。

“即使一個星期能賺上10萬美元,”他說,“這種生活也如同下地獄一般。”

事實上,不只演員需要鼓掌。如果沒有贊揚和鼓勵,任何人都會喪失自信。可以這樣說:我們大家都有一種雙重需要,即被別人稱贊和去稱贊別人。

贊揚人也是一種藝術,不但需要合適的方式加以表達,而且還要有洞察力和創造性。

一位舉止優雅的婦女對一位朋友說:“你今天晚上的演講太精彩了。我情不自禁地想,你當一名律師該會是多么出色!”

這位朋友聽了這意想不到的評語后,像小學生似的紅了臉。

正如安德烈·毛雷斯曾經說過的:“當我談論一名將軍的功勞時,他并沒有感謝我。但當一位女士提到他眼睛里的光彩時,他卻表露出無限的感激。”

沒有人不會被真心誠意的贊賞所觸動。耶魯大學著名的教授威廉·萊昂·弗爾帕斯經歷過這樣一件事:

有一年夏天又悶又熱,他走進擁擠的列車餐車去吃午飯,在服務員遞給他菜單的時候,他說:“今天那些在爐子邊燒菜的小伙子一定是夠受的了。”

那位服務員聽了后吃驚地看著他說:“上這兒來的人不是抱怨這里的食物,便是指責這里的服務,要不就是因為車廂里悶熱大發牢騷。19年來,您是第一位對我們表示同情的人。”

弗爾帕斯得出結論說:“人們所需要的,是一點作為人所應享有的被關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宾县| 双柏县| 玛纳斯县| 柏乡县| 义马市| 河曲县| 波密县| 岳阳市| 崇左市| 隆安县| 合肥市| 乌审旗| 商都县| 正安县| 宜黄县| 金塔县| 长丰县| 光山县| 恭城| 闽清县| 蓬莱市| 于田县| 建宁县| 永川市| 德钦县| 深泽县| 巴东县| 曲阳县| 临沂市| 惠东县| 甘德县| 天气| 洪湖市| 文昌市| 兴安县| 宜兰市| 杭州市| 阜南县| 孟州市| 靖远县| 威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