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切膚痛難抵心頭苦 定深思背水救李郎
- 梨花冢﹒霓裳姬妃傳
- 鳳凰耳語
- 2252字
- 2009-05-19 13:15:02
“娘娘。”鄭凈持驚呼一聲,飛奔向前,張云容一看,嚇得險些跌倒。
貴妃手里捏著一塊殘杯,正自腕上劃過,小小一道傷口,也足令張云容方寸大亂,貴妃鳳體受傷,她們這些服侍的宮女太監(jiān),一個也逃不了干系。
鋒利缺口割過,血似珠濺,終是力道下的輕,所幸傷口不深,待要傳太醫(yī)來,卻被貴妃喝止了,“莫要驚動太醫(yī)。”
“這……,被皇上知道了,如何是好!”張云容花容失色,包扎好扯沒有想像中的嚴(yán)重,稍微寬心些,仍心有余悸,貴妃受傷,等待她的將是未知的懲罰。
貴妃沉默不語,緊握著拳頭,重重捶在桌子上,震得其余茶杯晃動。
“娘娘,奴才有事稟報。”小太監(jiān)的聲音打破了三人的沉寂,貴妃一揮手,隔著垂簾,張云容和鄭凈持聽得很清楚。
“娘娘,奴才從皇上那兒過來,皇上要奴才告訴娘娘,今晚娘娘好生歇息,皇上有國事繁忙,就不過來了。”
“娘娘知道了,退下吧!”張云容觀察著楊貴妃的臉,看不出她的想法和心情,一張臉波瀾不驚,靜若寂石,只管聽完。
“本宮想出去走走。”
“娘娘,夜深了,風(fēng)寒露重。”張云容小心謹慎的陪著話,鄭凈持本來有事想和她商量,但見她如此落寞,只好跟在后面見機行事。
“云容,叫凈持陪我,你且歇著吧!”貴妃的聲音輕輕的,像陣風(fēng)吹過,她的心里裝了滿滿的愁緒,國事?心里十分清楚,那是明皇的借口,這么多年來,她對他的背叛了如指掌,她任他背叛自己還得假裝相信這個蹩腳的借口。
漆黑的花園,燈的點綴只會讓這里顯得更陰暗詭秘,黑暗的角落里掩藏著多少骯臟事,表面風(fēng)光,暗里凋敝,青石雨花鋪就的小徑踩在上面,悄然無聲,衣裳籟籟的聲音也被些許的風(fēng)聲樹聲掩飾。
貴妃沒開口,鄭凈持只管跟在后面,二人的行走漫無目的,暗夜長長,像一條走不到盡頭的路。
“娘娘,好像前面有人。”鄭凈持遠遠聽得似乎有人講話,壓低了聲音。
貴妃依舊無語,繼續(xù)前行,不過方向卻轉(zhuǎn)到了聲音那處。
“哎喲。”
只聽得一個宮女叫了一聲,似乎被扎疼了,接著抱怨道:“疼死了,黑咕隆冬的,摘什么摘。”
“噓,小聲點,趕緊摘完了交差。”
“又不是哪宮的娘娘妃子,沒的讓咱們半夜出來摘這個,拿晚來香熏的屋子尋樂子。”
“你別發(fā)牢騷了,高公公讓辦咱只管辦就是了,摘夠了趕緊送去,宮里宮外哪個不知,這宮里的娘娘,外面的夫人,哪一個能惹得起?”
“皇上也真是的,三位夫人哪里比得上貴妃娘娘?真把宮里當(dāng)成……。”
“好了好了,別說了,我這里好了,快走吧!”
鄭凈持眉頭一皺,黑暗中看到楊貴妃的身子穩(wěn)若磐石屹立在那里,靠近了隱隱聽到她略快的呼吸,強壓的憤怒。
稍站片刻,轉(zhuǎn)身回返。
回時步子走的極快,走到海棠宮門口才停下來。
“娘娘。”
楊貴妃抬頭望著勾欄雕梁,含珠飛檐、威嚴(yán)肅穆、祥瑞之兆,內(nèi)設(shè)廳堂,集天下能工巧匠之手打造鳳殿,只為供她行住。
“凈持,你看這堂皇深宮,多少女子擠破了頭的想要進來,入主一宮可是她們夢寐所求?富貴如云,情愛似水,竟不懂閑云野鶴方是世間趣事嗎?”貴妃幽幽吐出的話令鄭凈持一陣心酸,世人只知貴妃貪戀浮華,綁在她身上的那道枷鎖如何掙脫,念念于此的,這一段無果無望的情,只有她一人承受。
熱血上涌,胸口激蕩,“娘娘,憂能傷身,請娘娘保重鳳體。”
貴妃慘淡一笑,“凈持,你聽到方才那些宮女的話了嗎?”
“娘娘。”
“娘娘、夫人,這些所謂的稱呼,聽起來冠冕堂皇,但骨子里盡是骯臟卑劣,越是朱門,越多丑聞,什么極盡榮寵,三千寵愛集于一身又如何?留不住最愛。”
鄭凈持不敢言語,她聽得明白,那些嚼舌根的宮女口中所講的,正是貴妃的姐妹,虢國夫人與韓國夫人、秦國夫人,而貴妃,深知內(nèi)情。
皇上,大唐一國之君,沉湎女色,荒疏國事,后宮佳麗三千,他仍不安份。
“凈持,李大人之事,難道真無轉(zhuǎn)還?”貴妃望著黑壓壓不見星光的夜辰,很是愁苦。
“不敢欺瞞娘娘,原本宮外頭有位李大人的至交,從邊塞帶了一對稀世珍鳥,聽聞可擬人言,想借凈持之手獻給皇上、娘娘,如能博得圣上歡心,李大人之事方有松動。”鄭凈持見貴妃情緒有轉(zhuǎn),這才提道。
“噢?”
“此物貴在通體潔白,未見一絲雜毛,而喙尖朱紅,實有畫龍點睛之效,靈鳥頗通人性,奴婢見過那鳥兒極會恭維,哄人開心。”
“不過一對鳥獸,凈持你會不會太夸大了?”雙鳥引起了貴妃關(guān)注,聽得被她夸得如此神奇,心中早有幾分相信。
“娘娘只管一見便知分曉。”
二人在宮門口閑談,時辰不早,張云容擔(dān)心安危,沿路尋了出來,看到她們安然,松了口氣,“娘娘,時候不早了,早些安歇吧!高公公派人傳話,明日渤海國使者前來受封,還得去出席呢。”
“渤海國加封,于我何干?不去。”貴妃一想到即將面對明皇,心里不由的火氣上涌,一甩長袖,那種薄性涼人,端的讓自己再不痛快。
“娘娘不可,娘娘別忘了正事。”鄭凈持連忙勸道,既指望不了他人,就得全靠自己,娘娘拒絕皇上邀請,以后的事更難辦。
貴妃別有深意的望了望鄭凈持,忽然露出燦爛笑容,“說的對,本宮是得養(yǎng)足精神,明日做正經(jīng)事,凈持,還要勞煩你連夜回王府,將那對珍禽明日帶到海棠宮。”
鄭凈持見貴妃豁然開朗,知她已然有了辦法,也就可以放心回府,辦完此事,卻突然想起羅柚桐,隔幾座宮墻,難以相見,想必他已收到消息,一切安好,當(dāng)下心無牽掛,一心想著眼下之事,匆匆出宮。
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