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地處大漠戈壁,這里的風景和莊浪完全不同,馬強從記事起,就在戈壁灘上玩耍。小時候的生活還歷歷在目,他在村里上的小學,在石窩鎮上的初中,小娟和他一直在一個班上,他比小娟大兩個月。
逝去的歲月已經變得非常遙遠,再一次在家里看到小娟坐在母親的病床前,往事又一幕幕的呈現在眼前。
那時候的小娟梳兩根羊角鞭,穿一件藍底碎花的外套,每天早晨都是他先起床,吃一口干糧,然后背著黃掛包去小娟家的門上喊小娟一起去學校。小娟在家里早早的吃過飯,專等著馬強來叫她去學校。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他們從小學一年級一直念到初中三年級,在學校里,他倆的學習也很好,每次考試不是你第一就是我第一,一直不分上下,一直到初中三年級,面臨著考高中還是考中專時,他們兩個人才產生了不同的想法,小娟的意向是考高中,想去考縣城一中;馬強想考中專想早點畢業早點參加工作。可是他們的班主任在他們快要考試前,先把小娟叫到了辦公室,然后把馬強也叫到了辦公室,馬強去辦公室時,看到小娟站在老師的辦公桌前一直在哭,哭的鼻子一把淚一把,眼睛紅紅的。馬強不知道小娟是由于什么原因哭的,只是悄悄的遞給小娟一個小藍方格的手絹。小娟接過去擦了眼淚。扭頭從老師的辦公室走了出來。
班主任給馬強說你最好報考中專,考中專可以減輕家里很多負擔,畢業之后照樣分配工作,這是農村孩子最好的選擇。不要像小娟那樣,她鐵了心的要去考高中,放著這么好的機會,不知道珍惜,以她現在的學習成績,考一所省級重點中專學校沒有任何問題,考地區師范也很容易,如果放棄這個機會,去上三年高中,學習成績萬一有所下滑,能考個什么學校就不好說了,再者說遲幾年畢業,工作也不一定好找。這一步踏錯,天下可沒有賣后悔藥的地方。馬強問班主任,小娟為啥不愿意考中專。班主任說,今年縣上的新規定是報考中專的學生,如果考不上中專,縣一中就不錄了,而只能去離石窩鎮二三十公里外的金水灘上高中,金水灘中學離家又遠,教學質量也不怎么好。班主任說完,馬強猶豫了一會說我不考中專了,我也去考縣一中吧。班主任一聽,馬強也不考中專了,這下有點著急,呼一下從椅子上站起來,嚴歷的說:你們兩個是成心跟我做對不是,要不是看你們學習成績好,我才不給你們說這些話,當年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初中畢業時也意氣奮發,也想著考縣一中,將來考個好大學,結果呢,上了高中課程干脆跟不上,還要住校還要自己做飯,三年高中一晃而過,到頭來還不是考了個師專,與其多浪費這幾年時間,還不如當時就考個地區師范,畢業了一樣的當老師。馬強抬起頭看著氣乎乎的老師,小心的說那我要是考不上中專呢?不就連一中都沒得上了嗎?班主任老師看馬強有所轉變,這才又坐到椅子上說你別擔心,中專考試的題并沒有傳說的那么難,以你平常的學習成績,你只要正常發揮就一定能夠考上。馬強還是有所猶豫,這時站在門外的小娟,擦干了眼淚,掀起門簾,跟老師說她愿意考中專。然后就扭頭跑到教室后面的大操場去了。馬強看小娟的態度變了,也就勉勉強強的答應老師,他也去考中專。
結果小娟考上了中專,而且成績出奇的好,而馬強差了幾分沒有考上,后來上了金水灘中學,后來又考上了西安的一個專科學校。
從此,他和小娟就天各一方,起初還有些書信來往,漸漸的就聯系的少了。小娟在地區師范讀了三年書,回來后就分到了村小學教書。那時候馬強還在大學校園里,還和王婷婷愛得死去活來。根本不知道小娟已經參加工作了,也已經把他們兩小無猜青梅竹馬的經歷忘到腦門后面去了。也許這就是不同的生活環境,給他們不一樣的人生體驗。
轉了一大圈,當他們都或多或少的經歷了一些生活中的事之后,他們又一次的相遇了。小娟在村里的小學教了好幾年書,剛開始覺得還很新鮮,教書也很認真,后來,就有七姑姑八姨姨王家大嬸李家大媽上門來給她提親。曾有一段時間,她嚇得周末連家都不敢回了,一個人住在學校里。這些大嬸大媽們也執著,你不回家來索性她們就找到學校里去。弄得小娟不知道該怎么辦?給她們怎么說她們就是聽不進去,娘家親戚的二哥的三舅的兒子如何如何優秀,現在在榆林城里包工,一年掙好多錢。她姨家的叔叔的妻兄弟的侄兒怎么怎么有本事,在西安開大貨車,天南海北的跑運輸,那錢可多了,等等等等。她聽的不耐煩了,她聽的都害怕了。可是她沒有任何辦法。夜里躺在床上苦思冥想,就是想不出一個好的辦法。有一天她看到了一本書《城的燈》,里邊有個主人公叫劉漢香。她突然靈機一動。第二天她就自己主動去馬強家串門,幫馬強的母親在一起干活。她的這個舉動,很快就傳遍了十里八鄉,原來人家小娟老師早就相好了親,我們還在這瞎喳喳個啥,不過話說回來,這馬強和小娟還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小娟從此以后,就經常利用周末的時間去馬強家串門,有時候幫忙干點活,有時候只是和嬸嬸一起說說話。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半年多,是她看著嬸嬸的身體越來越差,越來越差,最終在馬軍被派出所民警帶走的那天,她躺下起不來了。小娟看著嬸嬸的身體不見好轉,才給馬強發了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