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論朋友

人類是社會動物。一個人在社會中不可能沒有朋友。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場搏斗。在這一場搏斗中,如果沒有朋友,則形單影只,鮮有不失敗者。如果有了朋友,則眾志成城,鮮有不勝利者。

因此,在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上,任何國家,任何社會,沒有不重視交友之道的,而中國尤甚。在宗法倫理色彩極強的中國社會中,朋友被尊為五倫之一,曰“朋友有信”。我又記得什么書中說:“朋友,以義合者也。”“信”、“義”含義大概有相通之處。后世多以“義”字來要求朋友關系,比如《三國演義》“桃園三結義”之類就是。

《說文》對“朋”字的解釋是“鳳飛,群鳥從以萬數,故以為朋黨字”。“鳳”和“朋”大概只有輕唇音重唇音之別。對“友”的解釋是“同志為友”。意思非常清楚。中國古代,肯定也有“朋友”二字連用的,比如《孟子》。《論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卻只用一個“朋”字。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朋友”才經常連用起來。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重視友誼的故事不可勝數。最著名的是管鮑之交,鐘子期和伯牙的故事等等。劉、關、張三結義更是有口皆碑。一直到今天,我們還講究“哥兒們義氣”,發展到最高程度,就是“為朋友兩肋插刀”。只要不是結黨營私,我們是非常重視交朋友的。我們認為,中國古代把朋友歸入五倫是有道理的。

我們現在看一看歐洲人對友誼的看法。歐洲典籍數量雖然遠遠比不上中國,但是,稱之為汗牛充棟也是當之無愧的。我沒有能力來旁征博引,只能根據我比較熟悉的一部書來引證一些材料,這就是法國著名的《蒙田隨筆》。

《蒙田隨筆》上卷,第28章,是一篇叫做《論友誼》的隨筆。其中有幾句話:

我們喜歡交友勝過其他一切,這可能是我們本性所使然。亞里士多德說,好的立法者對友誼比對公正更關心。

寥寥幾句,充分說明西方對友誼之重視。蒙田接著說:

自古就有四種友誼:血緣的、社交的、待客的和男女情愛的。

這使我立即想到,中西對友誼含義的理解是不相同的。根據中國的標準,“血緣的”不屬于友誼,而屬于親情。“男女情愛的”也不屬于友誼,而屬于愛情。對此,蒙田有長篇累牘的解釋,我無法一一征引。我只舉他對愛情的幾句話:

愛情一旦進入友誼階段,也就是說,進入意愿相投的階段,它就會衰落和消逝。愛情是以身體的快感為目的,一旦享有了,就不復存在。相反,友誼越被人向往,就越被人享有,友誼只是在獲得以后才會升華、增長和發展,因為它是精神上的,心靈會隨之凈化。

這一段話,很值得我們仔細推敲、品味。

1999年10月26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登封市| 将乐县| 焉耆| 中山市| 绍兴县| 商河县| 大方县| 合肥市| 西乡县| 哈尔滨市| 新平| 麻阳| 建昌县| 枞阳县| 永城市| 丹寨县| 阿巴嘎旗| 郓城县| 镇原县| 湾仔区| 苍梧县| 册亨县| 巧家县| 丽水市| 高雄县| 峨眉山市| 东乌珠穆沁旗| 怀安县| 平和县| 沛县| 巴青县| 旺苍县| 宜城市| 福贡县| 咸宁市| 玛纳斯县| 张家口市| 沙河市| 始兴县| 竹北市| 临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