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半道劫殺
- 大明龍興
- 浪子逐雪
- 2182字
- 2014-05-27 18:40:03
張獻忠氣極敗壞地逃回了林中,幾千人馬僅帶回幾百騎兵,估計李定國也兇多吉少,從起兵到現在,他還沒有吃過這么大的虧,難道這朱文龍還真是自已的克星?心中很不服。
孫可望見張獻忠大敗而回,忙迎上前“義父,你沒事吧!”
“沒事沒事”張獻忠擺了擺手:“只可惜眾多弟兄全折了,李定國這小子為了救我,只怕現在……..唉!”
聽到李定國可能遭遇不測,孫可望的嘴角露出了一絲絲不讓人察覺的笑意,他心中巴不得李定國早些死,表面上還假裝很惋惜的樣子:“義父,你也不要太難過,李兄也不枉義父栽陪一場,只是現在形勢危急,義父有何打算?”
張獻忠想了下,心中有了主意,讓孫可望附耳過來,悄悄跟他說了一遍,聽完之后,孫可望的表情有些擔憂,不確定地問道:“義父,此計是否太過冒險?”
張獻忠陰著臉道:“兵行險招,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孫可望雖然有些不贊成,可還是認真地去執行命令。
第二天一大早,朱文龍大部經過短暫時休整后,立刻大軍開拔,只奔蘭州而來,前鋒部隊還是楊昭武的虎賁營。
前鋒部隊很快就來到了張獻忠昨天設伏地,由于昨日大敗張獻忠,所以朱文龍等人以為張獻忠肯定一溜煙撤回蘭州城,誰知道張獻忠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主,他不但沒逃,還在原地繼續設伏。
當楊昭武的前鋒營經過時,他令軍士繼續潛伏,不動聲色,他的目的是后面的朱文龍大部,在毫無察覺之下,楊昭武的虎賁營飛帶穿過了黑樹林,直奔蘭州城下而去。
沒過多久,朱文龍的大軍到來,朱文龍跟姜玉伯等人走在前面,大軍在后緩緩前進,張獻忠讓手下拿來他的百石長弓,精心地挑選了三支箭,上面還碎有劇毒,他用力拉開重弓,瞄準朱文龍,隨時準備狙殺。
這時太陽正升起來,陽光斜射到林中,潛伏的賊兵兵器沒有藏好,被陽光一照,大刀正面反射出一道光,而這反射之光剛好照到姜玉伯的臉上,警戒的他立刻一把將朱文龍推下馬,同時大喊:“林中有埋伏,中軍護衛主公!”
張獻忠的箭這個時候也飛射而去,剛好擦著朱文龍的衣裳而過,巨大的沖擊力,竟然將邊上的二位衛士射翻下馬,如果不是姜玉伯這一推,只怕朱文龍的腦袋上要開三個洞,另外一支箭被姜玉伯的長劍擊落,好大的臂力,姜玉伯的手被震得差點扔了長劍。
一擊不中,張獻忠一聲令下,林中的伏兵紛紛張弓射箭,突然而來的箭雨,放倒了不少軍士,幾百岳武衛頓時將朱文龍圍了起來,紛紛拿出常備的小盾,很快圍成一圈,組成一個小型防御陣。
箭雨過后,便是短兵相接,由于此道路不是很寬闊,后面的軍隊一時沖不上來,只有前軍在戰斗。
張獻忠舞動手中的長槍直奔中軍朱文龍處而來,只見他猶如殺神般,橫沖直闖,眾人之中竟沒有他一回之將,眼看他就要沖到朱文龍跟前時,姜玉伯早就看得仔細,他拿出寶弓,從后面插出五只箭,瞄準張獻忠,用力射了過去,這五支箭就是他的絕學“奪命追魂五連射”,五支箭分別射向他上中下三路。
張獻忠發現了來襲的箭支,本能地舞動手中的長槍,磕飛中路而來的二支箭,然后往后仰,躲過上盤的二支,可攻向下盤的那只箭結結實實地扎在他的腿上,而且穿腿而過的箭頭,深深地插入了馬背中,痛得馬兒長嘶一聲,前腿往上一彈,把張獻忠從馬背上甩了下來,
孫可望瞧得仔細,趕緊策馬上前,將張獻忠拉在馬背,這時張獻忠用力拔出腿上的箭支,巨烈的疼痛,使他忍不住大叫一聲,心中真是十分窩火!
在經過短暫的混亂之后,張平陳忠衛的左右兩翼開始運作起來,抵擋住兩邊的賊兵,近萬余在狹小的空間廝殺了起來。
朱文龍的軍隊,本就經過嚴格的訓練,戰斗素養比張獻忠的賊兵要強得很多,等官軍愎復過來后,形勢急劇變化,殺退攻擊中軍的賊兵后,開始反擊。
張獻忠不甘心,正接過親衛牽來的戰馬,準備再沖鋒一次,被孫可望給拉住,他著急地說道:“義父,趕緊撤吧,再晚點我們就會被包圍了!”
張獻忠只得恨恨地下令撤退。
“風緊,扯呼!”山賊的暗號響起,眾賊兵迅速沖進樹林中,飛快的撤退。樹林后面是一條小路,張獻忠等人趁著小路,往慶陽方向逃去。
“窮寇勿追!”姜玉伯止住要殺進林中的眾軍,讓大家注意好警戒。
朱文龍也很惱火,罵道:“張獻忠這廝還真是大膽,竟然還敢在此地設伏!”
姜玉伯勸道:“三弟勿需動怒,兵者詭道也,這張獻忠能成為一方首領,絕非等閑之輩,是我們太大意了,沒想到這些!”
朱文龍也開始反省了,自已一心想著報仇,竟然連最起碼的警惕性都放松了,如果不是二哥那及時一推,只怕吾命休矣!看來任何時候都需要冷靜啊!
很快軍需官就將傷亡數字給報了上來,此次伏擊竟然讓朱文龍的大軍折損一二千人,這是出道以來一次所遭受的最大損失,讓朱文龍覺得很心痛,這些可都是他的好兒郎!可戰場就是這么殘酷,每天都在奪走人的生命!
朱文龍在路邊舉行了一個簡單的祭奠議式,然后將陣亡的將士集中,交由一支小分隊護靈回肅州!
張獻忠敗走的消息很快傳到蘭州城中,杜三心中一片慌亂,蘭州城的城防還沒有建好,而朱文龍的大軍片刻將致,這如何是好?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他召來親信杜二牛,問:“現在該如何是好?”
這杜二牛乃他的親侄子,本事沒有,可心腸卻極其狠毒,他說道:“叔父,城中尚有幾萬百姓,明軍若攻城,我們可將百姓捆綁上城墻,看他們敢不敢攻城,以拖延時間,然后速派人去慶陽求援,等援軍一到,再二面夾擊官軍,必可大勝!”
杜三覺得這個主意也不錯,于是讓杜二牛下去安排,可他還是覺得不放心,把城中最精銳的部隊抽調一千人,守衛自已的住宅,同時將搶奪來的財物裝上馬車,一旦發現情況不妙,他就立馬腳底抹油開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