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之相對的,“劉姥姥進大觀園”已成為我國盡人皆知的口頭禪,“劉姥姥”已經成為嘲笑鄉(xiāng)里人進城,沒見過世面,孤陋寡聞的代名詞了,這樣一個“丑角”想來沒有什么風韻,但是《紅樓夢》缺了劉姥姥就好比一鍋靚湯少了一劑重要的調味料,差的豈是一點半點?從前藝術家大半都怕用丑材料,近來藝術家才知道融自然丑于藝術美,可以使美者更見其美,自然丑也可以化為藝術美。
這兩件事共同證明,藝術的美丑和自然的美丑是兩件...
上QQ閱讀APP看后續(xù)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與之相對的,“劉姥姥進大觀園”已成為我國盡人皆知的口頭禪,“劉姥姥”已經成為嘲笑鄉(xiāng)里人進城,沒見過世面,孤陋寡聞的代名詞了,這樣一個“丑角”想來沒有什么風韻,但是《紅樓夢》缺了劉姥姥就好比一鍋靚湯少了一劑重要的調味料,差的豈是一點半點?從前藝術家大半都怕用丑材料,近來藝術家才知道融自然丑于藝術美,可以使美者更見其美,自然丑也可以化為藝術美。
這兩件事共同證明,藝術的美丑和自然的美丑是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