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薛氏的貓
- 股神
- 江滬
- 6813字
- 2011-05-27 17:32:05
第四十三章薛氏的貓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班,如煙打電話來,說和卞博士約在正大廣場的俏江南吃飯,就是大S婆婆開的那家。
江滬幾乎窩在沙發上睡了一天,這一天大盤跌了近7個點,在整個市場一片哀鳴的同時奔宵投資部里正在為勝利大逃亡而歡喜雀躍。老胡對江滬的減倉指令執行的非常徹底,只留了不到二成的資金,即使這剩下資金還都布局在績優超跌的醫藥股里,可攻可守,江滬十分放心。
江滬這樣做有兩個目的:一個是控制風險,二是在搞清楚自己朝能力的事情之前,盡可能不使用超能力,他也擔心患上腦癌,哪怕只是萬一。
江滬洗了一把臉,整理了一下,就開車趕去正大廣場。
正是陸家嘴下班的高峰,路上有點堵,江滬走進俏江南的包廂的時候,已經快7點了,一個穿著褐色夾克、戴著黑框眼鏡、微微有些謝頂、四十歲左右的男士正和如煙聊著什么。江滬一進門連連說:“不好意思,有點堵車,久等了?!?
“這是我男朋友,也是我的上司,江滬?!比鐭熣f。
江滬立刻雙手遞上名片。卞博接過名片,自我介紹說:“我叫卞建波,在交大教物理。不好意思哦,我沒有名片?!?
“不要緊,不要緊,見到你這樣的專家,我非常榮幸?!苯瓬吞椎卣f。
“專家談不上,術業有專攻罷了?!北宀┦恐t虛道。
“建波太謙虛了?!比鐭熤钢宀┦繉瓬f:“我沒記錯的話,他可是哈佛醫學院的碩士、劍橋大學的光生物學博士、物理學博士,現在是交大的博士導師。”
江滬又是一陣客套地恭維,但心里有些疑惑,考慮到初次見面,不好唐突,于是三人扯了一會兒閑篇,菜剛剛上齊,江滬還是迫不及待地把話題引向了他最想談論的那個主題。
江滬說:“我聽如煙說,卞博士是研究時間的?”
卞建波愣了一下,笑著說:“也可以這么說吧,但不準確。我是學醫出身,現在研究光生物學,英文叫photobiology,主要是研究光與生物相互關系的科學,是生物學、化學、物理學等學科相互交叉、相互滲透形成的學科。其基本任務是闡明光作為一個環境信息如何作用于生物有機體,以及生物產生對光反應的機理。如煙可能不太了解我們這個學科。光和時間有聯系,但本質上并不同。”
江滬有些失望,用胳膊肘碰了碰如煙,輕聲對如煙說:“不懂裝懂!”
“你也不能說如煙說的完全不對。時間和光是有很強的聯系的。我自己的理解是,我們的時間和光都是一種物質,時間是由光粒子帶動顯現的一種物質,光粒子以每秒約32萬公里的速度前進,時間的每一個秒種就是物質的一種消耗,光粒子帶動著時間這種物質在所謂宇宙的百分之四的區域內運轉。這里我要解釋一下,可見的光線是整個光譜的百分之6,而不可見光正好是94 %的暗物質,就是不可見光,這類光是暗物質,是在帶動另一種宇宙時間的能量基礎,可以形成許多個平行而又不同元次空間的宇宙,就是所謂另外的多元次空間宇宙,我們之所以存在,可以看到對方,看到電視圖象花草樹木等都是虛無的,實際是光的一種物質能量的放射,我們實際有光粒子反射線帶動時間以每秒30多萬公里的速度運轉在自己的多次元空間內,我們只是時間這種物質的產物,如果我們的速度達到光帶動的時間的物質速度,那么我們就不僅僅是可以看到時間在光粒子中的實際形態,而且我們也不會存在與現在的時間之中,也就是我們不是真正的存在了,在這種速度下我們是沒有光粒子放射造成的影象,而是完全看不見對方,也看不到太陽,地球,花草樹木任何物質了。例如銀河星系我們能夠看到,是因為物質的光與時間的反射,而距離銀河與幾萬億光年的其他星系這之間的浩淼空間是看不到任何形體,黑洞,光線與時間的,這就是暗物質,在這個空間時間是不存在的,因為沒有光的粒子帶動,時間是不能形成物質這個基礎的……”卞建波說著突然停了下來,看著江滬和如煙不好意思地說,“哎呀,你看看我,一說就收不住了,我這個好為人師的毛病得改改了。”
江滬確實沒有完全聽明白,但卞建波的說的話里,似乎已經給他帶來了一個全新的破解疑問的方向,他說:“難得能聽到這些,我倒是很感興趣。不知道你肯不肯收我這個編外的學生?”
如煙在一旁幫腔說:“建波,你不知道,我們江滬啊對什么時間、看見未來啊特別有有興趣。你要是不嫌棄,就收下他這個學生吧?!?
卞建波果然好為人師,眼睛放光地說:“難得有人喜歡我們這個學科,承蒙江總看得起,這個學生我就收下了。我們以后相互交流吧?!?
江滬大喜,站起來向卞建波敬酒,卞建波很高興地喝了一滿杯。
“老師,光生物學研究什么呀?哪些研究方向和時間有關系啊?”江滬問。
“光生物學的研究內容十分廣泛,主要有:光技術和光生物學的實驗方法;生物光譜學;光化學,研究由于光的作用而具有激發態電子的生物大分子及其反應;光敏化作用,研究生物體吸收光的敏化劑及其對生物體產生的影響;環境光生物學,檢驗一些光生物學過程和它們與整個生態系統的關系;光醫學,研究皮膚的光學特性、日光對皮膚的有害反應和有益效應、光的間接效應等;生物鐘,對機體如何按照一天內的時間調節其功能以及對機體自然產生的周期性變化;網膜外的光感受,研究光如何作為一種信號刺激或觸發物而起作用的;視覺,研究眼是怎樣把感覺信息從光形式轉換成電信號并送到腦的;光形態建成,研究光信號是如何在宏觀水平、亞細胞及分子水平調節著有機體的結構和形態的改變;光運動,研究一個生物的整體或部分的空間位移是如何由光來調節的;光合作用,研究生物體如何將光能轉變成穩定的化學能及生物能的;生物發光及其機制?!北褰úㄕf道專業,不厭其煩,侃侃而談,“至于和時間有關系的,我目前研究的內容里倒沒有,如果非要扯上點關系的話,就是視覺著一塊兒,研究眼是怎樣把感覺信息從光形式轉換成電信號并送到腦的。比如說,你看到我,已經不是我了,而是200毫秒之前的我,就像你照鏡子,看到的都是過去的你?!?
“那么,有沒有可能,人可以看見未來的光呢?”江滬覺得已經找到方向了。
“嗯……從理論上應該可以,按照60多年前愛因斯坦提出了“蟲洞”理論,通過時間旅行是可以做到的”,卞建波說著,拿起了一個杯子,解釋道:“我們假設這個杯子是個球。蟲洞是一個空間的隧道,就像一個球,你要沿球面走就遠了,我們正常看到的就是這樣的距離,但如果你走的是球里面的一條直徑就近了,你就可以看到未來。但蟲洞的產生需要極大的能量,人本身是很難做到,而且蟲洞我也只是知道一些皮毛,我就不多展開了。”
江滬不死心,接著問:“假設我能看見未來,我是說假設哦。我看見了未來,比如說看到一分鐘后如煙會打翻杯子,于是我就把她的杯子往桌子里面放了放,或者干脆我在手里,一分鐘后杯子當然沒有打翻,那么我之前看到的是什么呢?再比如,我看見不久之后自己會寫下一句詩,于是,提前寫下,那么這句詩并非出自我的思維,那么現在這句詩出自哪里呢?再比如,我看見股票一分鐘后會漲停,我就現在買入,一分鐘后果然漲停了,這又是怎么回事?”
“你說的這幾個假設倒是很有意思。就是說你能看到未來,但對結果的不滿意,于是修改了未來,那么他之前看到的又是什么?!北褰ú碱^緊鎖思考一會兒說,“按照你的邏輯,一種情況是,可以看到未來,并且改變未來,一種是可以看到未來,但不改變未來。一般而言,基于龐大數據和周密的邏輯推演,而且有必然的因果聯系,是能夠預測到未來的,簡單到氣象預報。但你提出的假設是一種不去計較事物因果性得到的未來,這讓我想到了薛定諤的貓?!?
“薛定諤的貓?”江滬和如煙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詞,異口同聲地問:“什么貓?”
卞建波笑著說:“薛定諤貓是物理學上一個著名的實驗。說起來比較費時間,你們要是不嫌悶,我就盡量簡單通俗地說給你們聽?!?
江滬和如煙當然說不嫌悶了,一臉的求知若渴。
卞建波點了一根煙開始上課了,“這要從頭說起了。薛定諤是個人,他是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曾獲193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薛定諤貓是他在1935年提出的關于量子力學的一個佯謬?!?
“什么是佯謬?”江滬不解地問。
“這個我知道,就是指看上去是一個錯誤,但實際上是正確的?!比鐭煋屩?,看到卞建波點頭稱贊,一臉的得意。
卞建波接著說道:“這些年來許多物理學家絞盡腦汁,試圖解開這個佯謬。直到十年前英國幾個學者經過一系列精巧的實驗,這個問題才逐漸有了眉目。量子力學是描述原子、電子等微觀粒子的理論,它所揭示的微觀規律與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宏觀規律很不一樣。處于所謂“疊加態”的微觀粒子之狀態是不確定的。例如,電子可以同時位于幾個不同的地點,直到被觀察測時,才在某處出現。這種事如果發生在宏觀世界的日常生活中,就好比:我在家中何處是不確定的,你看我一眼,我就突然現身于某處——客廳、餐廳、廚房、書房或臥室都有可能;在你看我之前,我像云霧般隱身在家中,穿墻透壁到處游蕩。這種“魔術”別說常人認為荒謬,物理學家如薛定諤也想不通。于是薛定諤就編出了這個佯謬,以引起注意。果不其然!物理學家爭論至今。薛定諤貓佯謬是一個設計巧妙的理想實驗:將一只貓關在箱子里,箱內還置有一小塊鈾、一個盛有毒氣的玻璃瓶,以及一套受檢測器控制的、由錘子構成的執行機構。鈾是不穩定的元素,衰變時放出射線觸發檢測器,驅動錘子擊碎玻璃瓶,釋放出毒氣將貓毒死。鈾未衰變前,毒氣未放出,貓是活的。鈾原子在何時衰變是不確定的,所以它處于疊加態。薛定諤說:在箱子未打開進行觀測前,按照量子力學的解釋,箱中之貓處于“死-活疊加態”——既死了又活著!要等有人打開箱子看一眼才能決定貓的生死。這個理想實驗的巧妙之處,在于通過“檢測器-錘子-毒藥瓶”這條因果鏈,似乎將鈾原子的“衰變-未衰變疊加態”與貓的“死-活疊加態”聯系在一起,使量子力學的微觀不確定性變為宏觀不確定性;微觀的混沌變為宏觀的荒謬——貓要么死了,要么活著,兩者必居其一,不可能同時既死又活!當時英國著名科學家霍金聽到薛定諤貓佯謬后也進行了一系列的計算推演,在無法得到答案時氣氛地說:“我去拿槍來把貓打死!”薛定諤貓佯謬實際上提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什么是量子力學的觀測?觀察或測量都與人的主觀有關,而人在箱外,所以必須打開箱子才能決定貓的死活。誰都知道箱中貓的死活是由鈾的衰變決定的——衰變前貓是活的,衰變后貓就死了,這與是否有人打開箱子進行觀察毫不相干。所以毛病出在觀測的主觀性上,應該朝這個方向尋根究底。微觀的觀測與宏觀的觀測有所不同。宏觀的觀測對被觀測對象沒有什么影響。俗話說:“看一眼總行吧?!币馑际菍λ粗锊o影響,用不著擔心。微觀的觀測對被觀測對象有影響,會引起變化。以觀測電子為例,要用光照才能看見,光的最小單位光子的能量雖小但不是零,光子照到被觀測的電子上,對電子的影響很大。所以,在微觀世界中看一眼也會惹禍!經過幾十年的探索,物理學家終于認識到:在由疊加態到確定態的轉變中,觀測曾經扮演的角色應該以相互作用來代替,這樣不僅更普遍而且更客觀。具體到薛定諤貓佯謬,就能將人的主觀因素完全排除——貓的死活不是由人開箱看貓一眼所決定的。”
“這個實驗我怎么覺得沒什么意義啊,而且和我提出的假設有什么關系呢?!苯瓬牭靡活^霧水。
“物理學是實驗科學,一切要由實驗來判定。確實這個實驗是沒有結果的,一般人也會認為根本沒有意義。但是,在物理學領域,“薛定諤貓”態不僅具有理論研究意義,也有實際應用的潛力。比如,多粒子的“薛定諤貓”態系統可以作為未來高容錯量子計算機的核心部件,也可以用來制造極其靈敏的傳感器以及原子鐘、干涉儀等精密測量裝備。當然,如果我們一直把這個貓認為是真正的貓,就無法理解了。1996年,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的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的Monroe等人用單個鈹離子作成了“薛定諤的貓”并拍下了快照,發現鈹離子在第一個空間位置上處于自旋向上的狀態,而同時又在第二個空間位置上處于自旋向下的狀態,而這兩個狀態相距80納米之遙?。?納米為1米的十億分之一)——這在原子尺度上是一個巨大的距離。想像這個鈹離子是個通靈大師,他在紐約與喜馬拉雅同時現身,一個他正從摩天樓頂往下跳傘;而另一個他則正爬上雪山之巔!我們回到你的假設,真是由于量子這種分身的特質,你的假設就有了可能性,光的粒子在某種條件下,從未來來到了現在,也就是說你假設看到的未來既是現在也是未來,而未來是否改變,由粒子本身決定,就像我們永遠不知道貓是死還是活,它會出現兩種可能性,一因為你看了一眼而改變,一種并不被改變。你們能夠理解嗎?”
江滬和如煙對望了一眼,一臉的茫然,江滬說:“沒有完全理解。但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我們還沒有搞清楚,甚至有些東西科學也無法完全能夠解釋?!?
“你說的沒錯。比如自我意識的機制至今仍然是未解之謎,有人認為可能與量子力學或者更深層次的微觀規律有關。有些藝術家甚至科學家都有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出現,一些創作或者科學原理通過夢境一樣方式想明白了,一覺醒來豁然開朗,甚至在夢中清晰看到,如果說這是冥冥天意或者未來的點撥我覺得好接受但是不一定屬實?!胺峭ㄟ^人類思維得到的思維產物”我覺得思維前要加“理性”這個詞,也就是說,這個世界的確有非通過人類理性思維得到的思維產物。直覺就是一種,第六感也屬于其中。例如:我們對危險的預感;女人直覺的正確性很高等。再如思維過程中的“頓悟”,會不會與前述之“一個確定態就從原先不確定的疊加態中蹦了出來”有關呢?可能有關的還有:生命的起源、物種的變異、光合作用的機制……如此等等??傊?,生命的秘密和思維的奧妙不可能與量子力學的規律無關。這就難怪薛定諤后來轉而對生命科學很感興趣了。1946年他寫出了著名的《生命是什么》一書,提出了一些很有創見的觀點,甚至他曾經說接觸過一些可以感知未來、看見未來的人。遺憾的是,在他有生之年,那可憐的箱中之貓依然生死不明。”
“老師,我也查找了一些資料,如煙的導師霍頓教授在他的一本書里就提出了認為這個世界上存在一類怪人,他們可以在深入研究某個金融市場的過程中,通過某種挈機獲得預見未來的力量。”江滬說。
“很多學科是相通的,我研究光和生物的關系,就發現有些昆蟲能夠提前預知氣溫的升降。科學探索就是要大膽提出假設,然后小心求證。你很有想象力,我剛剛看到如煙裙子上的蝴蝶結,我想到了還有一個可能,就是蝴蝶效應,若你能夠看見未來而在現在做出了一些行為使得未來本應發生的事情沒有發生,那么之前看到的是應該殘缺不全的平行世界的畫面,依據蝴蝶效應那般的信息量,你無法窮盡所有可能的平行世界及其產生的因果序列?!北褰úㄕf到這里,低頭看了一下手表,說:“時間不早了,家里小孩還在等我。不多說了,以后有機會見面再聊,如煙有我電話,直接打給我也可以。我提供你一個思路:時間是一種物質。這種物質伴隨著人類生存的空間的產生同時生成,如影隨形。人類存在的空間中的一切現象、規律均是在彌漫著的、無處不在的此物質的范圍之內方能展開,由此人們才會有過去、現在、將來的概念。假設此種物質屬于高境界中的物質,它離人類感官所能感知的范圍相當“遙遠”,因此人類對它根本無從感知、就更無法認識。換句話說,對于人類來講,它相當于“不存在”,可是人的一生卻無時無刻不在它的控制范圍之內。如果套用現代科學的認識,它是由暗物質構成的?暗能量?中微子?μ粒子?還是比夸克更微觀一億倍的某種未知粒子?假若物質真是是無限可分的話,那么一切皆有可能。假設人類空間中的一切規律均是依賴時間而存在,就是說,假如把時間抽離了,那么這些規律自然就解體了。就象一臺電腦,時間就是w98、w2000、XP系統,而人類空間中的一切規律就是靠掛在這些系統的門下的軟件,這些軟件不能脫離該系統而存在??茖W研究的對象恰恰是這些規律,通過研究這些規律人們得出了符合科學的“邏輯”。
顯而易見,人在邏輯之內,而在邏輯之外的只能是——神。因此就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不理解時間,就不能理解神。我們中文里有“洞見”這個詞值得一提,或者叫洞察力,洞是連貫性的,也許和蟲洞類似,歸為“預測”?!翱匆娢磥磉€能做出改變”意味著人看見的是關于未來的一個可能的平行世界,而依據蝴蝶效應,這種平行世界是有無窮多的,一個細微的事件可以導致不同的平行世界,而人是不可能完全窮盡這些平行世界的。雖然能看見未來,但這個“未來”是殘缺不全的,它只表示“未來的畫面”可能發生而且這種可能性人是很難控制的,因為無法窮盡所有因果序列,“改變了未來”就像人類演化一樣沒有特定的方向,就如基因突變僅僅是誤打誤撞。有一部電影就叫《蝴蝶效應》,講的是一個人能穿梭時空,卻無法改變結局。如果你有時間,我可以給你找一些關于時間本質、蝴蝶效應和蟲洞的書,當然,你看看就好,很多東西,科學界都沒有定論……”
卞建波還在滔滔不絕地講著,如煙已經結好了帳,卞建波又看了看手表,對江滬說:“謝謝你們的招待。我這就告辭了?!?
江滬很有些依依不舍,執意要送卞建波回家,當然他想在路上再多聽些相關的東西??上В探úǖ募译x正大廣場很近,十幾分鐘的車程就到了。在路上,江滬依舊問個不停,卞建波倒是有問必答,答必詳盡,不愧為是真正的專家學者,為人師表堪稱一流。江滬雖然沒有找到確切的答案,但卻收獲頗豐,心情一片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