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序言:讀“史”有智慧

歷史是什么?歷史不是秦皇漢武,不是唐宗宋祖,更不是強權暴力和陰謀詭計。歷史是一種哲學,是一種大的智慧。誰掌握了這種哲學和智慧,誰就掌握了歷史,誰就能夠創造歷史。而司馬遷忍辱負重,用入木三分的洞察力、秉筆直書的責任感以及超人的毅力,給了我們認知哲學與智慧的良機,他的《史記》就是一部永不褪色的帝國歷史。

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承載著一種謀略型的文化。文化的深處未必是謀略,但謀略的深處一定是文化。而司馬遷的《史記》是第一次系統地對西漢以前的思想文化進行梳理的重要著作。他在演繹歷史的過程中,對歷史進程中所展現出來的哲學與智慧加以詮釋和解讀。

撥開紛繁復雜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對中國的智慧、謀略、政治能夠產生影響的學派雖然有十幾家,但影響最大的依次是法、道、儒三家。秦漢上承春秋戰國,卻能夠將春秋戰國時期未曾付諸實踐的法、道、儒三家學說加以改造并實施,使之成為秦漢時期的正統政治思想,在秦代、西漢前期和西漢中期相繼為用,前后嬗替,對當時社會作出各自的貢獻。中國的智慧和政治雖然常常呈現出百家爭鳴的狀態,但是尋根究底不難發現,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掌握了這三家的思想精髓,也就把握住了中國歷史大勢中的謀略和智慧。

君主統治天下以法家思想作為手段,而法家思想的最大特點則是建立在非道德的基礎之上。法家之法的根源在于封建集權制,因此,它就特別強調“勢”。“勢”就是絕對的權威,是不必經過任何詢問和論證就必須承認和服從的絕對的權威。有“法”無“勢”,“法”不得行;有“勢”無“法”,君主不安。但如何才能保證“勢”的絕對性呢?這就需要“術”。“術”就是統治、防備、監督和刺探臣下以及百姓的隱秘的具體權術和方法。中國封建時代的“法制”就是“法”與“術”聯手創造的御臣、牧民的法術系統。“法”的實質是強力控制,“勢”的實質是強權威懾,“術”的實質則是權術陰謀。這些都是直接為維護封建王權服務的。

秦在統一六國之前,就素有實行法治的傳統。秦孝公時任用商鞅進行變法,商鞅死后,秦國實行法治的政策依然不變,秦國國富兵強,從相對落后的國家一躍而成為戰國時代最強大的國家。秦王嬴政不但繼承了這個傳統,還加以發揚光大,以法治國,號令天下,而秦始皇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統一前,秦國的政策是以耕戰和兼并為主要目標的;統一后,則要求以維護統一局面和保持持續發展為目標了。秦代統治者沒有成功地實現這一轉變,結果導致了秦王朝的速亡。

西漢建立后,統治者能夠深切體會到秦末喪亂、凋敝的社會現實,并且注意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省刑少事,輕徭薄賦,休養生息,制定了以恢復社會生產為主要目標的比較寬松的政策。這一政策從先秦以來的道家學說中找到了理論依據,因為它最適合戰亂之后需要休養生息的社會現實,由此在漢初社會經濟恢復時期,道家思想便取代了法家思想,而與漢初的現實政治結合,成為漢初的主導政治思想。

道家的經典中,智慧的優越感隨處可見,處處顯示出對別的學派的鄙夷和不屑。黃老道術自以為是最聰明的學說,它認為天地萬物都受道的支配。道是絕對的,永恒的,是永遠不可改變和褻瀆的;世間的人是有限的,對于道只可以體味、尊重和順應。那么,如何體味和遵循道呢?黃老哲學認為,那就是要順應自然,要無為,然后才能無不為。所謂“圣人無心,以天地之心為心”,說的就是圣人沒有自己的主張,萬物的自然運行就是圣人的主張。人如果不能體察道,就不能“知常”,不能順應自然,在現實中就容易招致禍害。但是在社會政治的實際影響力上,老子之學要到漢初黃老之治的實施后才正式被試驗著,因為在迭經春秋、戰國、滅秦、楚漢之爭之社會戰亂終告停止之時,人們終于發現爭強斗爭的害處以及休養生息的重要,于是黃老學說的哲學觀點遂被重視。

正是憑著這種精神,漢皇室從道家“清凈無為”思想出發,實行“我無為而民自化”的治民之策,從而開創了文景之治的輝煌。

但當西漢國力強盛時,“清心寡欲”的無為思想就不再適宜了。好大喜功的漢武帝要“興太平”,就要制作禮樂,要“改正朔,易服色”,要舉行封禪大典,大興繁文縟節的建置,而儒學最能符合這種要求。所以,在公元前134年,漢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議,罷黜黃老百家之言,獨尊儒術,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為國家思想,一直延續了兩千年。

儒家把“經濟”視為“經世濟民”的事業,是其“外王”即治國平天下的主要任務。而治國平天下,就是要達到儒家強國富民的目的。其實,這并非是儒家謀略的高明,更不是儒家謀略比別的學派的謀略狡詐,在這里,它已經上升到了人性、人道的范疇。這就是儒家智謀的合理性之所在,也是其成為真正的大智謀的根本原因。

當然,在具體的歷史進程中,這三家的智慧從來沒有單獨存在過,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背景下,各個學派的思想相輔相成,此消彼長。

然而,中國的智慧首先是道而不是術,因為,權謀決不僅僅是一種技術,中國權智在本質上是一種至為深刻的文化,只有人的身心內外都滲透了這種文化,才能自然而然地達到內謀謀圣、外謀謀智的境界,才能成為真正的圣、智兼備的謀略家。

司馬遷在《史記》中描繪了大量的人物形象,他的特點就在于臧否人物時有意識地淡化了人物的倫理道德色彩,重視歷史人物的內在價值及其實現程度,即看這個歷史人物能否充分地運用權謀和智慧來實現自己力量和目標的最優化。他并不對人物的出身多么看重,而是看到了歷史人物對于歷史進程的影響,對歷史進程產生大影響的人物,必定是英才或雄才,像項羽、呂后之入本紀,孔子、陳涉之入世家,滑稽、日者、龜卜、貨殖、刺客、醫生、游俠之入列傳,都是《史記》的不同凡響之處。只要歷史人物在既定的歷史條件下慷慨立功名,司馬遷就為他們立傳。司馬遷刻意強調人對悲劇命運的抗爭,提倡在困境之中發憤而起,用功名大業來洗刷恥辱,實現對人生苦難的補償。司馬遷看似平實的敘述中總是閃現著哲學和智慧的光輝,他的這部非凡之作也因此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承載著三千年華夏歷史的《史記》,全面地展現了帝國的治亂興亡、朝代更替、廟堂權術、江湖生存的原始形態,貫穿其中的則是智謀、心力、情感、品質等人性文化的潛規則。知源流,明因果,識人性,觀成敗,歷史的經驗正可以用來彌補人性的弱點,讓我們游走于世情的邊緣,尋找屬于自己的心路歷程。

為你推薦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會員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會員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棺香美人
會員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劍來(1-49冊)出版精校版
會員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陳平安,唯有一劍,可搬山,斷江,倒海,降妖,鎮魔,敕神,摘星,摧城,開天!我叫陳平安,平平安安的平安,我是一名劍客。走北俱蘆洲,問劍正陽山,赴大驪皇城,至蠻荒天下。斬大妖,了恩怨,會舊人,歸故鄉。刻字劍氣長城,陳平安再開青萍劍宗!

三體全集(全三冊)
會員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阳县| 繁昌县| 龙川县| 兴义市| 武隆县| 依兰县| 眉山市| 新营市| 湖州市| 临潭县| 宝清县| 绥化市| 双牌县| 建水县| 邢台县| 垣曲县| 庄河市| 兴化市| 赣榆县| 兰溪市| 昌吉市| 台东市| 黄龙县| 汶川县| 云南省| 昭平县| 平昌县| 通城县| 华容县| 仙桃市| 耒阳市| 石狮市| 靖州| 祁东县| 扎赉特旗| 尼玛县| 龙陵县| 连云港市| 喀喇| 新密市| 磴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