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入宮
- 明妃怨(即昭君出塞)
- 琉璃花鏡
- 1148字
- 2007-06-27 19:06:07
我姓王,據說我出生的時候,北方天狼星突耀,家人不知是吉是兇,猶豫該不該要我。接生婆說我眉梢有顆胭脂痣,是喜上眉梢的富貴像,將來一定會被選入宮中,飛黃騰達。我父大喜當即為我取名為嬙,請先生教我琴棋書畫,識文斷字。
今年,我以至及笄之年,不知是否應驗了當初穩婆說的話,我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儼然是一方富賈。但多年積勞,我爹已然是重病在身,藥石無用了。
那日,爹爹把我叫至床頭,拉住我的手,說:“嬙兒,你……及笄了吧……有字了嗎,叫昭君如何?”
“昭君?昭……君……”我低聲輕念。
“嬙兒,嬙兒,為父自知時日無多,但心中仍是放心不下這一家老小,若我就這么去了,這偌大的家業是托付給誰好呢?你幾位哥哥都不是經商的料,唯有你和你弟弟,但你弟年齡尚小,難當此重任,只能讓你……”
“爹爹,別說了,”我輕聲打斷他說道:“昭君明白了,爹爹請放心,昭君會擔好這個家的。”
沒有一般小家子氣的婉言推辭,沒有一般姑娘家的哭天搶地,我淡然又堅定的承諾。
爹的眼中露出一絲贊許和欣慰,“嬙兒,以后就辛苦你了。有你在,爹就可以安心得去了……”
是夜,爹安然離世,帶著笑意。
兩年后,我被選入宮。街坊四鄰紛紛傳頌,王氏有女,攜貴而來,財神門下玉女轉世,觀音座前童女化身。
一時竟成佳話。
我剛入宮沒多久,就被分配到琉玉苑,與我一起的是一個叫楊玉燕的姑娘。
據說,琉玉苑是先帝為了減輕寵妃劉玉的思鄉之苦而命能工巧匠仿其家鄉的園林而建,雖說占地較其他別苑并不算大,但卻是精致入微,繁而不華,十分淡雅,頗費一番功夫。我第一眼看到這個別苑,就被它的渾然天成所折服。我喜歡這個苑子。
但是,我并不喜歡那個叫楊玉燕的姑娘,那是一個有野心的女人。自從被分配到這兒,她就開始不停的抱怨,抱怨總管太監的不公平,把她分配到了閑置不用的冷宮,這輩子都不可能見到皇上。
她不是一個容易妥協的女人。平日里,她總是忙忙碌碌,但我卻很少見到她的人影。她總是故意去認識各位寵妃的婢女,從她們的口中得知一些關于皇上的事。
幸好,琉玉苑的工作并不多,我一人足已,沒有楊玉燕,我也落得清閑。
在這里的湘妃竹林之后,我發現了一片荷花湖泊,旁邊泊著一艘船屋,之所以說它是船屋,是因為在船的上面還建有一小幢雙層的檀香木房。
我小心的踏上船,在房門前小站了一小會兒,輕輕伸手推開門,檀香的味道讓我躍動的心平靜下來。
一張棋盤,兩把梨花木雕椅,四盞玉制長信宮燈,一張茶幾,一套茶具,一張貴妃臥椅……扶梯步上二樓,我不禁嘆了一聲,真是閑云野鶴的生活啊。
墻上掛著絲竹琴瑟,幾箱書籍,幾許衣飾。在面向湖水的地方,有一張酒桌,兩張靠椅,兩盞酒杯和一盅不知是否還有酒的酒壇……這里的很多東西都是一雙的,不容許第三個人來打擾。
當年,先帝與劉妃該是哪般的恩愛呢!我不禁臆想……
不羨仙居。在進門前,我看到門前的匾上狂傲的寫著。
只羨鴛鴦不羨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