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平,出于禮貌對他道了聲謝,雖然不是真心的,但這表面功夫還是要做的,免得落人口實。
隨后轉向銘震說道“謝謝太上長老救命之恩!”
銘震反問道:“你不知道單獨出來很危險嗎?”
從他語氣中,可以看出他對于孫平的關心,是出自本意,不是隨口說說。
孫平連忙表達歉意,他說道:“弟子下次不敢”
“罷了,下次記得與高手同行,你可是掌門入門弟子,可不能有閃失!”
“是,太上長老。”
“好了,既然魔女已除,你便回去吧!”
公孫博瀚這時心中一喜他道:“太上長老,不如由我護送孫平回去,這一路好有個照應。”
此話一出,立即遭到孫平極力反對。
“謝謝公孫長老,孫平感激不盡,但我已經與劉師叔約定在望鄉亭會面。”
孫平口中的劉師叔便是劉宗生,當然啦,他說的會面是他杜撰出來的。為的是擺脫公孫博瀚的糾纏。
因為在劉宗生面前,他也不敢胡來。
這望鄉亭就在距離這里不到三十里路,以孫平的腳程,很快便可到達。
銘震也是聰明人,他聽出孫平的意思,便道:“公孫博瀚,你與我先行回去吧!”
公孫博瀚哪敢不從,只得應是。
孫平見狀立即作輯,道:“恭送兩位長老。”
銘震點了點頭,但率先往回行走。
公孫博瀚冷哼一聲也隨之回去了。
待他們走遠,孫平便將映嵐隨手掩埋。他如此做有兩個原因,一是,怕被魔羅殿發現她的尸體,畢竟這里人煙雖然稀少,但也不是沒人,如果被人發現,難免會傳入魔教耳中。二是,雖然她不是好人,但出于入土為安的習俗,便將其掩埋。
做完這樣,已臨近傍晚,他突然想起一事。
便駕起神行,往來的方向而去。這一路景色他記憶猶深,所以很快的便到了之前被映嵐困住的地方。
他憑著回憶,找到了映嵐所壓紙條。顯然這里便是她與總部接應之處。
他取出紙條,打開一看,上面書著幾個血字:“黑色晶體,文昌山上,速攻。”
這一看,后脊背冷嗖嗖的。幸好發現及時,否則若接應之人來取這消息。那赤云派將迎來滅頂之災!
他將紙條撕毀,并泡在附近水中,待字跡完全與白紙糊成一團,才將其用土掩埋。
他道:“如此一來,這消息算是斷了。”
當他欲離開,又覺得不妥當,于是返回農戶中,將兩人埋葬后,并寫了紙條,重新放置石頭下方。
“這下可保赤云派無憂!”
若想發展必要有個穩定靠山,赤云派便是孫平堅實的靠山,它興,孫平則可以快速變強。它亡,換來的是流連失所,談什么變強?
所以孫平才會如此在意赤云派的安危。
“好了,現在應該回去了!”
這打點完畢,孫平便當著夜色,駕起神行,往文昌山而去。
……
翌日,當孫平行至百獸林時,前方出現二十道身影,正在快速移動。他們身上背著大包小包。
他認得那二十人是自己人,身著的正是赤云派的衣服,于是便加快腳步,追了上去。
若與大隊伍一起,還能防止公孫長老的突然折返,對他不利。他有種感覺,這人要比張強在難對付幾百倍都不止,所以他不得不防。
隨著孫平的步步靠近,隊伍卻停了下來。
“誰?”
為首的人,已經感覺到后面有人在跟隨。
孫平連忙道:“段師兄是我!”
因為他認出了那人正是光頭段維。
“嗯?怎么就你一人?其他人呢?”
段維等人停了下來,孫平一見這二十人大部分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背著狼皮,有幾個受傷的,身上空無一物。
未等孫平回復,他便自作聰明道:“又走丟了吧?沒關系,有師兄在。”
他把孫平當成是與書生等人走失了路。孫平也不說什么,就當默認,長老告訴他要低調的。所以,便不說是出來追蹤魔女,也不說自己得了近二百匹狼皮。
這時,人群里有人道:“師兄,我們這百來匹狼皮肯定能得第一!”
這話是說給孫平聽的,他們對于孫平的態度,可不像一些實力弱的人那么狂熱,相反的,眼中滿滿的嫉妒。
甚至有人的想法卻是,他孫平何德何能,能得到師姐的青睞。真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今天,有此機會當然要羞辱一番。
段維好像也是這個意思,這第一必他們所得了。
他安慰道:“你入門不久,能出來鍛煉也是不錯,明年肯定取得好成績!”
“多謝師兄鼓勵,我一定會加倍努力的!”
他道了謝后便不再言語,這人群中卻有人不放過他,道:“這年頭,實力遠比運氣重要。你有了運氣,沒實力,那狼皮還是一無所得!”
“是啊,空手而歸,是相當可憐。”
“至少也要得一兩匹小狼皮,因為它們最好殺了!”
“你們少說兩句,小心一招火鉗打得你找不到北!”
“哈哈哈!那是我見過最好笑的武器。”
“你看他手中黑刀,感覺也是從火堆中取出來的,漆黑一片!”
“哈哈哈……”
這些人,自帶優越感,因為想到那天孫平等人的狼狽模樣,若不是他們及時來救。眼前的孫平還能否站在那里,還是二說之事。
孫平心中不與他們爭,口中只說:“眾師兄們神功蓋世,天下無敵,孫平自嘆不如。”
喜歡打口炮,就讓他們打去,他們說什么就是什么。
“哼!沒意思!”
眾人一聽,孫平如此軟弱,便也沒了興致再說下去。
段維表情始終帶著微笑,人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段維選中的人,必與他是趣味相投。
這些人的話語,聽得他心情也是極為舒暢。
但作為師兄,他得出來說幾句話。
“好了,夠了,時間不早了.我們回去!”
眾人見激怒不了孫平,覺得索然無味,段維又給了臺階下,便應了聲是,之后便背起狼皮,往文昌山而去。
隨著武功的增強,孫平的心態也隨之平穩,不與人爭,盡量低調。