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不緊不慢中溜走,一轉眼,我來到洛陽已經月余。
三月中旬的洛陽嬌艷醉人,因為全城牡丹盛開,爭相競艷。
牡丹,為我國特產名花,詩經中稱之為“芍藥”,自古就被尊為花中之王,有富貴花之稱,雖能在全國栽培,但以黃河、江淮流域為主。唐朝時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繁榮,栽培、賞愛牡丹也盛況空前,不論帝王將相,還是普通百姓,對牡丹的熱愛都已達到了癡迷的程度,真正是“牡丹嬌艷亂人心,一國如狂不惜金”,其中尤以洛陽牡丹為最。相傳武則天曾于寒冬設宴賞花,令百花綻放,唯有牡丹不畏強勢,于是被貶至洛陽,沒想到遷洛后竟吐蕊怒放。武皇帝大怒,下令火燒牡丹,但盡管枝干燒焦,次年卻依舊葉榮華發,而且花朵更大、更艷,于是洛陽的牡丹就成了天下花魁。
我本來不是很喜歡牡丹,可現在看這大街小巷都開滿了牡丹,滿城的姹紫嫣紅煞是好看,也漸漸的愛上了。特別是顏色艷麗的,以前覺得艷俗,現在看來反而極有味道。
全國都流行栽種牡丹的熱潮,楊老先生自然也不能免俗,那間木屋前院子里種的牡丹花雖然不多,卻都是當時牡丹的極品,據說都是別人送的。老先生對這些花都很愛惜,但最鐘愛的卻是一段像灌木般高的枯枝,不管澆水還是修枝,都是他親力親為,絕不讓其他人動手。聽三娘說,這節枯枝是老先生前幾年在春游邙山時無意中發現的,當時盛開著在洛陽難得一見的白牡丹。那白牡丹花型碩大,形如滿月,陽光下雪白,月光下銀白,純潔冷艷,濃香馥郁,令人嘆為觀止,于是老先生就將其移植到當時還在洛陽城的家中。豈料,移栽之后的白牡丹竟然慢慢枯萎,不但盛開的花在幾天之內就凋謝,連枝干都逐漸萎縮,慢慢變成一段枯枝。老先生找來全洛陽最好的花匠,也無法使它重新發芽,最后迫不得已又將其轉移回了山中,而本就只身一人的老先生也索性就搬遷到了現在的住地,方便照顧牡丹。可幾年時間過去了,白牡丹仍不見起色,還是一副要死不活的樣子,老先生卻也不氣餒,依舊當它是寶貝般的悉心呵護,祈盼終有一日能再開出美麗的花朵。
當我悠閑的穿過滿城花香,越過青草小路來到楊老先生的郊外別墅時,老遠就看見他又站在那株枯枝面前,躬身仔細觀察著,旁邊除了三娘,還站著一個陌生的紅衣女子。
聽到腳步聲,楊老先生抬起頭,發現到我,于是站直身,笑問:“今日又是何事遲到?”
聞言,我干笑兩聲,這幾日牡丹盛開,我經常都因貪戀于賞花而誤了上學的時間,于是乎編造出不少謊言,還要每天不一樣,真是讓我絞盡腦汁,都快江郎才盡了。于是,立即轉移話題:“先生今日有客人,是不是休假一天呀?”
老先生知道我打的什么算盤,卻也不揭穿,之微笑著向我招手道:“你過來。”
我依言前行,到他身前站定,還來不及說話,就聽那紅衣女子開口道:“就是她了?”老先生點點頭,我還沒弄懂這話是什么意思,就見那女子走上前來,捏捏我的手關節和腰間,又蹲下身握握我的膝關節和腳踝,沉吟不語,半晌才道:“骨骼倒是柔軟,關節也很靈活,只是……”
“只是如何?”老先生追問,那女子道:“只是體型偏胖,只怕不太適合。”
“是嗎?”老先生一臉失望,我忍不住好奇的問:“不太適合干什么?”
老先生沒有出聲,旁邊的三娘替他回答:“先生認為你有舞蹈的天分,本想請名師教導,可惜……”話未說完,兩人都同時嘆氣。原來老先生是準備找老師來教我跳舞呀,我恍然大悟,可他怎么會認為我有跳舞的天分?仔細回想,多半是因為前幾天在和他逛街的時候,看見有胡人賣藝,我被節奏感極強的樂聲感染,一時興起,手舞足蹈起來。當時只覺得好玩,也沒想其他的,沒想到胡亂比劃這么幾下,就被楊老先生認為是有天分,一時有點啼笑皆非。可一想到那女子剛才說的話,心里不自覺的就來了氣,什么叫體型偏胖?我很胖嗎?心下不快,忍不住出聲辯駁:“誰說長得胖就不適合跳舞?舞者注重的是身體的協調性和柔韌性,體型偏胖又有什么關系,胖子還能將胡旋舞跳得出神入化呢!這可不是一個拒絕的好理由,我不接受。”
那女子詫異的看著我,大概是沒想到我會說出這么一番有條理的話,半晌才點頭道:“小姑娘說得不錯,令奴家汗顏。”然后又轉向楊老先生道:“老先生果然是有識人的慧眼,公孫佩服。”
什么?我雙眼園瞪,有點不敢置信的問道:“公孫?你莫非就是那個以劍器舞名滿天下的公孫大娘?”
那女子笑道:“這都是謬贊,奴家何以當得起名滿天下四個字?”
我頓時興致高昂,“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氣動四方”,連大詩人都贊不絕口的名家,居然會成為我的老師,這多有面子呀。不禁又看了看旁邊微笑的楊老先生,興奮得不由分說地一把抱住他,在他臉上猛親幾口,又笑又叫道:“先生,您真好,我愛死您了。我會認真的學跳舞的,絕對認真!”
見老先生一臉哭笑不得的尷尬樣,公孫大娘和三娘立時忍俊不禁,我卻沒有注意到,仍然陶醉在喜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