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仁德政治陽謀陰謀·秦朝滅亡與漢朝的興起 (2)
書名: 先秦時期的權(quán)謀游戲作者名: 冷成金本章字?jǐn)?shù): 4043字更新時間: 2013-08-03 01:21:35
漢軍與楚軍對峙于滎陽。楚軍包圍了漢軍,漢王采用陳平的離間計才得以解圍。漢王急問陳平說:“你可有什么辦法?”陳平說:“項羽手下有能力的大臣寥寥無幾。大王不如使用反間計,拿出數(shù)萬黃金,離間項羽君臣關(guān)系,使其內(nèi)訌,漢軍正好乘機(jī)攻楚,楚軍肯定大敗。”漢王于是拿出四萬斤黃金給陳平,讓他任意使用。
陳平派人在楚軍中散布謠言說:“鐘離末為項王立下汗馬功勞,卻未得任何好處。他們已經(jīng)起了叛離之心。”項羽起了疑心,就派使者到了漢軍。漢軍準(zhǔn)備了最好的飲食,在進(jìn)獻(xiàn)給使者時卻假裝驚訝地說:“我們以為是亞父派的使者,原來是項王派的。”說完就把東西換成最差的,供給使者使用。使者回楚后,一一向項王作了匯報。項羽對范增也起了疑心,拒絕了范增攻打漢王的建議。范增見項羽對自己起了疑心,長嘆著說:“天下大事已定了,大王您好自為之吧!希望讓我告老還鄉(xiāng)。”項羽答應(yīng)了他。
漢王入武關(guān),集結(jié)部隊,想再次東征。轅生勸說:“漢楚已相互攻打幾個月,漢軍遭受了失敗,大王您現(xiàn)在派軍出武關(guān),項羽一定南渡。大王您再深修軍壘以抵抗項王,使滎陽成泉兩地士兵換班休息,韓信等人就有機(jī)會攻占黃河以北的趙地,然后大王再轉(zhuǎn)進(jìn)滎陽。如此,楚軍多方受敵,力量分散,漢軍休整后,再與楚軍抗戰(zhàn),定會全勝。”漢王聽從了建議,事情正如轅生所料的那樣。
韓信和張耳領(lǐng)兵幾萬,東下井陘,攻下趙地。張耳請漢王封他為趙王,漢王答應(yīng)了。當(dāng)初趙王與成安君陳余聽說漢軍到了,就聚兵井陘口。廣武君李左車勸成安君說:“聽說韓信俘魏王,擒夏悅,打了不少勝仗。現(xiàn)在幫助張耳攻趙,正是銳氣旺盛的時候。但千里行軍必然乏糧,戰(zhàn)士們都面有饑色。現(xiàn)在,井陘大路上車不能并行,騎兵不成行列,糧食必定拖在后面。希望大王給我精兵三萬,偷襲敵軍,從小道去截斷漢軍糧草。您深挖城塹,加高城墻,堅守營地,拒絕交戰(zhàn)。這樣一來,漢軍前不能攻,后不能守。我斷絕他們的退路,使其難以找到可以充饑之物。不用十天,必定擒獲張耳、韓信。希望您慎重考慮,否則后果不堪設(shè)想。”但成安君沒有聽取這一建議。
韓信知道后,大喜過望。于是放心地進(jìn)兵攻趙,趙軍大敗。韓信有言在先,活捉廣武君者賞黃金一千兩。于是廣武君被活捉,韓信親自為他松綁,以軍師的禮節(jié)相待,并問他說:“我欲北攻燕國,東伐齊地,如何取勝?”廣武君推辭說:“我只不過是敗軍的一個俘虜罷了,怎么可以商討大事?”韓信說:“百里奚住虞國,虞國滅亡,住秦時,秦則一時之霸。這并不是因為百里奚彼時愚笨,此時聰明,實(shí)在是因為君主聽不聽他的建議的緣故。假使當(dāng)初成安君聽從您的建議,我韓信恐怕已經(jīng)失敗了。我真心討教您,您不要顧慮,請您直說。 ”廣武君很感動,謙遜地說:“我的計策未必有用,但愿您能辨識。現(xiàn)在將軍銳不可當(dāng),所向披靡,這正是優(yōu)勢所在。但是將士疲乏,不能再戰(zhàn)。此時倘攻打燕國,未必一時就能攻下。日久糧盡,情勢危急,恐齊軍會乘機(jī)犯境。如此一來,形式將對將軍十分不利。用兵之道在于用己之長,克彼之短。”韓信說:“但聞其詳。”廣武君說:“將軍不如按甲休兵,安撫趙地。幾百里之內(nèi)慰勞品自會送來,將軍用它犒勞下屬。然后,一面派兵據(jù)守燕國要沖,一面派人游說燕國。燕國懾于形勢,恐不敢不服。齊國聽說,也必望風(fēng)歸順,如此,天下事可以平定。”韓信聽后有豁然開朗之感,點(diǎn)頭稱是,照此而行,一切正如廣武君所料,燕齊兩國很快就歸順了。
十二月,漢王在成皋與楚軍相峙,久未分勝負(fù)。鄭忠進(jìn)諫說:“大王加固營寨,不要作戰(zhàn),派劉賈彭越進(jìn)入楚軍,焚燒他們的糧草,可望取勝。”項羽此時正攻打彭越,曹無咎駐守成皋。當(dāng)時,漢軍多次被困,正準(zhǔn)備放棄成皋。酈生獻(xiàn)計,才又得以據(jù)守于成皋。酈生說:“只有懂得百姓是天的道理,才能事業(yè)有成。君王以百姓為天,民以食為天。敖倉是楚軍的糧運(yùn)樞紐,楚軍卻離開滎陽,不堅守敖倉,僅僅命令士兵把守成皋,這真是天賜良機(jī)。楚漢長期相爭不下,生靈涂炭,時局動蕩,人心難定。大王應(yīng)該盡快用兵,收復(fù)滎陽,占據(jù)成皋,奪取天下。現(xiàn)在燕趙之地已經(jīng)平定,只有齊地還未攻下。齊王田廣擁有千里之地,田間率二十多萬軍隊屯兵歷城,幾個田氏的人勢力都很強(qiáng)大,人心狡詐。您即使派幾十萬軍隊也不能很快攻破。不如讓我捧著您的詔令游說齊王,使齊地成為漢的東方屏藩。”漢王同意。
酈生去游說齊王說:“大王可知天下的歸屬?”齊王說:“不知。”酈生說:“大王若知天下歸屬,齊尚可保存,倘不知道,齊國難保。”齊王說:“天下將歸屬誰?”酈生說:“天下歸漢。”齊王又問:“您是怎么知道的呢?”酈生說:“漢王與項羽有約在先,合力攻秦,先入咸陽者為王。漢王先入咸陽,項羽卻背信棄義,不讓漢王得關(guān)中,卻讓他就任漢中。項羽放逐并殺害義帝,漢王集合天下義兵攻打三秦,尋找義帝墳?zāi)梗Q王卻在各諸侯之后。漢王封賞有功之臣,好處與人共享,英雄豪杰都愿意效犬馬之勞。漢王兵肥馬壯,各諸侯望風(fēng)而降。項王卻背信棄義,殺害義帝,賞罰不明,任人唯親,積怨天下。如今天下人都愿意歸附漢王。漢王出兵,勢如破竹,接連攻克三十二座城池,此乃天意。現(xiàn)在漢王有敖倉的糧食,成皋的地形,把守著白馬渡口,堵塞了太行要道,逆我者亡,順我者昌。大王若歸附漢王,可保全家國,是明智之舉。”齊王認(rèn)為有道理,便撤掉守兵。
韓信聞訊,連夜引兵渡河到平原,偷襲齊國。齊王大怒,烹了酈生,率兵東逃。酈生當(dāng)初進(jìn)見沛公,沛公正坐在床上讓兩個女子給他洗腳。酈生進(jìn)來,只作揖,不下拜,說:“您想幫助秦朝還是想攻打秦朝呢?”沛公大罵說:“秦苦天下久矣,攻打它理所應(yīng)當(dāng),我怎么還會幫助它呢?”酈生說:“您想攻打秦朝,就要集合義兵,而不應(yīng)該如此傲慢地接見長者。”沛公聞言馬上停止洗腳,起身道歉。
項羽向東進(jìn)軍之初囑咐曹無咎說:“只要阻止?jié)h軍東行就可以了。倘漢軍挑戰(zhàn),千萬不要應(yīng)戰(zhàn)。”曹無咎沒有聽項羽的話,領(lǐng)軍應(yīng)戰(zhàn),結(jié)果敗死。漢王進(jìn)兵成皋時,曹無咎開始拒絕應(yīng)戰(zhàn),后受不住漢軍一再侮辱,引兵渡汜水至一半時,漢軍進(jìn)攻,楚軍大敗。項羽聞訊,回師廣武,建了一座高壇,準(zhǔn)備烹死劉邦的父親。后漢王派人勸說,請求放回父親,項羽乘此與劉邦訂盟約說:平分天下,以鴻溝為界,鴻溝以西歸漢王,以東歸楚王。雙方同意后,項羽放回漢王父母及妻子呂氏。
項羽罷兵回東邊,劉邦想要帶兵向西。張良說:“現(xiàn)在漢王擁有大半土地,人心歸附。楚兵疲憊不堪,糧食斷絕,正是天要滅楚。不如趁其撤退之時,率兵攻打。”漢王于是率兵追擊項羽的軍隊,并與韓信、彭越相約攻擊楚軍,但二人卻未來會合。
漢王問張良說:“諸侯不聽調(diào)遣怎么辦?”張良說:“楚兵將要失敗,韓信和彭越還沒有得到封地,他們肯定不會來。大王如果表示要同他們共同擁有天下,他們就會馬上出兵。韓信雖自立為齊王,卻地位不牢。彭越住在梁地,魏豹死后,彭越想得到魏王的位子,大王也沒有封他。如果能把雎陽以北至谷城的土地分給彭越,把陳以東近海的土地分給韓信,楚地又是韓信的家鄉(xiāng),他想統(tǒng)治故鄉(xiāng)的土地,這樣一來,二人一定聯(lián)合出兵攻打項羽。如果用這些土地分封他們二人,他們?yōu)榱俗约鹤鲬?zhàn),楚軍就易被打敗。”漢王依計而行,韓信、彭越終于出兵,在垓下滅掉項羽。
滅掉項羽后,漢朝定都洛陽,后來聽取婁敬的建設(shè),遷都長安。婁敬勸高祖說:“陛下定都洛陽,難道想與周朝比試嗎?”高祖說:“是。”婁敬說:“陛下得天下與周朝不一樣,周積德十幾代。武王伐紂,諸侯群起呼應(yīng),成王繼位,周公輔佐。周建都洛陽,洛陽乃天下中央,四方諸侯都接受周朝分封,向周朝進(jìn)貢。到周朝全盛時,不養(yǎng)兵卒,教化天下,四海融洽,天下大同。周朝的哀微不是因為德行小,而是勢力小。現(xiàn)在大王率三千人從沛縣起兵,東征西伐,生靈涂炭。百姓死傷無數(shù),哀哭不絕于耳。大王憑什么能與成康盛世相比呢?大王不如遷都長安,控制秦朝舊地,扼住天下的咽喉,才能抓住天下的脊背。加之秦地地勢險要,乃天府之地,控制住它可確保坐穩(wěn)江山。”高祖又問群臣,群臣都認(rèn)為定都洛陽好。張良說:“洛陽土地貧瘠,四面受敵。關(guān)中則東有崤山、函谷關(guān),右有隴、蜀群山,南有巴蜀,北有胡宛,三面屏障,得天獨(dú)厚。正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婁敬的說法是正確的。”高祖這才遷都長安。
后有人報告說韓信謀反,高祖采用陳平的計謀擒獲韓信,廢為淮陰侯。當(dāng)時有人密告高祖,說韓信要謀反。高祖向諸將問平定之策。諸將紛紛表示要發(fā)兵鎮(zhèn)壓。唯有陳平說:“有人上書說韓信造反,還有別人知道嗎?”回答說:“沒有人知道。”陳平又問說:“韓信自己知道嗎?高祖說:“不知道。”陳平問說:“陛下的部隊與楚軍相比怎樣?”高祖說:“不如楚軍。”陳平又問說:“陛下手下的大將有能超過韓信的嗎?”高祖說:“沒有。”陳平說:“現(xiàn)在我們的士兵和將帥之才都不敵韓信,發(fā)兵攻楚真是自討苦吃。陛下不如假裝巡游楚地,會盟諸侯。韓信聽說您要巡行游樂,一定會到郊外迎接拜謁您,陛下就趁勢捉住他。”高祖認(rèn)為有理,果然準(zhǔn)備甲士,趁韓信迎接之機(jī)將他捆綁了。田肯祝賀高祖說:“陛下擒住韓信真是幸事。此地地勢便利,發(fā)兵攻打別的諸侯如水一瀉千里不可阻擋。像齊這樣重要的位置,不是自己的子弟不可以封為齊王。”高祖賜田肯金五百斤。
陳豨做代地的相國,謀圖造反,自立為王,高祖親自帶兵鎮(zhèn)壓。趙國相國曾上奏請求處死常山的郡守和縣尉,高祖念及他們不曾謀反,赦免了他們。高祖問周昌說:“趙地有可以拜為大將的人嗎?”周昌引薦了四個。高祖一一見過,不甚滿意,但依然拜為大將。左右大臣不解,高祖說:“陳豨謀反,天下諸侯除邯鄲以外都不出兵,我如今封賞他們四人,正是嘉獎趙國。”
尉佗也在南越稱王謀反,高祖封之為南越王,命令他向漢稱臣。高祖派陸賈到南越,尉佗傲慢地接見了他。陸賈進(jìn)諫說:“您本是中原人,現(xiàn)在違反本性,穿上胡服,想要拿小小的南越同天子抗衡,禍患將要來到。漢王正是氣勢鼎盛之際,只用了五年時間就橫掃諸侯,平定天下。”
高祖當(dāng)了十二年皇帝,年六十二駕崩。惠帝繼位,呂后臨朝聽政。
【評議】
秦磚與漢瓦,秦時明月與漢時的關(guān)隘,給后人留下了那樣多的感喟與遐思。秦朝是這樣滅亡,而漢朝又是這樣興起,一切都顯得那樣不平凡,那樣富有傳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