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4章 學藝(3)

身為唐朝舞蹈界的知名人士,公孫大娘的日程安排得很緊,除了要不斷的進行全國巡演之外,有時還會到長安去為皇帝做匯報演出,因此也就沒有固定的時間來教我。所幸我的領悟力還不錯,而楊玉奴的身體又適合跳舞,再加上在現代時,多少也向學舞蹈的妹妹偷了點師,因此學得極快,而且時不時地還能想出點新奇的舞姿,連公孫大娘都贊嘆不已,夸我天生就是舞蹈家,真夠讓我汗顏的。

雖然拜楊老先生為師的時間不長,可我卻發現他的身份肯定不一般,并不僅僅是洛陽知名大儒這樣簡單。照理說他隱居在深山野林,而且也申明不再收徒授課,敢來打攪他的人應該很少才對。奇怪的是,這里卻經常有人光顧,而且數目還不少。如果來的只是達官貴人倒還說得通,畢竟他教過的學生有不少都在朝為官,來看自己的老師也不足為怪,可偏偏這種人基本上沒有,這就很是奇怪了。

唐朝王室弟子本多通曉音律,而唐玄宗在音樂上的才華絲毫不遜于其政治才干,史稱其“性英斷多藝,尤知音律,善八分書”,是一個完全可以稱之為全才的人物。由于李隆基的喜愛和重視,盛唐音樂達到歷史的頂峰,全國上下也興起一股學習音樂的熱潮。而我所奇怪的,就與此有關,因為到楊老先生這里來的人,幾乎都是些玩樂器的。老先生本身是極善吹笛,又在全國崇尚音律的大氛圍之下,結識一些同道中人本不算怪事,可如果這些人的來頭都不小,就不尋常了。

除去公孫大娘不談,在經常出入老先生住地的人中,有一個叫賀懷智的人,看起來頂多二、三十歲的樣子,名字聽起來不打眼,其貌也不揚,可他卻在唐朝音樂界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賀懷智善彈琵琶,而且喜以石作琵琶身,因其技藝高超,很受李隆基青睞,在宮廷樂隊中常處于主宰的地位,還編撰了中國琵琶史上第一本樂譜集,只可惜在宋朝之后樂譜就下落不明。

還有一個叫李謨的,善于吹奏笛子,開元年間號稱“天下第一”,李白曾經詩云:“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一支簡單的笛子,并無半音、和聲以及復調,卻可以表達豐富的內容,其技藝之高超可見一斑。

這兩人算是其中的代表,其他的人也多半是名聲斐然,被眾人所稱道的。有才的人多半恃才傲物,尤其是被皇帝所看重,更是會目空一切,這點我從他們平時的談吐中就能略微感受到。然而他們全都對老先生態度恭敬,但又不是簡單對長輩的尊敬,就讓我很是奇怪了。

我對老先生的背景越來越好奇,多次旁敲側擊的詢問,他卻裝聾作啞的不回答。而楊玄繳肯定是知道內情,但對我卻三緘其口。沒轍之下,我只有詢問三娘,可她剛說出“先生曾是黃”這五個字,就被老先生給借故打了岔,之后就打死也不肯透露半點消息。這樣含含糊糊的態度,反而讓我更加好奇,可苦于沒有人解惑,也只好任它爛在肚子里了。

不過,老先生這里來往的高手多,還是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我一向都對中國古樂感興趣,否則之前就不會磨著先生要他教我吹笛,這下子一見這么多樂器高手,那高興勁兒就別提了,整天就纏著先生要他們答應教我彈奏樂器。楊老先生自然是拗不過我的,只好厚著老臉提出要求,雖然那些名家剛開始多少是看在他的面子上,不好推辭才勉強答應教我,可當他們跟我接觸之后,發現我領悟力極好,學得極快,都紛紛對我贊賞有加,漸漸也就變成心甘情愿。這點讓我很是得意,有了動力,學起來自然更加用心,于是待在老先生那里的時間也就越來越多。

楊玄繳似乎對楊老先生很放心,自從將我交托給他之后,就很少過問,哪怕是我整天都不沾家,他也不發一語。只是在我越來越晚回家的時候,說是擔心我的安全,無論如何要小蠻陪在我身邊,以防萬一。其實,小蠻也不過是個沒長大的小孩,而且還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女孩,真要是遇到了匪徒,恐怕我還得要分心去照顧她,反而不那么方便。不過,現在唐朝的治安狀況還不錯,洛陽又是西京,楊玄繳自己也是在官府當差的,自是對當下的環境很了解,這樣安排的真實原因,恐怕并不出于擔心人身安全,而是另有考慮。不過,我也懶得去細思他到底為什么要這么做,反正小蠻也不算累贅,況且讓她跟我一起,說不定也可以學到一些有用的東西,對她今后的發展也有好處,也就沒有反對。

于是,洛陽的郊外,每天都能見到兩個小女孩早晚來去,一路上旁若無人的嬉笑打鬧著,甚是開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榕江县| 芜湖市| 同仁县| 阜新市| 中超| 临高县| 东港市| 八宿县| 兰西县| 钦州市| 温泉县| 河间市| 东至县| 乐昌市| 镇坪县| 汾阳市| 伊川县| 琼结县| 积石山| 高邮市| 景德镇市| 甘孜| 绍兴县| 青浦区| 铁岭县| 岳普湖县| 靖边县| 琼海市| 剑阁县| 肇庆市| 大宁县| 酒泉市| 镇平县| 商水县| 霍林郭勒市| 扬州市| 泸定县| 闸北区| 阿图什市| 新乡市| 哈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