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 拿破侖傳(中小學生必讀叢書)
- 埃米爾·路德維希
- 4465字
- 2013-08-02 23:39:52
公告說:“法蘭西是崇尚自由的民族,講究博愛。統治倫巴第的暴君專制跋扈,同時危害著法蘭西的安全……不過,共和國的軍隊,會自始至終地保護你們,幫助你們打跑入侵者!財產、人權、宗教,都將得到我們的尊重。不過,我相信倫巴第人會因此而感謝我們,會主動要求報答我們……倫巴第當然責無旁貸地應該支援法蘭西軍隊。為了解放你們,我們從遙遠的法國來到這里,但是我們的給養發生了危機。因此,我決定從倫巴第征集兩千萬法郎。我想,國富民強的倫巴第,要完成此事,不會有任何的困難。”
拿破侖每新建一個國家,都會從那里取走他所需要的東西。然后,把名畫和雕像送回巴黎,雖然這對于巴黎的經濟并沒有什么幫助,但卻能夠滿足巴黎人的虛榮心,因此,人們對他的敬仰在逐漸提升。而且,這樣一來,極大地豐富了盧浮宮內藝術品的存儲量,其貢獻恐怕要超過最輝煌的君主。
同時,對于他現在的祖國,法蘭西,拿破侖也絲毫不會手下留情。他在文件中寫道:“軍隊的實際消耗要遠遠大于當初的預算,甚至有后勤人員造假賬……揮霍、貪污、受賄,腐敗成風。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重新任命一個三人組,并賦予他們絕對的權力,包括槍斃舞弊官員的權力。”實際上,親自由他發布的取締舞弊的公文,就不勝枚舉。當時,有很多婦女隨軍駐扎,他發布命令說:“自現在起二十四小時內,如再有私自留于軍營之婦女,將被用黑灰涂臉并示眾兩小時。”同時,他從人道主義出發,廢除了戰爭中盛行的一些野蠻條款,如:利用鞭刑逼供的做法,被嚴格禁止。他說:“嚴刑逼供,只能得到虛假的證詞。這是違背人性的手段。”
四、步步登高
拿破侖在外交上,有著自己獨有的一套理論,即獻媚與恐嚇并存,虛偽與真誠同步。這在與梵蒂岡的談判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在法蘭西,那些革命的忠實信徒,包括那些督政,一心想廢除教皇的絕對權威。因為,教皇是各派宗教的核心,而革命者是不歡迎宗教的。督政們要求拿破侖進軍羅馬,很快,這座城市就出現在他面前。幼年的時候,拿破侖就曾無數次地想象:羅馬,代表著威嚴與權力。不過,這一次拿破侖沒有急著采取行動。他認為,對待教皇,是不能用大炮的。因為教皇的統治已經根深蒂固,它對法國和歐洲的影響遠遠不止千年。為了維護教皇,信徒們會不惜生命而成為殉道者。于是,拿破侖放棄了武裝進攻的想法,他說:“羅馬的地位無與倫比。與它宣戰無異于自取滅亡。”
拿破侖向南推進到一定程度后,決定就此停火。教皇同意停戰,因為拿破侖并沒有為難他們。這樣,拿破侖從庇佑六世那里得到了幾百萬法郎,一百幅名畫以及花瓶、雕像等。此外,他還指名要朱庇特神殿里的朱阿尼斯·布魯圖和馬爾卡斯·布魯圖斯的大理石半身像。拿破侖并沒有進入羅馬城,但得到了上述兩位古代英雄的胸像。
之后,因為教皇不會甘心完全順從于他,拿破侖再次向羅馬進軍,卻沒有真的沖到城內。雙方再次講和,因為他很快要去北方作戰。他向那些準備逃走的教皇保證,告訴他們不用擔心:“請轉告圣父,我不是阿提拉[13],就算我是,圣父也應該知道,他是列奧[14]的傳人。”實際上,拿破侖是把自己比成了歷史人物。沒想到,教皇卻不領情,這下,彬彬有禮的司令惱羞成怒,露出了大兵的嘴臉,撕毀契約,扔進火里,大吼道:“閣下,難道要敬酒不吃吃罰酒嗎!談判是我留給你們的面子,這并不代表我不會動用武力!”對方被嚇呆了。拿破侖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卻都如愿以償。甚至,教皇還親自寫信,祝福這位革命之子。
拿破侖在安排好第一個停火協議后不過一小時,就開始以下一代歷史學家自居,滔滔不絕地討論著時事。他在餐桌上對被征服的皮埃蒙特人說:“其實,我完全可以不襲擊哥薩里阿堡壘,我認為,你們十七日的行動部署,確實稱得上高明。”
第二次戰役結束后,拿破侖處理事務的能力,他的自信與穩健,再次得到印證。剛進入三月,他就從倫巴第撤軍,月末時,已經來到斯底利亞,這里到維也納不過數日的路程。這次,如果萊茵軍獲勝,就能夠使弗朗西斯皇帝不得不求和。此時,拿破侖宣布停止進軍,并提出與對方和談。因為,目前萊茵軍還離此很遠,而奧、匈兩國的軍隊,正在迅速武裝,拿破侖原地不動,以靜制動,氣勢逼人,這正是他的過人之處。
波拿巴不愧是政治家,督政們希望選舉能在穩定的局勢中進行,而拿破侖此時還不能與他們決裂。以他的能力,給法蘭西帶來五年的和平,并不是難事。難道他甘心與萊茵軍的競爭者們共同分享成功?戰場上的局勢瞬息萬變,所以,拿破侖沒有充分把握時,不想玩火自焚。
這一次,拿破侖同樣戰勝了奧地利軍隊,萊茵的援軍被堵在戰場之外。一年以來,整個歐洲談起這位新司令,都會震撼。不過,拿破侖把自己放在和平者的位置,以此來獲得人民的敬重。他以平等的口氣,給敗北的奧軍統帥弗朗西斯皇帝的弟弟寫信:
“閣下!雖然我帶領著勇士們沖鋒陷陣,但我們更希望和平。戰爭已經足足打了六年,難道還要讓更多的人為此丟掉性命?難道不能停止人類這種自相殘殺的行為嗎?善良的人們都希望看到和平,那些法國的敵人也都放下了武器。只有貴國仍然負隅頑抗。戰爭只會帶來更多的災難,不管如何,總要有人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最終,不是還要以談判解決問題嗎?冤冤相報何時了?……閣下是皇帝的同胞兄弟,我相信,您可以擁有超出凡人的心胸。難道,您不想讓自己成為先哲,成為德意志的救星嗎?我猜想,您可能會以武力挽救國家。但如此一來,德意志將變成一片廢墟。如果您能聽從我的忠告,那么會有多少人因此而保住性命,我覺得這將是功德無量的一件事,戰場上的勝利,并不是我所期望的。”
查理大公看了這封信后,感觸頗深。他本身的文化修養極高,是個忠實的和平主義者,出任總司令一職實非本意。拿破侖的信,為他反對維也納的主戰派增強了信心。如果皇帝拒絕談判,那會是什么樣的結局呢?拿破侖會把這封信公之于眾,讓百姓知道是皇帝不愿和談。這樣一來,他將再次讓自己以人道主義的姿態站在世人面前,而奧地利帝國則被放在了專治獨裁的位置上。那時候,拿破侖的戰火將會把整個國家變成廢墟,而且理直氣壯。這封信發出后不久,他就派兵占領了累歐本。
這下,奧地利皇帝害怕了,同意講和。拿破侖站在樓梯口迎候,向奧地利皇帝表示問候。使者提出停戰十天,拿破侖請他們用過晚餐后,答應停戰五天。維也納擁有了暫時的和平,巴黎的督政們卻緊張異常。什么?他竟然敢私自和敵人談判?照此發展下去,他要把我們趕下臺,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嗎!于是,他們再次客氣地通知拿破侖,巴黎將派特使過去。
時間不多了,拿破侖催促對方早作答復。他已經知道了巴黎方面的消息,于是,他主動上書給督政們:“我已經很累了。為了完成使命,我時刻冒著丟掉性命的危險。也許,我的功績已經不少了,現在,我率大軍來到維也納,迷人的意大利已經在我的身后。此次帶兵打仗,我將一如既往地為法蘭西贏得榮譽。沒有根據的誣陷我將是徒勞無功的。我問心無愧,一切為了我的祖國。”
實際上,拿破侖內心的計劃片刻也沒有停止。比利時與倫巴第!都是屬于我的!此刻,奧地利與德意志諸侯已經不再關心羅馬帝國,眼看著它走近死亡。這樣,拿破侖將有機會占領萊茵河東岸。
忽然,威尼斯傳來消息,那里暴發了反法叛亂,有幾名法國士兵遭到暗殺。機會終于來了!威尼斯!這個老朽、腐化的城市,早就該滅亡了。自從德里雅斯特與安可納開始崛起,威尼斯就已經日漸沒落了。拿破侖寫信給督政們,告訴他們不要擔心,他說:“這是個非常容易對付的家伙。那里的人根本無權談論自由,他們是懦弱的,只能由偉大的法蘭西去控制。他們的船只、兵工廠、大炮、銀行,要得到這些,我將不費吹灰之力。就連科孚島和安科納,也是我們的。”
對待這里的老東西,盡管他們是顯貴,拿破侖也毫不留情。因為,他覺得正是那些老家伙,使得威尼斯成為世界上的反動政權。他一邊與奧地利人談判,一邊寫信給威尼斯的官員說:“你們膽敢挑唆農民來造反,還口口聲聲打倒法國人!為此,已經有數百名法蘭西士兵成了孤魂野鬼。別不承認!不要以為我在德意志,你們就可以無法無天,目中無人了!血債要用血來還!要戰還是要談?如果你們不立刻交出兇手,我將就此宣戰!”
十多個老態龍鐘的貴族官員,無一例外地被他恐嚇。面對元老院的使者,拿破侖擺出暴怒的神態:“我不想再給你們憲法。對于威尼斯,我就是阿提拉第二!你們無權向我提出要求,我,將給你們立法。”城市政權交接的時候,九十高齡的督耆氣絕身亡,這是威尼斯的最后一位督耆。
到此,意大利的事情應該告一段落了!拿破侖在這里已經得到了太多!難道,他還不滿足嗎?是!欲望無止境,他又給自己設定了新目標。威尼斯,不過是個跳板,從這里,他的觸角將伸到公海。接手幾個海島之后,剩下的應該是亞得里亞海了,拿破侖在心里盤算著。前不久他在安科納強迫羅馬接受和談條件時,也曾站在海邊遠眺,不遠處是愛奧尼亞群島,再過去就是土耳其。他寫道:“從這里,一天之內,我們就可以到達馬其頓;它對于土耳其帝國來說,簡直太關鍵了。”打入土耳其,是他在救國委員擔任少將時就有的想法。于是,他從安科納派使者去與簡尼納、斯古塔利和波斯尼亞有勢力的帕夏們拉攏關系。
此刻,拿破侖身處累歐本,牢牢控制了威尼斯的各個島嶼,同時為攻戰科孚島與藏德在作準備。“只要將亞得里亞海與東方握在手中,得到土耳其,便如囊中取物了。先占領愛奧尼亞群島,這樣,我們的戰利品就飛不了了。”
其實,拿破侖的一切行動,目的是進攻英國。這是法蘭西多年的夢想,即在地中海分一匙羹,這樣,如同在英國與印度之間設下屏障。對拿破侖個人來說,這將極大地滿足他的野心。他想控制整個東方,而絕不僅僅是打擊英國,進攻英國,不過是其中的一個環節而已。他的思維總是在行動之前,昨天,他才只占有歐洲一角,現在已經覺得遠遠不夠了。他對布里昂說:“東方,有著偉大的國度,歷史悠久;那里有六億人口,比起來,歐洲又算得了什么呢!”
這是一間具有巴羅克風格[15]的房子,高高的拱門,白色的墻上,金邊的光芒刺人眼目。長椅上,覆蓋著綠緞,一位十六歲的少尉端坐上面。這是個自幼嬌生慣養的少年公子,兩邊是年輕貌美的婦人,他的母親也在其中。這位母親風情萬種地笑著,目光從周圍那些衣冠楚楚的軍官們身上劃過,此刻,她頭腦里浮現的是軍官們的感情糾葛。雖然她嘴上沒說,卻在心里自語:“克里奧的婦女,個個是情場高手!”在她身后,是一位年輕英俊的將軍,同樣擅長逢場作戲、談情說愛,是個風月老手。他正向前探著身子,雙眼緊盯著她上衣深處。這將軍就是馬塞納,他性格魯莽而粗野;不過,正是這一特點,使得他在戰場上勇往直前,局勢危急時能夠力挽狂瀾。他對女人有著強烈的占有欲,至少有兩個女人不離他左右。同樣,他對金錢的執迷,也超過了一般人。
馬塞納,父親是酒商,一八一零年被封為親王,拿破侖評價他是功績最大的人。馬塞納身邊,是位個子不高的大腦袋軍人。他擁有馬塞納所不具備的優點。此刻,他也在與女士們閑聊。他就是貝爾蒂埃,身為拿破侖的參謀長,多才多藝。既能管理行政,又能帶兵打仗。他對地圖頗有研究,是拿破侖手下的得力干將。雖然他貌不出眾,身手也不夠矯健,此時卻是春風得意。因為,他出人意料地贏得了維斯孔蒂家族一位美女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